立冬藏,小雪轻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冬寂寂初寒起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冬十月》里这样描写孟冬十月的物候现象。
  十月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包含立冬、小雪两个节气。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我国以这一天作为冬季的开始。仅以前,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立冬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25°,晚观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亥的方位,就是正北方,故十月也叫亥月。另,古籍载:“冬,终也,物终而皆收藏也。”冬藏有二解,一是动物钻入地底下准备以冬眠的方式过冬。二是秋后各种粮食也要粮入仓、菜入窖了。
  立冬三候,寒意浸浸。
  立冬之日:水始冰。立冬之日,温度下降,浅水面可见冰凌,冰尚未坚,薄薄的一层。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后五日:地始冻。地冻为凝结。太阳逐渐向南偏移,地表温度慢慢散去,水面表层冰面不断加厚,土地凝寒,出现上冻的情形,走上去硬邦邦的。
  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雉是野鸡,蜃是大蛤,传说是耐寒的蛤蟆,能吐气而为海市蜃楼形状。和寒露时的“雀入大水为蛤”一样,古人认为雉鸟怕冷,躲到海里过冬,入水而化为蛤。《孔子家语》也说道:“鱼游于水,鸟游于云,故立冬则燕雀入于海化为蛤。”
  立冬前后,降水减少,大地封冻,农作物进入越冬期。此时是三秋尾声,农作物过了立冬再种植就无用了。农谚说:“种麦到立冬,来年收把种。种麦到立冬,种一缸,打一瓮。”“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在华南地区,正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
  立冬,为藏,将新鲜蔬菜加以腌藏,以备冬日之需。《东京梦华录》卷九写到汴京人十月立冬时腌菜的情景: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车载马驼,充塞道路。
  绍兴人,立冬之日酿黄酒。冬季水质清澈,气温低,既可抑制细菌繁生,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有好风味,绍兴当地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
  民间立冬有吃南瓜或软枣的风俗。北京与天津,立冬节要吃饺子,因饺子之名来源于“交子之时”之说,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在南方漳州,农家会做一种叫交“交冬糍”的小吃,以糯米为主料,浸泡以后放到蒸笼里蒸,熟之后迅速放在石臼里舂,直到变得绵软柔韧。再趁热将饭泥制作成种种形状的团状,放在有芝麻或黄豆或花生炒香磨粉拌白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漳州人用这种来祭祀祖先,庆贺农作物的丰收。
  立冬日宜吃温补食物,忌吃生冷食物,因交冬食生冷会伤身体。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板栗、虾仁、红萝卜都是温热的食物。南京人的冬令进补则是,立冬时炖老母鸡。
  冬寒,睡前宜温水泡脚,增加室内湿度。衣着应以温暖舒适、利于气血畅为宜。保证睡眠,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十月小阳春,是花开一遍。立冬时节,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地表还有一些夏秋储存的热量,因此还不太冷,也有温暖的小阳春天气。
  立冬这天,陆游有小诗《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记述了立冬日,亲手栽种的菊花悄然盛开,惊喜之下,于是“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以美味佳肴,对菊花妙品,真乃人生至乐。
  立冬时,因南北气候差异,江南却是暖融融的。谢良辅《状江南·孟冬》:
  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
  荻花如棉,芭蕉如绸,柚子金黄,这是冬天吗?到小雪节气,还能看到绿油油的刺梧树,红如火焰般的槿花,当然,这仅限于南方,大部分地方,立冬小雪之时,都是朔风凛凛,花木凋零。
  小雪轻盈水墨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雪天气,天地灰暗,阴霾处处,天气寒冷。
  小雪节,是真正的寒冷季节。节令交小雪,十二消息卦中,卦象表示六根阴线,表示阴气极盛,已到天寒地冻的时候。
  此时大地上冻,地里农活也不多,但“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不可耽误,如果遇上寒流,那么就会“小雪不收菜,冻了莫要怪”了。此时,果农要为果树用草秸包扎好,防止受冻,土豆萝卜等进屋贮藏,或埋入地窑。农民则要给小麦浇水,或多盼降雪,保护小麦安然越冬,农谚云:“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蒸馍睡。”“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小雪之三候——
  初候虹藏不见:虹出现是因夏季空气中水分子量多,空气潮湿,下雨后受到阳光的照射形成的特殊现象。小雪节,气温低,雪花飞,空气湿度不大,干冷,不下雨,雨水成阴雪了,虹也难以见到。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天地各正其位,阴阳不交,天地不通。天高云淡,树木多枯枝,草叶皆白,天地广阔。
  三候闭塞而成冬:冬为藏,冬为终。太阳南移,气温越低。室内供暖,人们也要在室内度过冬季,一年也便结束了。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在包头农村,村民们此时杀猪宰羊准备过年,杀了猪,东家要用腌酸菜、卤豆腐、宽粉条、沙土豆做一锅猪烩菜,配上米饭、小菜,佐以薄酒,款邀四邻,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古时,汴京、北京是立冬前后人们开始腌寒菜;江浙人则因冷得较晚,在小雪来时才腌寒菜。清人厉惕斋《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载江苏仪征人小雪时腌菜时情景:“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蓄以御冬。”南京谚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以后,人们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包括白菜、萝卜、鸡鸭鱼肉等。老南京逢小雪前后必腌菜,称之为“腌元宝菜”,买上一百来斤的青菜,晒干,晒软,洗干净,腌到大瓮里或是大缸里,能吃到来年春天,最有名的雪里蕻烧肉,是一绝。
  江浙人还在小雪天里酿酒,清顾铁卿有描写苏州民俗的《清嘉录》卷十上写道:“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青’诸名。十月造者,名‘十月白’,以白面造酒,用泉水浸白米酿成者,名‘三白酒’,其酿未煮,旋即可饮者,名‘生泔酒’。”
  冬季养生,基本原则是“藏”,“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由于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较慢,因而要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万物藏,肾气水旺”,冬季,养“藏”而固肾气,肾脏功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气候变化。因此,冬天补肾最合时宜。小雪时节进补,增加温热食物,羊肉、牛肉等。另外,一些黑色食物更好,比如黑木耳、黑芝麻、泥鳅、黄鳝等,能够迅速恢复身体热量的食物,黑色食品,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能抵抗寒冷,润肺生津,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另外要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初寒十月,萧瑟凋敝,尚有芙蓉,红、白、黄三色,迎寒而开,因不畏寒霜,也叫作“拒霜花”,明人王象晋《群芳谱》赞她“清姿雅质,独殿众芳……”
  雪,冬日之独特美景,小雪更有一种特别的美,轻盈洒下,姿态曼妙。宋人释善珍有《小雪》诗: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小雪不紧不慢,悠然飘洒,作者爱之,既怕狗的吠叫惊了这份宁静,又担心北风乍起坏了这份雅致。
  小雪入画,宋人马麟的《暮雪寒禽》:画上是小雪天里,有竹干与带刺的荆棘横斜而出,枝叶上积有薄雪,有鸟两只,栖息于上,四周寂静,雪色凄清,初冬寒意透纸而出。
  似这般寒冷天气,雪细细,若有一室温暖,两三好友,围炉共饮,何等惬意。“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想那天刘十九定会赴约,窗外定也有小雪飘落,落成一片淡远水墨。
其他文献
犹记得第一次听到张渠编曲的《采薇》时,像是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水霏霏”十六字击中定穴,怔在原地。远古的来自《诗经》里的简短句子疏朗好读,来回吟唱,轻柔婉转的歌声和哀伤无染,不同于少年读书时,所理解的《采薇》背后民生萧条的景况。遂找了《采薇》的舞蹈来看,女子们蓝色裙角纷飞,盈盈点着舞步行走在春秋的大地上,身上的服装也因舞步而动人,像浮在云间。选自《孔子》歌舞剧中的《采薇》片段,令我惊
期刊
优雅是件很难的事情,比矜持难,矜持能装,可是,优雅不行,优雅要气质,要资历,要岁月沉淀,要那份从容和风淡云轻闲云野鹤。  优雅地老去就更难。老了,难免长了皱纹,衣服也不讲究了,妆也不化了,也说东道西了,也忘性大了。  记得小区里有个老人,一头银发,大红的衣服多,瘦,时常穿牛仔裤,我喜欢她走路的样子,不老态,一点也不。见了年轻人,总会明媚地问好,她的心态好,非常让人心仪。  还记得看过一本书,孙犁的
期刊
《诗经》中最喜欢这一首《桃夭》,因为它蕴含了家人们对一个新婚女子所有美丽的期许。很多人在解读它的时候会说这个女子容貌艳若桃花,很快就会像桃树结出桃子一样为这个家族绵延后嗣,使这个家族人丁兴旺,因而就会宜其室家了。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是一位母亲在女儿出嫁前教育她要以女德修己,用良好的涵养使家族和睦,子弟成器。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期刊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幽兰操》韩愈  《幽兰操》又名《猗兰操》,最早相传是孔子所作,琴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把孔子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抒发得淋漓尽致,在兰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全部的思
期刊
四百年前的西方,莎士比亚剧中人物——哈姆雷特站在伊丽莎白时代舞台上发出“生存还是毁灭”,如同思想界破空而来的一声惊雷,将文艺复兴推向辉煌。  同一时期的东方,汤显祖剧中人物——杜丽娘在红氍毹上用生命演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以氤氲质雅、洁净柔软的方式,吹开官学笼罩的尘埃,为沉闷的社会注入一阵清风,引领了时代思想潮流。  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汤显祖出生于江西临
期刊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章,有几个比较生僻的字:辐、毂、埏、埴、牖,春秋时期,是老百姓常用的词,“辐”和“毂”(gǔ)。“辐”是车轮的辐条。“毂”, 是车轮中心,可以插车轴的空洞部分,相当于现代车轮上的轴承。被青年们弄出许多花样的“轮毂”一次其实就是这个词演化而来的。  “埏埴”,埏
期刊
尼采说:“男人为自己创造女性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来创造自己。”在古代的审美理念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审美为了符合男性的眼光,一直占据主要位置,即使“女为悦己者容”,也是为了男性。但女性审美文化,又是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少不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还占有很大比重。  健康之美  讲起审美,就不能不提《诗经》。男性主导审美,在《诗经》时代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中已露端倪,只是远没有后代严
期刊
简化字“饥”源于两个字,一是“饑”,另外一个是“飢”。  “饑”是五谷不熟,收成不好的意思。《墨子?七患》有“五谷不熟谓之饑”的说法。《说文解字》认同这一解释:“谷不熟为饑。”所谓五谷是中国人播种的五种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国人的主食,指粟(谷子、小米)、稻(大米、粳米、糯米)、麦(小麦,磨成粉就是白面)、黍(黄黏米、黄粱、北方人吃的黄糕面)、菽(豆类)。《韩非子?外储说上》中说“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
期刊
从此老母断肠处,明月下,长青树  1995年春夏,钱瑗开始咳嗽,起先以为是着凉感冒,没在意,杨绛要她去医院检查,为了节省时间,她只到校医处看看,医院给了些中药,以后她一边上课一边喝止咳糖浆。入秋后,咳嗽越来越厉害,还腰疼,有时候疼得弯不下腰去捡地上的东西,她只好蹲下身子去摸,晚上洗完脚不能擦,就用一根棍子挑着毛巾擦,这些她都瞒着妈妈。  钱瑗总说她腰疼是挤公共汽车闪了腰,每天乘13路倒22路,背个
期刊
佛经里,在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的经历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女子——莲花色。  莲花色在故事里,照例扮演了引诱沙门的角色。  在无数讲述沙门修法的版本中,爱欲的对治和经验,大多是由女子来扮演引诱者的。这也许会引起女众的触扰和反感。实际上,男人们的贪欲一起,炽盛之心不比女众差。  但回想佛陀所在的时代背景,种姓制度森严,人按阶级划分,女人是从属地位。为了说法,用女众来扮演当机众,是可以理解的。  我也曾听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