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和合文化与大学制度构建略谈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xleo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概念、文化概念.“和合”文化深深蕴含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平等融洽、合作互利等理念.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应该坚守“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精神,用“和合”文化思想指导大学制度的构建.
其他文献
在北宋初期的词坛上专心致力于词,对后代有较大影响的,当推晏殊与欧阳修.二人“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比较而言,晏词风流隽永、和婉明丽,欧词则深致沉著、委婉蕴藉.宋代词
国内双语词典误译误释现象不容忽视.(上下卷)中若干误译误释主要由汉语思维方式、望文生义导致.
期刊
普通话水平测试新大纲朗读项的评分标准与旧大纲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正确解读“视程度”是科学把握评分标准的关键.朗读项四项评分“视程度”,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的评分,而是
郭沫若与钟嵘在文学起源论、本体论、创作论等方面均有非常相近的论述,这种相近相通之处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是郭沫若借鉴钟嵘理论观点的明证,也是郭沫若深受传统文论影响的具
南朝皇室与土族社会生活互动关系体现在士族自身素质下降与皇室相对上升等多个方面.这种互动无疑对南朝文学的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我国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在设计上必须满足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进行内容效度统计分析的结果却显示:1.词汇与语法
面对20世纪文论话语割断了与传统文论之间的血脉联系,文论话语与创作实践之间的疏离、脱节,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自然成为世纪之交文学理论界谈论一个热点话题.江泽民同志高瞻远
第五幕墓地场景中的小丑的在场极为典型地体现了中的狂欢精神并实现了消解、颠覆官方文化及正统意识形态的功能,从而表现出莎士比亚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解放的意识.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中表现出复杂自然观.在西方文化二元对立思想,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下,海明威短篇小说体现出典型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和人类征服自然的人
新课程改革存在理论准备不足、实践先导不充分、新课程与旧课程缺乏衔接、师资条件不匹配、社会接纳程度不够等问题.新课程改革对科学发展观的偏离,可能给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