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技法解密之盐菜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i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广东方言中的一个多义词,其中一个义项是“烤”。广东餐饮业中把进口的西式设备烤炉,称为“炉”。广东厨师在制作盐鸡时,往往因盐温不够,还需用烤炉加热,因而就有了盐的技术。说到“”的由来,有人认为“”字是由“锔”字演变而来。“锔”,俗称“铁锔子”,用它可以绑住破裂的物体,如锔锅,锔碗等。烹调中的“”取锁住香气的意思。
  技术定义:将加工腌制入味的原料用纸包裹,埋入红烧的晶体粗盐中,利用盐导热的特性,对原料进行加热成菜的技法。
  机制、关键和特点:利用物理热传导的机制,用盐作为导热介质使原料成熟,加热时间以原料成熟为准,从而达到保护原料的质感和鲜味的效果。因此,制的成品,皮脆骨酥,肉质鲜嫩,干香味厚,是一种别具风味的佳肴,其中以广东菜系的盐鸡最为出名。相传三百多年前广东东江沿海一带盐场的人,把煮熟的鸡用纸包好,放入盐堆中储存,后取出食用,发现鸡肉鲜美,此外当地餐馆厨师改用红烧热盐代替冷盐,然后把生鸡放入盐内“”制而成,取得了皮脆肉嫩,干香适口的独特风味效果。从此,东江的盐鸡便流传四方,成为名菜。
  详解:盐是一种导热性能较好的物质,受热快,传热也快,用它来作为导热介质具有三个优点:一是红烧的盐粒能够保证原料成熟,并取得质感脆嫩的温度;二是盐粒在传热过程中,也有少部分盐分子会渗入原料中,有的还似白霜一样黏附在原料上,使原料增加了一些滋味和香气;三是盐的原料是用纸包裹,又埋在盐粒之中,有一定的密封性,既能保持原料的本味,又能锁住原料的香气,这就是盐鸡打开以后香气扑鼻的原因。
  盐的具体操作方法比较费时费事,也不能大批量生产。目前餐饮业大多改为烤制,但不改变原料的加工处理方法,这就减少了炒盐的工序,操作也较为简便,火候容易调节,又能批量制作,风味也不比传统的盐逊色。有些地区在改变新法制作后就改称“盐烤”了,并有不少名菜,如盐烤河鳗、盐烤明虾、盐烤鳝鱼、盐烤荷叶鸭等。“盐鸡”的菜名流传多年,影响广泛,尽管其制法已改为盐烤,但原来的名称仍然保留。
  作为一种技法,传统的盐法确实有独到之处。以盐鸡来说,从选料、加工、炒盐到埋入盐内制都极精细。所用的鸡,一定要选用当年未下蛋的“三黄”肥嫩母鸡,这种鸡品种优良,毛黄,嘴黄、脚黄,俗称“三黄”,它头小体壮,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只有用这种鸡盐,才能保持独特风味。其他品种的鸡一概不用。在包裹工序中最关键的是封包的纱纸必须细薄,能耐高温且透气性好,否则原料不易透。包裹时要包紧均匀,不能太松。盐的用盐量要适当,不可太少,必须能把整只鸡完整地埋住,一般来说,每只1.5 kg的鸡用4 kg的盐为适宜。炒盐时要炒够温度,一般要炒至盐发出啪啪响声,呈现红色,温度在120℃以上才符合标准。炒制时切忌混入油渍、异味,否則会严重影响菜肴质量。盐时最好用沙锅,先放部分热盐垫底,摆上原料后,上撒大量热盐,再加上盖。为防止盐温度过快下降,可把沙锅放入小火上,每隔10 min翻身一次,如发现盐温不足时,可取出再炒一次。这样盐成熟的鸡保持完整原形,肉烂离骨,骨酥香浓,原味鲜美,入口化渣,冷吃热食皆宜,是具有特色的一道夏令佐酒菜。
  菜例—盐鸡
  原料:光体肥嫩母鸡一只1500 g,香菜25 g,盐15 g(不包括鸡的粗盐),味精4 g,大料粉2.5 g,沙姜(即山奈,中药)末2.5 g,葱段10 g,姜片8 g,熟猪油120 g,植物油15 g,香油5 g。
  制作工艺:
  ①将鸡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焯烫一下,除去血污,紧缩鸡身,捞出,吊起晾干水分,去掉趾尖和嘴上硬壳,用刀背敲打一下颈骨(不要敲断),放入容器内,先用盐5 g擦匀内腹后,填入葱段、姜片和大料粉腌上,然后用一张纱纸包好,再加包一张涂上植物油的纱纸,即成鸡的坯料。
  ②锅架火上,用小火烧热,放入盐5 g,炒几下后下入沙姜末拌匀,分别盛入三只小碟内,每碟加熟猪油15 g,拌匀,即成佐食调料。
  ③取碗一只,放入熟猪油75 g,盐5 g,香油5 g,味精等调匀,即成为鸡的调味汁料。
  ④大锅架在火上,下入多量粗盐粒(约3 500~4 000 g)用旺火炒,炒至盐变为红色,温度在120℃左右。取出1/4,铺放在沙锅底部,随即把鸡坯料放入,然后把其余的热盐盖在鸡的上面,加盖锅盖,移到小火上约30 min左右,当盐温降低后,仍可按原来的炒盐埋盐办法再一次,即可透。目前已改用冷盐埋鸡,放入烤箱或烤炉内烤制成熟。
  ⑤将好的鸡取出,去掉砂纸,用手剥下鸡皮,把鸡肉撕成条、块,将骨头拆散,放入容器内,加入制好的调味汁料拌匀,然后码入盘中,先用骨头垫底,鸡肉放在骨头之上,再将鸡皮盖在鸡肉之上,复原成鸡形,把香菜择洗干净消毒,切成寸段作为装饰,围在鸡的两边即成,另跟佐料上桌。
其他文献
整鸡,这里是指活鸡经过宰杀、褪毛、除脏,剁爪、洗涤干净后的整个胴体。胴体是由肌肉组织、骨骼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组成。在家庭烹饪时,很多菜肴不加以区分,统一使用。但有特殊要求时,可以分档取料,然后根据原料性质再决定制作什么菜肴。鸡肉营养价值很高,在每百克中,含蛋白质为21.5~24.4 g、脂肪为2.5~2.8 g、糖为0.7 g、无机盐1.1 g、钙11 mg、磷190 mg、铁1.5 mg,
羊肉,系将羊通过宰杀、扒皮、除脏、去头蹄等一切杂碎所剩下的胴体。在烹调中,往往还要剔骨或分档后使用。在东北,相比较讲,经育肥的绵羯成羊肉为上乘,其他次之。因羊肉肌肉组织多,而结缔组织少,再加上特有的膻香味,故而非常受人欢迎。据测验,在每百克羊肉中,含蛋白质11.1~13.3 g、脂肪28.8~34.6 g、糖0.8 g、无机盐0.6 g,还含钙磷铁等其他营养物质。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肾、
主料:大葱200 g。  配料:面粉、芝士各适量。  调料:香草、盐、奶油、胡椒粉、橄榄油各适量。  制作:1.大葱洗净切段,对半切开。  2.大葱放入油锅,煎至上色。  3.锅内注橄榄油烧热,放入香草炒香,加入面粉、淡奶油调成白汁。  4.将白汁浇淋在大葱上,撒上芝士,放入烤箱内180℃烘烤10 min。  5.取出,装饰即可。  特色:烘烤后的大葱散发着独特的葱香味,再加入烘烤后味道更加浓郁的
提起关中的面食文化,旬邑饸饹不可不说。  作为地地道道的旬邑人,我曾专门上网查过饸饹的渊源:饸饹,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传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食之,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旬邑人喜欢吃饸饹,也善于做饸饹。在旬邑人的食谱里,饸饹有炒、烩、卤汁、浇汤、凉拌、过桥等近十种做法。在诸多食法
一、茭白为水生蔬菜  问:茭白是笋吗?  答:茭白不是笋,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适合淡水里生长,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外披绿色叶鞘,内呈三节圆柱状,肉质肥嫩,纤维少,蛋白质含量高,可食用。茭白以春夏季的质量最佳,其中又以嫩茎肥大多肉,外观白净整洁,新鲜柔嫩
姜撞奶是广州传统特色小吃,由来是一个美好的失误。相传,一位经常咳嗽的老婆婆无法喝下辛辣的姜汁,有次她的媳妇误把牛奶倒入装姜汁的碗中,凝固成姜撞奶。老婆婆食用后却感清香可口,咳嗽也好了大半。姜撞奶从此流传至今。虽然传说有夸张成分,但这道小吃独有的甜中带辣风味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顾名思义,姜撞奶的主要原料是生姜和牛奶。生姜含有的辛辣和芳香成分,不仅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还可促进血液循环。
在历史上,稻米曾经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日本人曾經认为食物就是大米,吃饭无非是把米饭加上盐而已。日本甚至有句俗语,“米盐之资”,指的是只要有米有盐就有了生活。但如今,根据日本放送协会(NHK)做的一个调查,“ラ-メン(ramen,拉面)”却成为日本人在新年里最爱吃的食物——面条在这个大米国度站上了美食之巅。  古代的日本人为何不吃麦子?  日本有一个民俗传说,“狐狸从中国偷来一根稻穗
作为管理者,提高服务质量、关注客人入住体验及增加回头客是你和你的团队的责任所在。员工的服务水平和酒店的食物质量、装饰选择及用品干净整洁一样重要。所以作为酒店管理者,需要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  下面的几种方法教你如何使员工培训的效果最大化。  1. 营造学习氛围  培养员工每天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把学习当做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在工作中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  要让他们学会向别人请教问题,坦然承
泥巴扣肉  主料:带皮五花猪肉700 g,鸭蛋黄1个,白菜心200 g。  调料:葱、姜、料酒、白糖、盐、酱油、味精、淀粉,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1. 将猪肉洗净、刮净余毛,切成3 cm方块,皮部用刀尖划成十字花便于入味。装盘,放葱段、姜片、料酒、酱油、盐、白糖、味精、腌30 min。挑出葱姜,放入鸭蛋黄、淀粉,拌匀待用。2. 花生油放入锅中上火至八成热,将肉块放热油中炸呈金黄色,捞出沥油。3.
芝麻蛋花汤  原料:鸡蛋3个,清鸡汤若干,炒熟的芝麻、植物黄油、胡椒粉、黄酒、面包渣、盐各适量。  制法:1. 鸡蛋磕入容器内加酒,打成泡沫状。  2. 炒锅上火,放植物黄油,将面包渣炸至浅黄色时,加入鸡汤煮沸,用胡椒粉及盐调味。  3. 将打好的鸡蛋徐徐倒入沸汤内,即熄火并不停地搅拌,出锅时撒芝麻即可。  草鱼奶汤  原料:草鱼250 g,咸肉(或火腿肉)100 g,土豆300 g,洋葱1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