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7-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展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利器,也是学生对学习产生主观能动性的优质教学策略。因此,于科技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让自身的教学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努力学习使自身拥有娴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绽放出精彩纷呈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在传统教学时期,教师所具备的教学条件是匮乏的教育资源,落后的教育理念,所实施的教学策略也较为单一,往往会使学生有着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珍惜着有天时地利的教育环境,全力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高效学习知识。获取技能打造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小学语文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作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应用信息技术导入合理问题
  问题的合理性是在教师对教材与学生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保证的,而在科技时代的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导入合理问题的优质媒介。基于此,教师不妨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以信息技术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从而实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深化学生理解文本的教学目标。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为例。首先,我以信息技术将杨慎的《临江仙》展现在了课堂上,播放了李洪基老师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对学生提问道:“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由此引入了新课内容。然后,我为学生介绍了这篇课文的主要背景,基于文本内容对学生创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之后,我引导学生对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在帮助学生深究课文语言的同时使其感受到了人物形象,体验到了阅读名著的乐趣。最后,我对学生提出了课下阅读《三国演义》的期许,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导入合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思维能力,充分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助力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得到了发展。
  二、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诗情画意
  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往往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但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诗情画意的构建只能依靠师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诗情画意的构建,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意识,助力学生高效学习新知识。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村晚》这首诗为例,首先,我应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呈现了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组织学生谈论了看到这幅景色的感受,于是在诗情画意的客觀条件下引入了学习内容。然后,我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赏析了诗句内容,要求学生做了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之后,我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了诗句的具体内容以及是怎样理解作者情感的,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评价和知识反馈。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诗情画意,增强了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动性,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情感主动参与了课堂。最终使学生理解了诗歌内容及内涵,呈现出了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应用信息技术体现生活情景
  信息技术能够极大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性,这是传统教育时期教师无法具备的教学条件。因此,当代小学语文教师不妨应用信息技术体现生活情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透露出的真实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情感产生对知识的深层认识与理解。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为例。首先,我应用信息技术以动画的形式表现了父母陪伴儿女长大的生活情景,为学生介绍了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了解了作家梁晓声。然后,我引导学生阅读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着重分析了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到了母亲的慈祥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最后,我引导学生梳理了学习内容,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体现生活情景,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充分达到了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对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增添推动力。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媒介作用,使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喜爱程度愈来愈深,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益愈来愈高。
  参考文献:
  [1]侯丽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38-39.
  [2]张卓珍.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电子测试,2016(19):184+144.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重在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新课标要求下,初中语文课堂不仅对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有相关要求,同时还注重拓展语文课堂内容。而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手段,采用的主题阅读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扩展课堂教学知识面,让学生充分有效地学习课堂知识。基于此本文主要是围绕对初中语文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究展开。首先,明确了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概述,接着论述了在初中语文课堂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严谨、偏理性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化,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理解。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探究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的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有些学生的年龄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教学思想的逐步深入,初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质量的要求也在同步提升。因此,这便需要教师结合学生们的写作具体表现,设计大量相关的教学策略和内容,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强化其语文写作水平。所以,教师在深度的教学研究后,决定从学生更容易接受的阅读教学入手,为学生设计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使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化对语文写作知识的理解,综合提升其语文写作表达质量。 
期刊
摘 要:自然拼读法与传统音标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它避免了学习音标的烦恼,学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记忆音标,能够通过字母和字母的组合,感知发音规则。这种方法十分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它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扎实基础,为以后更高难度的学习作好铺垫。文章基于此点,对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教学;应用分析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自然拼
期刊
摘 要:在思政课教学领域,教师要跟随教育的改革步伐在具体的教育思想和授课模式上做出革新,在生本思想全面支撑下,加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活动的组织,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思政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在思政领域的综合学习能力。下面,主要从情景创设、预设目标等多个方面就具体的教学实施举措展开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引言:  在高中阶段
期刊
写作是朝鲜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朝鲜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学生写作能力差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朝鲜语文教师的问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不起来,直接影响着朝鲜语文教学质量,要提高朝鲜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在写作方面进行重点攻关,只有攻克难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朝鲜语文写作能力?  一、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的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环境来讲,增强思政教学的质量是促进其教学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当前技工院校中思政教育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并整合了能够加强融合效率的有效措施,以供业内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国的语文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尤其对与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内容来说,其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必要的文化知识,更要求从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指出了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帮助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问题;措施  口语教学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成为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但现阶段学生的口语学习环境往往得不到良好的建立,加上部分教师仍未脱离应
期刊
摘 要:计算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应用相当广泛,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更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整个数学教学,是小学生获得更深入、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前提,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数学技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为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原因;策略;学习习惯;创新;口算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一些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更加有学习动力,同时也可以很快速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数学学习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数形结合的解题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信息技术;结合书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