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导入,成就精彩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wenyin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历史的教学经验,从多媒体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设疑导入法以及温故导入法四个方面,谈谈历史教学中的新课导入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可以说,一节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导入。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应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内容的新课导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自己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有效的几种导入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多媒体导入法
  近年来,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使莘莘学子们获益匪浅。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帮助教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在做新课导入时,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教学情境,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影视情节导入
  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的影音功能,先为学生播放了视频《甲午风云》,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一下翻开了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了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看完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同学们都对这惨痛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颇有感悟,深深的体会到了那段时期民族的血泪和兴衰,自然也为我讲授新课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加深了对甲午战争的印象,以及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2.歌曲导入
  例如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内容时,我为学生们播放了红色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什么花开似火,什么人不怕远征难,什么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本色不能变……”以及红军们个个不怕艰险的画面,歌曲一播出同学们的心情一下子振奋起来,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前辈的那种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值得代代相传,也为理解课文中红军长征是一个伟大而又艰苦的历程以及长征的意义所在做好铺垫。然后再通过适时的提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在启发学生理解是为了在危急时刻保存革命力量,被迫进行长征的同时成功导入新课。
  3.图片导入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们在小学期间就已经学过《虎门销烟》这篇课文,对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有所了解,因此,我就在《历史上的今天》官方网站上搜集了较多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进行导入。在同学们观看完最后一张图片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真的能避免吗?”由于生动的画面再现了“史实”,同学们个个都如身临其境般的体会并谈论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事件,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二、故事导入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爱听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而且,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较小学明显加重,如果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来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寓言或名人轶事,可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适当地放松其紧张的大脑,激发学习热情,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时,考虑到这节内容需培养学生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从学生熟悉的“狼来了”的故事引入“烽火戏诸候”的故事,再引出正题“春秋战国”,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都听的津津有味,了解了周幽王自食其果被杀的过程,也记住了“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在学生们意犹未尽的时候,我导入新课:“其实这一时期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比如‘卧薪尝胆’;也有很多著名的战役,如‘长平之战’;也有很多的历史名人,如齐桓公;还有众多的成语典故,如‘纸上谈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一中国古代史上战火纷飞,但却色彩斑澜的年代——春秋战国。”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三、设疑导入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育心理学也认为,设置悬念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的遭遇和未知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有种急切的期待,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吊起学生的“胃口”,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促进其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构思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巧妙的悬念进行导入新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先讲述了“火烧赵家楼”的始末,让学生对这一背景知识有所了解,知道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再抛出问题: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五四青年节是我国的重大节日纪念日,那么,五四运动到底有没有取得成功?它到底意义何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有什么关系呢?问题一抛出,同学们一下子很有兴趣的议论开来,急切地想从新课内容中知道问题的真相。通过这这样的问题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相关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温故导入法
  古人有云:温故而知新。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知识为基础和铺垫,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识,不仅温习了旧知,也在旧知的温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新知,这样更能理解知识间的因果联系,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课,用学生已有的认识来为新的知识铺路搭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既对前面的内容作了小结,也对新课内容作了铺垫,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们之前已经学习了秦汉时期的历史,我就让学生自己谈谈秦汉时期的特点是什么,帮助学生回忆起在这一时期进行了统一国家的建立。之后,我再用过渡语导入新课:“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统一时期,在这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的时期,也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再例如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在学生的回答中我总结并说出了新文化运动的由来,承上启下,导入新课。因为历史课是时间连贯性很强的课程,通种这种方式导入,容易使学生从以前的知识中不知不觉的转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导入方法,如诗句导入法、史论导入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应以学生为根本,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为最终原则,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恰当的导入方法,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才会使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变得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华裕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探讨[J].考试周刊,2009,4:172
  [2]朱美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文学教育,2012,1:148
  [3]冯兰兰.好课从导入开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策略之我见[J].学周刊,2012,8:100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诵读感悟式阅读基础是诵读,着眼点是感悟。在诵读感悟式阅读中,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下,通过初读整体感知,在研读中感悟,通过应用来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其基本流程可以概括为:情境—初读—研读—实践。下面就结合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一株紫丁香》的教学实践对诵读感悟式教学做简要分析。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学生活泼好动而稳定性较差,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纠错本的利用展开微型课题研究,认为纠错本的使用应注重系统性,突出典型性,全面呈现学生错误思维的过程以便对症下药,应用时要本着由厚到薄的原则,使纠错本的利用效率最优化。  【关键词】纠错本;有效利用;系统;典型;思维过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考查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两次甚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已经不知讲过多少遍了,可
期刊
【摘 要】初中生要写好作文,教师需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要赏识激励,学生才会文思泉涌,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关键词】写作;兴趣;积累;赏识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积累和挖掘素材。学生见闻多
期刊
上好一门课,非常重要,如何才能上好高中语文课,这是高中语文教师面对的新课题。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这门课,对教师比较重要,对学生更重要,那么就必须把握好课堂授课技巧。  学语文需要一个长期训练和积累的过程。只有从宏观上弄清了语文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教师才会步入语文教学的正轨,然后才能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问题,才能使学生迈上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那么加上详细可行的做法,语文教学质
期刊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堂教学中的空间是有限的,大语文观倡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还要发挥课外活动作用。在课外这个开放的时空里徜徉,更能培养学生自主自悟的探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原则  第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平时的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
期刊
【摘 要】一节有艺术感的语文课,可以让学生对语文顿时倍感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小学语文课不仅仅是为了扫除学生的语言障碍,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他们自觉进入课堂氛围,而老师在其中就要充当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让学生爱上语文并且学好语文。  【关键词】艺术感;学习效率;学习感受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动脑筋、想象力丰富,所以,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方法  开学初,王校长讲话时建议大家每日要三思、三省,我觉得挺好的。随即准备了记事本,想把每天的得与失记录下来,但开学将近一月了,每天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回到家就想躺下来休息。所以至今记事本还是完好无损地
期刊
【摘 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扩大课外阅读,在泛读中积累语言;开展说话训练,在表达中积累语言;重视实践运用,在练笔中积累语言。  【关键词】阅读;表达;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怎样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浅谈几点体会。  一、
期刊
【摘 要】目前在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成为教师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但是有任务设计的课堂就一定是有效教学吗?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任务设计的不当不仅没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反而适得其反,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现象普遍存在。事实证明,只有优化的任务设计,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方;任务优化;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