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尝试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vxq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是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体验生活的一种形式。学会审美,懂得审美,不但能丰富思想、生活,还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让生活充满色彩。小学生正是意识、审美、认识等能力逐渐形成的时期,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尝试审美教育,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想和视野,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等性格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生;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人们在生活中不但要认识生活,还要懂得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从而有效地改善我们处理生活琐事和学习的态度。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审美能力,不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提高学生认识的一种途径。不但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塑造学生形象气质的途径,更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有信念,有积极的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作为小学代课老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和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老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美,在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人说话会让人听起来如沐春风,如淋甘雨,这就是语言的美。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还小,涉世不深,对一些深层次的美还不能及时发现、理解。这就需要广大小学老师在课堂讲课中充分发挥语言的优势,通过新颖别致的词语和引人入胜的表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首先,在教学中充分展现汉语的魅力。音韵优美,字正腔圆是汉语最明显的特点。作为老师,如果能在教学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语言进行合理、科学的组合,将会使学生说出的每个字、每个句子不但有节奏感、旋律感,而且还有刚有柔,有缓有急,抑扬顿挫,能牢牢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同时,也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审美能力。所以,作为小学代课老师,要想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老师课堂教学的语言很重要,这也是对学生最直接的审美教育。
   其次,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平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应有的知识传授,还要结合素质教育要求,通过老师优美、风趣,且有节奏感的语言,渗透审美的教育,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和目标。
   二、教学中老师要挖掘内容美,注意渗透审美教育
   实践证明,不管是数学还是语文,其内容都各具特点,各有所长。数学中的对称、协调、平行等各种图形能使数学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更能将学生带入知识内容的学习当中,帮助他们发掘数学的奥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也是一样,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结合小学生学习的习惯和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优中选优才录入课本的,每篇课文都文美质优,无论是从内容、故事,还是描写的方法和语言等,都融入了丰富性,散发着和谐美。总之,只要老师能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内容的意境中,学生不但会产生共鸣,还会借助老师形象的讲解与课本配图,达到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也能培养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比如,在一些描述人物的文章中,老师可以借助对人物的精神和品质的弘扬,让学生感受人性美,看到人性的光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实现小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最终推动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
   三、通过一些活动,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学习任务相对比较轻松,因此,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不只在课堂上,还可以适当融入一些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而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实现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就要根据各项课程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天性,给学生组织一些有利于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活动。比如,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书画展,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欣赏美,使其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再比如,在语文学习或者手工制作的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开展随堂欣赏课。对学生的手工艺品、写作、表演、演讲等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说说美在哪里,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另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一些美术作品展览活动,或者对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进行访问,从而增加学生美学知识,强化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只要老师能注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增长自己的美学知识,并注意发现各学科中的美学元素,在教学中凸显美、展现美,必然会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更加有利,全面提升新时代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基础有限,直观形象的内容对他们影响远胜于抽象内容和事理。所以,作为小学代课老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但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美,还要结合各学科的个性美,融入美学,渗透美育,从而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审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升华小学教育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发瑞,简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3):44-45.
   [2]靳相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J].科技创業家,2011(1):241.
  编辑 李烨艳
其他文献
据2003年12月8日《新闻周刊》报道,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牛文元最近发表报告称,未来20年到30年,中国人口的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就业和老龄
<正>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内蒙古分会于今年四月间正式成立。当代文学研究会,是一个以研究我国当代文学及其作家、作品为主要任务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我区当代文学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不仅产生了一大批在区内外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一支以评论和探讨当代内蒙古文学创作为主的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动,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教师的主要责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从本质出发,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如此才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作为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要求我们不仅仅是围绕课文内容打转,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到语文方法的学习、语言能力的培养上,关注到语
钱慰曾在11月4日的《新民晚报》上介绍道: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瑞士之所以富。完全是靠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瑞士教育制度中最有光彩的是它的职业教育,其核心是把职业教育和岗位
当今社会,集体意识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在面向初中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将培养集体意识视为首要任务。以激发学生兴趣、制订教学计划、增加活动种类等内
<正>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以后,匈奴政权的关系,时有兵戈,经常处于对立、紧张状态。当时匈奴军事力量较强,汉政权于公元前19,对匈奴采取了和亲结好的政策,促进了双方和平交往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汉文帝时给匈奴单于书中曾说封;“二国己和亲,两主欢悦,寝兵休卒养马世世昌乐,翕然更始”。
对核桃乳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法及工艺配方。
【正】蒙语名为“毛林胡尔”的乐器,汉语名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 根据蒙文《蒙古秘史》(1240年)、《黄金史纲》(1625年)记载,当成吉思汗(1155年——12
【正】 浦北县张黄镇阳春村农民罗礼谦,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引下,一九八二年以来,在科学种田的道路上,认真探索,反复实践,运用农田生态规律和动植物共生的原理,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