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食血习俗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加上其幅员辽阔,造就了各族人民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即使同一种原料,所食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就“血”而言,我们汉族人习惯放在水锅里煮一下,便成了猪血、鸭血、鸡血等,而我国许多个民族却习惯制成血豆腐、血肠、生血凝成的冻等等,这里仅列几个特色的品种,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
  
  一、土家族——血豆腐
  
  分布在重庆东部黔江地区有石柱、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等5个土家族或土家族苗族联合自治县,在四川现约有100万余人。其先民与古代巴人有关。汉代文献称”武陵蛮”,隋唐称“五溪蛮”或“酉阳蛮”,宋代称“土人”、“土民”,清末始有“土家”之称。宋以前土家族地区与中央王朝为羁縻关系。元、明、清时推行土司制。清雍正、乾隆年间改土归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处在封建地主制社会形态。
  血豆腐为土家族风味食品!血豆腐流行于土家族地区及川东南部分汉族地区。传统血豆腐的做法是:水开后放入猪血或鸭血,冷却后应有腥味。新鲜血液中含有大量氧气,因此加工好的血豆腐内有大量气孔,易碎。鸭血豆腐更嫩滑,用水一;中就会变成豆花状。逢年过节或贵客临门,土家人的餐桌上往往会摆上血豆腐。现介绍一种常见做法:用新鲜的豆腐加上干净的猪血,放入食盐、辣椒、花椒、橘皮、肥膘末,手洗干净后,用手捏成块状,放在柴草烧出的烟上熏烤,以表面稍黑,内质稍硬为宜。食用时可以切成薄片,加上猪肉爆炒,或切成细丝,加上辣椒、香葱炒制。入口时令人觉得清香酥软,大开胃口,是一道下酒佐食的佳肴。
  
  二、壮族——好吃生血
  
  壮族分布在宁南、会东、木里等县,与汉、彝、藏族杂居,在四川目前约有4 000余人,属壮侗语系民族。清嘉庆二年(1797年)贵州南笼起义失败后,一部分壮族人辗转迁到今凉山州境内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处在封建社会,多为他族地主的佃户,操壮语,现通用汉语,珍藏铜鼓,流行山歌。广西一带壮族人喜爱拌吃生血,其通常做法是:将尚带热气的生猪血、生羊血、生鸡血、生鸭血倒入干净的盆中,不停地搅动它,不让其凝结,将加调料炒制成熟的肉和下水也趁热倒下去,拌匀使其凝结,方可食用,壮族人认为生血能补气养血。
其他文献
福安特岗政策让城镇优秀教师主动到农村任教,而原本就在农村任教的公办教师也欢欣不已。特岗教师行动到底给福安农村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烹调话鱼最佳时间 鱼剖杀后的2-5小时(天热短些,天冷长些),待鱼中蛋白质分解成人体更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时煎烧,味道最鲜美,营养价值也最高。
主料:泥鳅。制作:选用10cm长的嫩泥鳅宰杀洗净,泡菜切小块,炒锅下油炒泡菜、泡椒,爆香后加鲜汤,用高压锅烹制泥鳅3分钟,然后再调味,泡菜的咸香、泡椒香辣尽入泥鳅的细皮嫩肉。特点:口
大快朵颐是老食客们的最爱与习惯,然而碰上无可挑剔的珍馐,即便是老食客,也不舍大口大口地吞咽,反而会不自觉地一反常态,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嚼慢咽,耐心体会其中滋味。  下面介绍的小菜是运用中菜烹调中最普遍的“咸、甜、苦、辣、酸、香、鲜”,淋漓挥洒出一品品绝妙滋味的珍肴小菜,最适合讲究吃、挑剔吃的“好食客”品尝!  ●三丝拉皮  原料:凉粉皮300 g,熟肉丝75 g,胡萝卜、小黄瓜各37.5 g,黑芝麻
以轮毂制造厂机加后清洗机为研究对象,介绍累加定时器(TTIM)在整个系统中软件控制部分的应用及设计。
一、教学目标借助有关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调动生活经验,贯通语言认知,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古诗意境:对比诵读,同中求异,体会情感表达上的细微变化
香菇豆腐笋,栗子大枣炖母鸡,胡萝卜炒猪肉丝,虾皮炒黄瓜片,
闽清县第二实验小学创办1922年,是一所公办民助的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1000多人,教师52人(其中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30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市、县级骨干教师22人)。在董事
晋江市陈埭镇龙林中心小学坐落于中国鞋都——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学校创办于1936年,至今已有70多年办学历史。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设备现代化,现有23个教学班,附设一个特教辅
厦门市金尚小学创办于1999年9月,校园环境优美,拥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03人,教师6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3人,省、市、区级学桥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