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标签解读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任何一个群体贴上标签试图以此去了解他们,都是简单化且不可能的,尤其是90后,我们只能“小心翼翼”选取几个他们明显的特色,姑且称之为“标签”。年轻是最正确不过的事情,他们可以像任何一代年轻人曾经那样的叛逆、勇敢、自信、无所畏惧,以及相信一切美好;但他们又比以往任何一代更有创造力、更快速、更特立独行。
  当新鲜变成陈腐,那它剩下的唯一意义就在于被打破。在更宽容的社会和更繁杂的信息里,90后用他们的形象、观点和生活方式告诉这个世界:创新者来了。
  
  小众范儿(非主流)
  一提起90后,许多成年人马上联想到“非主流”的形象:烟熏妆、歌特式发型、肥大衣服……可和走在时尚前沿的90后达人聊,他们早就玩腻了“非主流”,“复古才是潮!”无论是复古还是先锋,你总是能在人群里一眼辨认出他们。
  不想淹没在茫茫人海,总希望引人注目,这是大部分90后的心态。或者我们可以再扩大“非主流”的涵盖范围,只要相对于主流而言的另类,就是90后所追求的“辨识度”。比如说,在手机普及的今天,如果你腰间还别着个BP机,在大街上一响,众人纷纷回头,这就是非主流。非主流音乐、非主流艺术、甚至是非主流历史观??非主流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领域,其核心不外乎两个词——另类和个性。总之,非主流玩的就是小众范儿。
  “非主流”这个词本身折射的,就是90后所期待的“与众不同”。一名“非主流”16岁少年说,大部分“非主流”的玩家都是抱着一种“引人注目”的心态。在这个逻辑前提下,“自恋”、“出位”等词汇非但不是批判,甚至成为溢美之词。
  
  不装
  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选秀,90后终于开始进军电视舞台。他们敢面对着镜头咧开嘴秀牙套,并毫无顾忌地说“我想当明星”。接受采访时,他们不再感谢CCTV感谢国家。谈谈家庭父母学业朋友?“这是我的隐私,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于是他们跑到卫生间,叼着烟和记者聊音乐谈人生,甚至当着电视台工作人员的面放话:你们的宣传策略太差劲了!
  和父辈相比,90后接受的课本教育内容并无显著区别。但比起前辈,90后有更多的渠道去认识世界,比如互联网,比如动漫。某些教室里所教的“冠冕堂皇”的话,他们也会说,却不屑于说。他们要的是“说实话”、”不装“”True to life”,这标志着他们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不过,千万别以为跋扈是他们唯一的通行证,他们也懂成人世界的规则。以更柔软的身段适应社会的阴暗面,这些前辈们跌跌撞撞才学会的生存手段,他们从小耳濡目染。这或许让他们比前辈们活得更为自在。
  
  网络化生存(互联网原住民)
  一名典型的90后网络少年的房间几乎没有白天黑夜的差别。任何时候光临,必有一台电脑在窗帘微开的幽暗室内闪烁。下载视频、MP3,玩游戏,泡论坛,查资料,跟国内和国外的朋友们聊天。他去过的地方不多,却拥有各地的朋友。“我们交朋友也不大看别人来自哪里,兴趣相投就会加好友聊天。”他们已经习惯了网络的节奏,习惯了点开一个又一个链接,由此缔造了一种松散的、琐碎的、快速的生活节奏。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漫画、动画以及影视作品是他们的最爱,但说起大篇幅阅读文字,一定让他们头疼不已。买东西能上淘宝货比三家,如果卖家没有及时回应,却很容易把这个卖家拉入黑名单。
  这种快节奏松散的网络化生存模式或将影响他们成年以后的思考方式,充满创意,却缺乏凝练和耐心。
  
  脑残
  这个被外界贴与的标签,不仅不能说明90后有什么问题,反而彰显了贴标签者的狭隘。年轻人说话确实会容易偏激、容易极端、容易在没有思考清楚就开始发言,但这除了证明年轻人的稚嫩,并不能证明他们的智力有任何问题。
  相反,有研究证明,这一代人在智力和成就方面可能还要略胜一筹。《时代周刊》关于独生子女的专题文章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为什么有些独生子女成就比较高,有人研究认为,核心因素在于他们享有的资源比较多,资源没有被稀释。
  
  改变的一代
  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认为自己将是变革的一代。但总是会有某些特定年代的人更富有变革的心态,他们的行为观念对这个社会带来的改变更大。从90后的成长环境来看,他们接受的事物更为广阔,接受的价值观更为多元。他们对家长不再言听计从,他们对上级不再亦步亦趋。
  这些类似自由和民主的观念,若是被带到经济和政治领域,有些变化将会自然而然,且将是巨大的。再用“迷惘的一代”、“愤怒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形容90后似乎已不合时宜,他们普遍被期待为“the generation of change”,改变的一代。
  
  粉红力
  2009年3月,一则“70后”的帖子在网络流传,暗讽90后群体人心涣散、信仰缺失,随即引发“三后”间的一场口水大战。“90后”就“70后”、“80后”所自持的“红色一代”称谓,打出“粉红力”概念,寓意“90后”虽然稚嫩,但终将厚积薄发、勇挑重担。
  “粉红力”的提出让90后第一次有了集体性的标志,因与爱国主义、道德取向紧密联系而成为时下备受推崇的性格标签。它不但寓意厚积薄发、勇挑重担,更表示在社会的拷问下,90后群体将形成抱团之势。
其他文献
没落贵族还是幕后巨鳄?他的家族曾经号称拥有50万亿美元财富,相当于900多个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的身家,现在他们的金融业务只有百亿元的规模,不过花旗的一个零头。如今,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幕后,让世人看到新一代家族掌门人大卫罗斯柴尔德,正驾驭着曾经的金融帝国航母化身核潜艇,继续在世界版图上勾画着他们的野心。    1974年6月29日,31岁的大卫罗斯柴尔德(右三)和他的新娘、  18岁的奥林匹亚阿尔多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那一年,互联网浪潮已经开始,公司里出现了80后,中国还没有星巴克,“全球500强”的概念才刚刚流行。  十年弹指一挥间。可以说入世正式打响了中国投入经济全球化的发令枪,入世以后,我们打开了国门,经历了拥抱国际商品(服务)和国际资本的十年——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理解不理解。  WTO与普罗中国
这是一个天生具有明星风范的人物,写得出漂亮的短篇小说,娶得到美貌的老婆(然后又离开她们),还能忠于自己选择的怪异生活方式。可以预料,在他去世后的若干年,人们对他的兴趣不会减少。或许这可以集中在两方面:第一,谁来为他的一生写一部真正盖棺定论的传记?第二,据传藏匿在塞林格书桌里的15份小说手稿,何时得见天日?无论如何,遗憾的是,这世界上又少了一个有趣的人。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无论是《麦
李俊奇妻子吕建平拿出报社颁发给李俊奇的一堆奖状,认为是报社鼓励了记者站参与发行创收的行为。  李俊奇手机上留存的一条发给报社领导的短信。以发表形象文章换取地方政府发行支持,是报社发行创收的经常之举。    “封口费”已经成为中国媒体顽疾,“蔚县矿难事件”更成为近年来媒体行为失范的最大丑闻。细察这一典型案例的背后,既有记者个人沉沦之痛,更有体制错位之忧。    李俊奇的记者生涯在2008年11月13
《南都周刊》特别选取了通用、丰田、大众这三家曾经、现在以及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第一的超级汽车公司,对其北京车展的展示内容做一番另类解读,看看其计划如何利用中国这个支点,来撬动世界。    专题撰文 南都周刊记者_沈玎      “全球汽车厂商正把中国市场看作生命线。”《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一针见血。16个国家、2100个汽车厂商、近1000款展示车型、89辆全球首发车……北京车展上这些闪耀的数字进
澳大利亚  牛奶和奶酪在澳洲人一天三顿的餐桌上不可或缺。忙碌的上班族常常买一个三明治,然后从冰箱里拿出早上买来的纸盒装牛奶,一顿工作午餐就齐全了。你可以在几乎任何一家超市或者加油站买到当天出厂的纸盒装牛奶,澳洲人对牛奶似乎也没有什么品牌情结,在他们眼中,牛奶大概只有“低脂”的和“全脂”的两种。澳洲牛奶的品质很高,如果你见过散养的奶牛在草原上发呆和闲逛的场景,就不会惊讶为什么当地牛奶那么好喝。   
石库门里,老公房中,高层群租房内,更多的郭海萍正在憧憬和打拼着自己的房子、自己的未来。但上海并不满足,这座城市还在以自己膨胀的引力吸引着各地逐梦的年轻人,成就或吞没他们。  “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一百六十多年前,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到“人的异化”时,世界上还没有白领,也没有住房按揭
记得我问过你这个问题吗:从A到Z,你最害怕的字母是哪一个?  当时,我告诉你,我小时候最害怕的是Q,总觉得它摆着小尾巴,会动,像一只鬼,大抵是我看得太多日本动画《Q太郎》了。不过,后来读书读到酷儿理论,又为Queer这个词喜欢上Q,好Q啊!  后来当我不害怕Q了,我越来越觉得它可爱。看,单说它的尾巴吧,大写的Q拖着的跟小写的q拖着的居然不一样,QqQqQqQqQq,我看着看着就真的以为鲁迅的阿Q正
1、在野外,前面有一道近两米宽的沟,你会如何?  A 我是运动健将,这算得了什么?背着装备跳过去! B 保险起见,卸了装备跳过去,再让队友把装备扔过来。  C 装备上拴根绳子扔过去,没问题,人再跳过去,有问题装备也可以拉回来。 D 背着装备去找其他可以通过的路线。  2、马上回答出你家有几个窗户,以及各自朝向。  A 一个房间一个窗吧?那就是……3个? B 数量没问题,朝向……  C 稍加思索可以
阅读本书后,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法官之所以降低对“公众人物”名誉权、隐私权的保护规格,是因为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即便它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激烈攻击,也不应以压制自由言论为代价。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作者:(美)安东尼·刘易斯  译者:何帆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定价: 32.00元    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