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解纷机制的演进脉络与建构逻辑——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策文本分析

来源 :地方治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x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解纷机制不断发展完善,逐渐成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形式特征与内容特征两方面入手,对十八大以来的224份政策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解纷机制的发展历程是向基层赋能放权、丰富治理要素、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可划分为承上启下、系统布局和全面深化三个阶段.其演化的核心逻辑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法治建设以及坚持多项制度的统筹协调与系统推进.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发展,我国农村解纷机制已然形成了目标明确、要素完备、层次分明的功能体系:顶层设计层探索并确立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较为完善的解纷工作格局;行动策略层以制度建设与平台建设为抓手,有效提高工作效能;保障要素层从组织领导、经费、人员、宣传、监督考评五个部分,对机制的有效运行予以支撑.
其他文献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一直都是各级部门应急管理的重点工作,现有研究在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上略显不足,对突发性和高不确定性的应对力不从心.将情景推演方法应用于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事前预测,能够有效弥补拥挤踩踏事故传统预测—应对方法的局限性,使得决策主体对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应对更加科学高效.从情景识别、情景构建、情景决策三个环节来分析拥挤踩踏事故的情景推演方法,在实操层面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责任主体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社会治理的技术逻辑呈现了技术决定论的历史演进与局限超越,聚焦技术对社会的塑造和技术对治理的建构,经历了社会修正、改进和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决定论、专家治国论到技术赋能和支撑社会发展,人类以技术逻辑建构社会逻辑,产生了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的思辨和实践.“互联网+”和“区块链+”实质上是社会治理技术逻辑的当代呈现形式,体现出算法确定的边界逻辑、数据构建的场景逻辑和多元呈现的风险逻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2.0版,“区块链+”实现了从私人生活连接、经济发展连接到政治活动有效连接的时代转向,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性
“有限”、“有效”和“有为”是行政体制改革时间光谱和知识图谱上的三个关键词.党的十九大以来,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新一轮的变轨与重塑周期,聚焦统筹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锚定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瞄准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时间光标沿着组织体系→职能体系→制度体系→能力体系的主线稳步推进,这不仅是行政资源优化配置与迭代升级的过程,也是行政改革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改革路径重塑与再造的过程.其中,建设“有为政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指明了方向.为此,要以实现“市场有效”、“政府
以查尔斯·贝兹和涛慕思·博格为代表的世界主义者在全球层面上扩展了约翰·罗尔斯的国内正义理论,提出全球分配正义的主张.罗尔斯在《万民法》中并不赞成世界主义者的上述做法,并试图以援助义务理论来替代全球分配正义理论.罗尔斯与世界主义者之间的纷争主要集中体现在分配正义的基础、分配正义关注的主体以及分配正义是否可以超越国界等三个问题上.罗尔斯的援助义务理论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守性,相较而言,全球分配正义理论将个人作为道德关怀的终极对象这一做法更加符合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初衷,可以为解决全球不平等和全球贫困等问题提供更多的理
在金字塔的科层结构中,基层领导干部晋升到更高层级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过程.现有研究较多关注中高层党政领导晋升的影响因素,对基层领导缺少具有信度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使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担任过H市街道党政主官260个全样本,运用多重检验方法,揭示出新时代市域基层领导干部晋升部分规律.实证结果显示:代表性官僚理论具有稳健的解释力;人力资本效应中教育竞争由数量转向质量,担任主官时间对晋升概率影响是倒U形关系,基层干部晋升侧重“专业技术官僚”;社会资本解释力减弱,存在替代效应,委办任职是一个影响晋升概率的稳健因子.
村庄公共性是村庄善治的根基,在村庄社会内生公共性不断式微和消解的现实困境下,重构村庄公共性成为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的重要议题.在东北农村“四议一审两公开”的制度实践中,村庄公共性实现了从缺失到重构的转变,这表明基层民主制度输入能够对村庄公共性重构的复杂过程发挥关键的机制作用;通过制度实现权力开放、利益关联和动员村民以及资源激活,生产出了一种“制度公共性”.基层民主制度的输入和运行在村庄治理中表现出一系列正向效应.基于基层治理规范化和重建乡村社会秩序的目标,国家需要向基层输入有效的民主制度,以激活村民自治,为变
鉴于“深圳鹦鹉案”等热点刑事案件的裁判结果与大众情感、观念的尖锐对立,有必要对决定裁判结果的逻辑法条主义进行检讨与反思.逻辑法条主义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表现是全方位的,包括定罪层次的定性化机制、量刑层次的定量化机制以及刑事程序的科层式决策机制等.逻辑法条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成因.新中国成立以来,逻辑法条主义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当前的司法体制则为逻辑法条主义的盛行提供了理念、制度、技术上的支撑.然而,逻辑法条主义在司法实践中引起诸多冲突,包括实质正义观念和形式正义观念的冲突、专业审判组织决策与
德日刑法学界在违法性的本质研究中,存在着行为负价值论和结果负价值论之争.目前,行为负价值与结果负价值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元的行为负价值论、一元的结果负价值论、二元的行为负价值论、二元的结果负价值论和“行为负价值和结果负价值同等地位论”.这些理论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行为负价值与结果负价值调和论”是根据立法和司法的需要将一元行为负价值论和一元结果负价值论的合理观点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折中理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理论.
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本质上是制度文本转化为治理实践的过程,由制度设置、制度运行和制度场域这三重维度所建构的制度分析框架也因此成为理解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重要视角.制度设置、制度运行和制度场域三者间的耦合程度直接影响着创新实践的呈现样态,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效能的实现.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偏离制度预期且在实践场域未能达到治理效能的一个可能性解释是,上级政府在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时,忽视了制度创新是一个集制度设置、运行与变迁的综合过程,从而导致制度设置、制度运行和制度场域之间的结构性脱嵌,使得
假冒专利罪是一种空白罪状,其犯罪客体一直存在争议.通说认为是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但也有依据前置法《专利法》将“侵犯专利权认定为假冒专利罪的客体”是错误的观点.通过分析假冒专利罪这一刑种的形成过程,分析冒充的专利权和以技术特征为内容的无形法益,可以推导出冒充的专利权和以技术特征为内容的无形法益不是假冒专利罪的客体.通说认为假冒专利罪的保护客体是专利权人的专利权的观点,放在假冒专利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数法益背景下,用专利人的有形法益即他人的专利标识作为是否假冒的标准,对判断假冒专利罪构成实质犯罪仍然是唯一适用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