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互联网时代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教育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学教育,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需要对既有观念和设置进行结构性审视和系统性再造.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教育要分层次、跨学科、重能力,适应智能媒体环境,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其他文献
进入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生产群众更喜欢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本文以华西社区报为例,深度解析社区媒体在深度融合中如何转型.
我国主流媒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由强国与富民话语、爱国话语、法治与规范话语、文明与和谐话语组成,其话语生产遵循着党性与人民性.从社会实践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产生于文化、经济、政治三大社会语境,但亦反作用于社会现实.
阔别1000多天,孟晚舟女士终于回到祖国.作为前方记者,如何凭借有限的条件报道整个事件的进展?如何以央媒站位推动双方的交流增信?如何报道国际敏感事件?本文认为,必须抵达最关键的现场,必须拍到关键内容,用客观事实让受众看到事件的真相和本质,而非简单地情绪化渲染,甚至是刻意地“带节奏”.
社交媒介让粉丝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日韩的养成系偶像产业模式引进国内后,粉丝群体的行为更是产生了一定的颠覆,结果导向的“追星”转为过程导向的粉丝生产偶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养成关系下,青少年对榜样的认知发生了某种逆转.在资本的干预下,这种线上的生产活动已经融入粉丝圈层,呈现出对内和对外的不同表征,并衍生出许多影响业界健康发展的舆论生态问题.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保护个人信息的新时期,鉴于个人信息权利的复杂性,仍存在若干困境.如何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平台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监管管理机构如何界分权限;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不足;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业态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挑战;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共享平台带来的个人信息问题;权利人维权难始终存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论证与探索.
目前,国外新闻界应对虚假信息问题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事实核查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溯源假想,二者共同表现出的人机语言之间的鸿沟和竞争问题,预示着网络媒介所生成的新的“沟通运作”形式已然超越传统新闻的生产范畴.这也促使我们反思如何认知现实的问题.
随着AI写作能力的快速发展,读者在阅读新闻时会遇到大量AI写作的新闻作品.本文从智能体概念出发,把AI技术视作具备主动能力的“智能体”,利用问卷调查方法指出读者对AI新闻写作存在信任但不喜欢这样较为矛盾的态度模式.
目前国际上形成了以美国提倡数据自由流动和欧盟强调数据安全流动为代表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范式.我国秉承“数据跨境安全、自由流动”的基本立场,在保护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自由流动,积极构建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规则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涉及华侨华人的国际报道,最常见的错误是近义混淆,包括华侨与华人、祖国与祖籍国、炎黄子孙与中华儿女以及新中国与祖国等.
从大众传播时代过程清晰、结构分明的信息传播模式到当下物质媒介化与媒介的物质化转向,媒介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正受到技术演进、文化变迁与社会交往关系重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技术颠覆了社会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模式,由此带来社会传播结构与信息交往关系的重构.在此背景下,对媒介概念的重新审视和梳理成为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往结构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