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准到行动——美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带来的启示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b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政府强调教育技术重要性并一直维持比较稳定投入的同时,美国的教育技术相关机构也非常重视研究技术投入之后需要学校发生哪些整体的变化,特别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学校成员表现出哪些意识和行为。其中,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的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一系列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标 准
  《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是其中一个对学校管理者提出要求的标准。这些标准不但要求教育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而且使管理者本人了解作为领导者在学校有效利用技术方面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在制定《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之后,又针对不同层次的要求细化了不同职能管理者需要表现出的行为。这里,我们只关注校长这个层面的标准,它提出了具有信息化领导力的学校校长应该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完成的任务。
  ● 领导力和愿景
  1)参与地区的决策过程,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形成共同的愿景,清晰地界定对技术使用的期望。
  2)基于研究和地区的技术发展规划,开发合作的、技术丰富的学校发展计划。
  3)在学校员工和其他成员中促进技术整合的有效实践。
  ● 教与学
  4)帮助教师使用技术获取、分析和诠释与学生学业成绩相关的数据,利用其结果恰当地设计、评价和调整教学。
  5)参与所有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并提供支持,从制度上保证改善学生学习的有效技术整合。
  ● 效率和专业实践
  6)利用技术支持下的管理系统进入和维护个人的和学生的记录。
  7)利用多种媒体和形式,如电信、校园网等,与同行、专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互动和合作。
  ● 支持、管理和运作
  8)支持全校范围的专业发展,以各种形式采用各种平台分享工作和资源。
  9)分配学校的可利用资金和资源,以促进技术计划的实施。
  10)强调提供充分的、及时的和高质量的技术支持服务。
  ● 评价和评估
  11)促进和示范技术的使用,获取、分析和诠释学校的各种数据,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12)实施评价教师的程序,基于已经建立的技术标准和学校的专业发展规划评价个人的发展情况。
  13)在评价教职员工的工作业绩时,把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技术的有效利用作为其中一条原则。
  ● 社会、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14)保障和分配技术资源,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所有学习者在校的需求。
  15)在员工和学生中提倡遵守地区以及其他与安全、版权和技术使用相关的政策及程序。
  16)参与技术设备计划的制定,支持和关注提供健康、安全的技术使用环境。
  从这个标准确立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框架来看,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并不是要求校长深入到教学中关注技术使用的细枝末节,而是从确立愿景,改进教学效益,提高工作效率,支持合作与分享,加强评价,创设健康、合法和合理的技术使用环境等诸多宏观方面为校长面向信息化的专业发展提供一定指南。
  践 行
  对校长而言,有了标准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践行,如何将这个标准映射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从而体现信息化领导力。这里以美国明尼苏达州曼凯托市城西中学(作者注:该校自1993年起就是美国优质蓝带学校,其大学升学率远远高于国家和明尼苏达州的平均水平)的校长布鲁斯·博尔歇斯为例,说明校长如何从这六个方面具体体现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
  领导力和愿景:博尔歇斯校长是学区和学校技术规划团队的成员,他协助确立了共享的技术利用的愿景。学区和学校的技术规划对课程和项目的需求越来越看重,以此作为应用技术的基础。博尔歇斯校长每天与自己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交流,因而在学区和学校的决策过程中,他总是能够提供重要的意见。对他而言,主要面临的挑战就是满足雄心勃勃的学校技术部所需要的资源。
  教与学:博尔歇斯校长与学校图书馆的媒体专家一道,支持教师在所有的课程中进行技术整合,特别是那些在研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利用可靠的网上资源的课程。学校的图书馆、计算机实验室都对学生开放,如果学生自己带电脑,学校还提供无线上网,使学生能更便捷地获得技术支持。这些是博尔歇斯校长优先考虑的。
  效率和专业实践:博尔歇斯校长觉得用电子邮件和讨论板能够经常与教职员工、家长和社区保持有效的联系。校园网则显得特别重要。他向董事会汇报都用演示文稿,上面有图表和图片。他利用学区的日历来帮助自己做出安排和管理个人事务。
  支持、管理和运作:利用学校的信息系统,博尔歇斯校长跟踪学校各项事务的日常情况,他能够即时查到教学计划、出勤率、学生健康记录、教学事件、年级和在线的教师评分册。他随身携带的掌上电脑收藏的信息和他个人的台式电脑的数据是同步的。他还利用学区的实时财务系统管理学校建设的预算。
  评价和评估:博尔歇斯校长和学校领导团队成员利用学区的数据挖掘系统评估学校项目的有效性,确认需要特殊关照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在他的领导下,教师们已经通过网络使家长共享评分册。
  社会、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博尔歇斯校长对技术的理解和使用帮助他制定一些既合情合理又有效的规则。常常让他感到为难的事情是资源的分配——如何平衡技术上的花费和其他需要用钱的地方,如小班化等。
  从博尔歇斯校长的行为表现来看,信息化领导力的标准要求并不意味着校长要学会多么高深的技术,但是他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技术知识、技能,以及用对技术的思考和领悟来应对学校和学区与技术相关的问题,能够为学校确立目标和规则,使个人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使学校的工作顺利开展。从具体的行为结果来看,博尔歇斯校长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这些除了帮助他在学校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使他能够清楚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利与弊,理解日常教学和管理中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与问题,从而结合学校特点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确立发展方向、提供政策支持。此外,他所做的一切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校其他成员示范着如何无痕地利用技术进行交流和工作。
  给我们的启示
  博尔歇斯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面向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可行性,并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学校信息化领导者。他所扮演的决策者、管理者、服务者和评价者等角色使之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对我们国家的校长而言,也有能够参照的标准。教育部于2004年出台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其中包括“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该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对学校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
  我国的标准显然还没有细化到校长层面,因而在指导校长行为时可能还需要补充更为具体的细节,并且由于深层次文化和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我国的标准更为宏观,而美国的标准更针对具体的行为。如“教与学”中有一条是“帮助教师使用技术获取、分析和诠释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数据,利用其结果恰当地设计、评价和调整教学”。相对而言,博尔歇斯校长的表现行为是:“与学校图书馆的媒体专家一道,支持教师在所有的课程中进行技术整合,特别是那些在研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利用可靠的网上资源的课程”。这说明他能够做到提供资源和条件,帮助教师恰当地利用技术进行基于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教学。因此,我们期待我国针对校长的工作也能出台更为细致的标准,使校长在提升自己信息化领导力的过程中有所参照。
  从更为全面的视角来看,美国校长所要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体现的是作为学校最高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与利用技术进行决策、管理、服务和评价的领导气质以及领导态度和领导能力。其信息化领导力聚焦的核心是提高教与学、管理的成效,直接作用的领域包括——
  (1)学校的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愿景的确立。通过校长及其领导集体的解释和宣传,学校成员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所带来的优势,愿意为实现愿景共同努力。
  (2)为教与学提供恰当的支持。校长通过深入到课堂观察,合理布局教学设备和资源,监控教学,基于数据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等,对学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环节和效果有充分的认识,可以适时地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实现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政策和具体的教学安排。校长通过支持学生合理合法利用信息技术学习、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等方式,激发师生对教学成效有更高的期望,从而形成积极的学校学术发展文化。在观察和判断的基础上,校长可以确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的整体需求,合理分配培训资源,制定符合教师个体水平的专业发展计划并保证他们有足够时间和机会完成计划。这也将调动每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积极性。
  (3)示范技术的有效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校长能利用电子邮件、校园网、学校数据库资源等进行日常的交流,能够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积极利用技术省时省力地完成工作。这种潜移默化的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示范和评价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一方面使学校成员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运转更加顺畅。
  (4)以评价带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各方面工作的完善。校长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参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评价、信息化管理评价、信息化教学评价、学生发展评价、学校发展评价等,从而全面判断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特别是看到学校当前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在制定政策、规划和提出建议时有的放矢。
  (5)在学校营造健康、有序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信息技术既会给教学与管理带来益处,也会出现一些实际的问题,如网络成瘾、忽视版权使用资源、利用网络传播或诈骗等,因而在学校环境中,校长需要承担起必要的法律和道义责任,领导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原则或规范,保障师生合理、合法地使用技术,在充分利用技术带来的便捷条件的同时能够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和与人为善的言行。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具备信息素养的校长并不一定是技术专家。其责任更多地是完善自己领导力的知能结构,通过分布式领导、沟通协调、政策制定和服务,使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在一个责权明确、健康和谐、有序有效的环境中进行,更高难度的技术可以依靠更具技术专长的教师或者专家。
  在身体力行地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发挥一定作用时,校长可以基于自己个人的发展需要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来研究自己作为领导者是否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取得了什么成绩,还有哪些领域需要改进,从而使标准切切实实成为行动的指南,最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Bosco, J. (2001). Collaborative for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2001).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chool Administrators. http://cnets.iste.org/tssa/pdf/tssa.pdf :1(10/15/05).
  [2]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1).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administrators. http://cnets.iste.org/currstands/cstands-netsa.html (10/15/05)
  [3]NCREL.(2004).Critical Issue :Technology Leadership Enhancing Positive Educational Change.http://www.ncrel.org/sdrs/areas/issues/educatrs/leadrshp/le700.htm (10/15/05).
  [4]ISTE.(2004). NETS for Administrators 2002 Profiles http://www.iste.org/Content/NavigationMenu/NETS/ForAdministrators/2002Standards/Conditions/NETS-A_2002_Profiles.pdf (03/28/08)
  [5]Johnson, D.(2005). What Does a Tech-Savvy Administrator Look Like. http://www.aasa.org/publications/saarticledetail.cfm?ItemNumber=2524 (03/16/08)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成为目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伴随其研究和应用升温的是,课程整合概念自提出至今,一直备受争议,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这应当引起教育者的深思。笔者认为,以下三大关键误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整合的应用实效。如能避开误区,把握好实际操作的关键层面,课程整合才有可能突出实效,真正实现“技术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服
“夫子臻耄耋,人称矍铄翁。  五性年年健,一心日日红。  常抱翻新志,不遗著述风。  蟠溪闲钓罢,曷成一蒉功。”  ——这是对北洋大学校长、清华大学第一副校长刘仙洲晚年生活的写照,也映衬出他一生对教育和学术事业的态度。    刘仙洲(1890~1975),原名刘振华,我国著名教育家、机械工程学家和科学史家。1924年,时年54岁的刘仙洲出长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大学——北洋大学,之后他相继在东北大学、
依据规范,对多高层结构分析软件TAT的计算模型以及如何调整电算结果等一些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超凡大厦为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在三层顶,采用梁式转换。施工中采用了砼外加剂及叠合法等施工技术,施工效果良好,避免了大体积砼在施工过程形成收缩裂缝,并取得了一定的经
[摘要]文章以软件人才自身的特点及IT行业中软件人才的职业岗位要求为出发点,分析了软件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郑州轻工业学院在这方面的实践,对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软件人才 创新教育 培养模式 改革  [作者简介]程静(1977- ),女,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孙占锋(
加气混凝土块内隔墙抹灰层最常见的质量通病是空鼓、开裂,本文通过在加气混凝土块表面增加喷涂粘结剂,以及在不同介质接触处和预计发生裂缝处贴抗碱布,并采取基层与面层粉刷间隔
“我与电教半生缘”已经写到第十篇了,本想接下来完成第十一篇《网学的喜与忧》,但又感觉在网络教学方面我尚还有许多需要仔细探讨的地方,于是,想用《告别电教》为题暂时结束我的回忆,继续我孜孜以求的探讨征途。但细想我所经历的工作年轮,每一个轮回都有电教先行者引路导航。若没有恩师们点石成金般的相助,没有朋友们相伴相随的帮扶,没有师兄妹无怨无悔的信任,没有同行们一如继往的支持,就没有我弥足珍贵的“半生缘”了。
教学设计思想1.相对于初中而言,在高中我们要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能力基础和教材的特点(难易度)设计有层次、有价值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提
针对西安二十世纪70~80年代城市多层住宅与当今居住生活的矛盾,分类提出改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