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光时刻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rui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思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定于2019年5月20日在上海开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国家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放在上海举办,是对上海的高度信任,也为上海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支持下,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
  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紧扣“逐梦新时代—向国庆献礼,向人民汇报”的主题,继续扎实细致、精益求精做好各项筹备工作。要进一步突显办节特色,打造一场展现时代风采、融合上海元素、植根人民群众、蕴含科技智慧的艺术盛会。努力为全国人民奉献一届成功、精彩、难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今年5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在上海拉开帷幕。5月,正是申城春意荡漾,春潮涌动的美好时光。可以想象,这个5月,黄浦江两岸不仅有大自然似锦繁花的动人装点,更有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家们精心创作的艺术百花姹紫嫣红地尽情绽放。
  中国艺术节,1987年金秋10月创办于首都北京,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与各省市联合主办的全国性的文艺盛会。它充分展示了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寄予的深切关怀和期望。当年邓小平同志挥毫题写了“中国艺术节”5个大字。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出任各届中国艺术节的主席、名誉主席。他们还为艺术节题写贺词、撰写贺信,勉励广大艺术家深入生活,以人民为中心,潜心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开幕时,习近平总书记热情致信祝贺,希望中国艺术节办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希望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描绘艺术之花盛开的多彩画卷,讴歌人民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书写文化强国的隽永篇章,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而团结奋斗。中国艺术节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艺术节是国内规格最高的文艺盛会,艺术节评选的文华大奖是国家对文艺创作的最高肯定和褒奖,是一项极高的艺术荣誉,无异于中国艺术的“奥运会”金牌。中国艺术节展现了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百鸟齐鸣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气象。历届文华奖推出了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的文艺作品。话剧《生死场》《立秋》《黄土谣》,歌剧《苍原》《张骞》,舞剧《闪闪的红星》,昆曲《班昭》《长生殿》,京剧《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骆驼祥子》《华子良》《成败萧何》,越剧《西厢记》,豫剧《程婴救孤》《焦裕禄》,川剧《变脸》《金子》《巴山秀才》,评剧《我那呼兰河》《赵锦棠》,秦腔《西京故事》,甬剧《典妻》……已经成为代表中国舞台艺术一个时代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精品力作,像闪烁的星團照耀着中国艺术的浩瀚天宇。艺术家们精彩纷呈的表演:《骆驼祥子》的祥子拉车表演,《华子良》肩挑扁担步履,《贞观盛事》的君臣隔空交心,《西京故事》父亲的痛不欲生的精神挣扎……还有那珠圆玉润、千回百折的演唱,为观众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创造了最具美感、最让灵魂沉浸、陶醉的美妙时刻,时隔多少年依然让我们久久回味,难以忘怀。舞台表演艺术的精华在中国艺术节的平台上得到了尽情地绽放。当代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才华,集一生修炼的艺术结晶在中国艺术节上得到尽情地表现。许多艺术家在中国艺术节的表演中初露风华,脱颖而出。中国艺术节像大海的潮汐,生生不息,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表演艺术家。我有幸目睹了这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代际传承文化接力的波澜壮阔。
  习总书记在给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贺信中指出,中国艺术节已经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 。在历届中国艺术节参评和展演的大量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呼啸前进的伟大而悲壮的身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向往、追求、奉献、牺牲、无奈、叹息、挣扎,我们的行动、思考和情感,对时代英雄的期盼讴歌,生活对人性的拷问,尽在舞台人物的身上一一体现了出来。我们可以听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深沉回声。 我们看到了忍辱负重秉笔书写历史的司马迁,风尘仆仆的张骞,一路跋山涉水追寻太阳和光明的母子……特别难以忘怀歌剧《苍原》,17万土尔扈特儿女从伏尔加河沿岸不远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跋涉、战争、爱情、死亡,最后只剩下7万人回归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天山脚下亲吻祖国大地的悲壮史诗。正如女主角娜仁高娃深情歌唱的那样:“如果你是辽阔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蜿蜒的小河。如果你是蜿蜒的小河,我就是河上的清波……” 令观众为他们的东归壮举动容。
  中国艺术节是规模最大的艺术盛会。不仅有全国各省市和中直、解放军选派的最优秀的专业舞台新作参评、展演,还有民族民间气息浓厚的群众文化佳作角逐群星奖,有汇集全国美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艺术精品的全国展览,还有国内外万商云集的演艺文创博览会。每三年举办一届的中国艺术节已经成为我们全方位观察、判断每一个历史时段各个艺术门类成就所达到的新的高度的标准,艺术发展、时代进步的一个窗口和缩影。
  每届中国艺术节的参评剧目和剧团都会在向着艺术高峰攀登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我曾亲眼目睹京剧名家尚长荣花甲之年一丝不苟地创作,反反复复地修改唱词,推敲身段形体,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每有所获快乐得孩子般手舞足蹈,推动《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一步步走向完美,摘得文华大奖的艰难历程。我还曾作为评委目睹过豫剧名家李树建和河南省豫剧院二团不惜以滚石上山的精神,在账面上只有800元的严重困境前,四处奔波、自筹资金30余万元排练《程婴救孤》。李树建在排练中两次住院,随身带着一大箱药率团到杭州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以声情并茂的表演、演唱,感染了全场观众,荣获文华大奖的头名状元。这次东道主上海参评的沪剧《敦煌女儿》前后历时8年,主演茅善玉和剧组6次深入大漠莫高窟九层楼,直接感受主人公的人生和内心世界,在舞台上再现了樊锦诗献身民族文化事业的动人形象。话剧《追梦云天》以《起飞在即》为起点,5年来,以“商飞人”研制国产大飞机的精神,攻坚克难,破解工业题材舞台再现的一个个难点,展现了中国航空几代人前赴后继、壮志凌云的报国情怀和理想。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融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以富于时代气息的艺术语言重新建构了解放前夕地下党员李侠不惜牺牲生命,迎接上海解放的悲壮历史情景,让年轻观众触摸到了岁月深处共产党人赤诚的心跳。
  中国艺术节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艺术盛会。是对东道主省市的一次深刻的文化动员,为主办方文化的再出发增添巨大的动力。首先是对软件文艺创作的推动、促进,为艺术节提供优秀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其次是对硬件演出场馆的新建、整修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为观众提供更舒适的欣赏环境。再次,艺术节以各种惠民举措,深入到社会的细胞社区、家庭,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角落,极大地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兴趣和素养。其踪迹所到之处,都会掀起一股强大的深入人心的文化浪潮,在举办的省市产生广泛的拉动和溢出效应。
  时值上海进入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在上海举办,诚如李强书记所言,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上海的高度信任,也为上海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了重要机遇”。上海几十年一直未改为国家勇于承担、出色完成重要任务的初心。为此,上海从四年前受命的一刻就开始了精心的筹划准备,热心的上海人会以出色东道主的身份,热情接待来自四方的宾客,把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办成令人难忘的“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这次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从全国各地激烈竞争中选拔出来参赛的7台话剧、17台戏曲、14台歌剧舞剧,展演的13台剧目,群众文化的优秀节目、美术创作的优秀作品,即将汇聚申城,以极其精彩的表演、呈现,让我们充分领略、享受到具有时代风采的艺术之美。五月,一个中国艺术的高光时刻,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殷切地期待着……
其他文献
创造是这样一种行为:它从无特征中产生特征,无论这无特征是空白、社会沙漠,还是宇宙论的虚空。形式、模式和轮廓的审美特质是创造的媒介。在意义光谱的另一端,人类因审美差异而免于无趣的折磨。对比和对称惠泽了所有创造。不论这种形式、模式与轮廓的审美媒介是宇宙的神圣召唤,还是世俗的公共事业中的平凡事件,这些审美媒介都有其重要作用。艺术和科学利用开发了它们。现代资本主义则开发了艺术和科学。  这就是进步  大约
期刊
李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艺术》副主编):  这次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剧目、豫剧现代戏《重渡沟》真可谓阵容强大:主演贾文龙,编剧何中兴、姚金成,导演张平,舞台美术章抗美,灯光设计周正平,作曲汤其河……均是一时之选。演出单位是以现代戏著称的河南豫剧院三团,曾经出品过《朝阳沟》《村官李天成》《焦裕禄》等著名的现代戏作品。这个戏还是根据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副镇长马海明的真实事迹创
期刊
一  2016年是中国的汤显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年头,纪念两位世界级戏剧大师的活动从2015年底便拉开序幕,上海大剧院在大厅里竖立了类似丛林的模型,由几十根写有莎士比亚戏剧台词的长木牌组成,橱窗里摆出许多纪念莎士比亚的海报。2016年1月5日,上海戏剧学院携手上海文艺出版社召开发布会,宣布筹划数年的新版《汤显祖全集》出版,可以说拉开了国内纪念汤显祖的序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各地
期刊
中国的喜剧从先秦的优孟衣冠、唐参军戏至当代的《升官图》《假如我是真的》等,历来讽刺喜剧居多。题材往往与社会问题相关联,单刀直入,通过辛辣、漫画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百丑图,极具政治杀伤力。如曾引发风波的《假如我是真的》,提出了“高干”的特权问题,达到了文艺作品“干预生活”的极致,成为风行一时的社会问题剧之翘楚,但其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揭示以及艺术表现上尚欠深刻,还未脱出“谴责文学”的窠臼。  20世纪
期刊
近年来,没有哪部影片能像《老炮儿》一样激起普罗大众的表达欲,由此催生的关于《老炮儿》的评论,可以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从这个意义上说,《老炮儿》成为近年来不多见的现象级电影。近日,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就电影《老炮儿》进行讨论,探讨在多重语境的叠合下,如何对电影本身的审美意义进行分析和评价。  王真(浙江大学):  电影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年长一代和年轻一代的冲突。以我自己的经验,确实存在这样的冲
期刊
主持人:今天我们就“拯救乱象杂生:中国当代艺术的恶俗与原罪”为主题,进行一个谈话式的主题讨论或评论,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来对中国当代艺术乱象杂生的现象进行评述。  一直以来,“我们已经跟世界接轨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群体中理所当然思维定式,我们不难看到,从南到北的林林总总的艺术区不断地推出各类以“当代”命名的艺术展。前不久我还去外滩某画廊看了某大学美术系教师以“当代艺术”冠名的展览,概念和展品的吻
期刊
“乡关何处”的跨文化剧场  认识“EX-亚洲剧团”的制作人林浿安与艺术总监江谭佳彦(ChongthamJayantaMeetei)已经很多年,从该团的创团作品《我要上天的那一晚》(2006)开始,就经常有机会和他们夫妻接触与交流,几乎每次的谈话,都会聊到他们在新加坡接触“剧场训练与研究课程”(Theatre Training and Research Programme,简称TTRP;2011年已
期刊
众所周知,今年是伟大的英国文豪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声势浩大,让即使没有读过他们作品的国人也都在铺天盖地的资讯中知晓,这两位文学家当年处于同一时代。当然,还有一位重量级的文豪亦是在这一年撒手人寰,可惜却回声寥寥,纪念活动也远不能与前面两位相比,这与他蜚声世界的作品《堂?吉诃德》颇不相称,我们只能惋惜地说,激情澎湃的战士塞万提斯的生前身后都未免寂
期刊
正当辞别旧岁,迎接甲申猴年新春之际,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和《上海医药》杂志社举办的“2004年迎春医药信息沙龙”于1月16日在上海宁波同乡联谊会多功能大厅举行。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工、商、医信息活动分子以及本刊编委和通讯员代表共100多人应邀出席。本次活动由《上海医药》杂志社常务副总编陆春声主持。
期刊
经过艰难的潜心创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无数次深入商飞公司,深入到航空人的心灵深处,采撷他们精神世界深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锲而不舍地以大国工匠的精神,反复修改、加工、打磨以商飞人、民航人为主角,以中国大飞机研发制造为题材的话剧《追梦云天》,让我们在剧场里被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壮举所感动。  商用大飞机是中国几代民航人的梦想。从1970年大飞机“运10”项目的立项到2009年190座级的C919客机立项,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