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有松相映带 梅花得雪更清香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fe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则徐淡泊、仁爱、勤勉的家风泽被后世、传诵至今。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优秀家风助力社会和谐发展。新时代,学习、传承林则徐家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呼唤,对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大有裨益。
  关键词:林则徐;家风;淡泊;仁爱;勤勉;廉洁
  福州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这里钟灵毓秀、人文鼎盛,孕育了一位享誉世界的名人——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史的揭幕人,林则徐不仅是名族英雄,更是世界禁毒先驱。纵观他的一生,为官期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秉持“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洁爱国情操,务实为民,干净担当,做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突出贡献。他时刻怀揣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信念,廉洁自律,言传身教,以容海之志泽被后世,以寡欲之志传承后代。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珍藏这样一副对联——“竹叶有松相映带,梅花得雪更清香”,泛黄的对联纸张上有些许残损,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向我们诉说它与林则徐的故事。
  林则徐的这副七言行书联,笔势刚强豪迈,遒劲有力,字体秀丽潇洒,正文书“竹叶有松相映带,梅花得雪更清香”,上款“三兄原集宋句”,下款“少穆弟林则徐”。竹子和松树相互衬托着彼此清廉刚正、高风亮节的无畏精神;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更显其坚毅的骨韵和清雅高洁的形象。岁寒三友——竹、松、梅,经冬不衰,傲骨迎风,挺霜而立,有清、正、廉之意,自古为文人雅士所推崇。林则徐以岁寒三友入联,托物言志,在推崇仁爱、淡泊、勤勉、廉洁家风的同时,更寄望能借此联将良好家风传承后人。林崇墉先生概括林则徐人格和作风:“文忠一生任事而不牟利,尽瘁而不热中,临难而不退避,受屈而不怨尤。”这句话精辟概括了林则徐身上所折射出的廉洁、淡泊、勤勉的家风精髓。
  1 言传身教,志节清高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一生淡泊名利,不慕荣华,曾仿效远祖宋朝隐士林逋“梅妻鹤子”的韵事,在家中养鹤陶冶性情。虽然家境清贫,但林宾日却始终待人诚恳,对需要帮助之人必倾囊相助。在他去将乐正学书院讲学途中,正遇建溪水患,眼见许多浮尸无人理会飘于溪中,但碍于银两不足,又思虑希望这些可怜的罹难之人有所归,便典当自己的衣物,捐资埋葬。林则徐为官后,林宾日仍粗茶淡饭,勤俭度日,并以“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的联句传承家风。父亲这种淡泊名利的品学和勤勉自持、仁爱大度的性情对林则徐影响至深。
  林则徐的母亲陈帙为闽中宿儒陈圣灵的第五女,在“家无立锥”“贫簍之状,有非恒情所能堪者”的贫困家境中,仍然坚守勤勉、仁慈、克己的情操,与女儿彻夜做女红贴补家用,激励林则徐“男儿务以为大者远者,岂以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即使林则徐为官家境好转后,其仍然坚持“珍食必却,美衣弗御”,这种守贫励志的品行影响了林则徐一生。
  为官后,林则徐愿孝养双亲,但父母却以年老不愿远行婉拒,并提醒林则徐为官应以国事为重。母亲去世,林则徐回乡守孝,但江苏高家堰决口,朝廷命林则徐夺情筑堤,林则徐犹豫不决。林宾日劝其:“若国家有急切劳苦之事,责以致力,非若任官授职有利禄之可图,此而不往,则是畏难诡避,不得为忠,即安得为孝?”林则徐戴孝赴任。父母大度、仁爱的情操镌刻在林则徐心底。
  2 苟利国家,岂避祸福
  作为朝廷重臣,林则徐即使在公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也不忘教导子女志士于道,谦逊处事,低调做人。
  林则徐勤于政事,“在官无不治事,无日不见客,亦无日不亲笔墨”,经常“昧爽视事,夜过半方息”。他自言:“终身无嗜好……朝夕孜孜不倦者,国政、民瘼两大端而已。”从政期间,他事必躬亲,不畏权贵,公平客观,以“三严三实”的工作态度为民谋福祉。他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朝廷严旨催征江苏赋税,林则徐一心为民,请求缓征赋税,道光帝大怒,批其“不肯为国任怨,不以国计为亟,只知博取好名声”。林则徐置生死于度外,犯颜力谏,要求缓征,为民请命,冒死“单衔上书”。
  1839年,林则徐受封钦差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此时的他肩负着国家兴亡的重责,也身怀备受世人敬仰的荣宠。但他并没有因此恃宠生骄忘记臣子和父亲的责任,看到二子林聪彝因自己的原因受到“特殊”关注,担心孩子年幼不懂世事,受到有心人的影响走上歧途,他专门写家书让夫人教导聪彝。书中写道:“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夫人务必嘱咐二儿需千万谨慎,切勿仰仗乃父势力与官府妄相往来,更不可干预地方事务。”林聪彝深知父母的良苦用心,始终谦虚谨慎、逊志时敏。林则徐百年之后,林聪彝应召入京,赐举人,历任浙江按察使、杭嘉湖道等职,他始终坚守、传承着林家淡泊、勤勉、仁爱、廉洁的家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殷殷教诲。
  销烟后林则徐因公获罪遣戍新疆,离别妻儿,前途茫茫,但他依旧忧思社稷,口占诗句宽慰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居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诗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展现了他以国为重,对革职遣戍豁然大度的胸襟,名利、过往不过是过眼云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份为了家国安定置个人生死荣辱于不顾的豪迈气概与洒脱,更彰显了林则徐淡泊的家风与忠诚的爱国情怀,这也是他留给后世的一笔珍贵精神财富。
  不仅如此,作为封疆大吏,林则徐还在其《析产阄书》中教导子女:“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凡我子孙,当念韩文公所云‘辛勤有此,无迷厥初’之语倘因破荡败业,即非我子孙矣!”面对“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官场潜规则,林则徐始终以独见独知的敏锐涵养,秉持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无欲信念,教导子女修身立家、勤俭持家、耕读传家。
  长子林汝舟为翰林院庶吉士时,林则徐写信特别强调:“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厉自修,以为他日之用,是则用舍行藏,无施不可矣。吾儿其牢记之!”林则徐洞明世事,以“进中知退,退中知进”的进退之道勉励后人,传承廉洁、勤勉的家风。
  3 德厚流光,垂范后世
  时光流转,林则徐清风和韵的家风历经岁月的洗礼愈发熠熠生辉,林则徐家人及后代谨守淡泊、仁爱、勤勉、廉洁的家风,如春风化雨,自叶流根,传承百年,它不断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新时代,我们呼唤浩然正气,我们需要学习、传承林则徐的优秀家风。作为新时期好干部的历史典范,林则徐为后世留下的这些精神瑰宝将在新时代继续被传颂。
  在梦起航的地方,我们回首过往,我们展望明天,我们缅怀先贤,我们用心感受家风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不忘初心,坚持知行合一,主动担当作为,砥砺前行,让清风和韵的廉洁家风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林则徐全集编辑委员会.林则徐全集[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2]杨国桢.林则徐大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家风[M].福州:海峡数据,2018.
  [4]许维勤.林则徐的家风家教[J].公民与法:综合版,2018(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古籍修复中,对于破损的封皮、书页往往通过对配纸的染色从而达到“修旧如旧”的修复效果,传统染料(颜料)和化学染料是常用的两种染色剂。传统染料(颜料)主要有植物染料、矿物颜料等,化学染料比较常见是管装浆状的国画颜料。吴煦档案中的《重刊灾赈果报录》封皮破损需要修复,文章通过对该文献的封皮染色来进一步研究文物修复中的纸张染色原料和染色工艺。  关键词:古籍;封皮;染色工艺  1 文物信息与价值 
期刊
摘 要:曹魏时期频繁的灾荒和瘟疫造成了北方地区人口的锐减和物质财富的重大损失,使这一时期豪族地主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谷川道雄、川胜义雄等学者提出的“豪族共同体”理论在分析上述问题时体现出了巨大的学术价值,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定缺陷。其一,在分析“豪族”发展为“门阀贵族”的原因时,该理论忽视了专制皇权的重要作用;其二,在讨论专制皇权与“豪族”的关系时,该理论仅
期刊
摘 要:水月观音是中唐时期中国自创的观音形象之一,之后历代均留下大量绘画和雕塑艺术品。文章聚焦以铜为媒材的水月观音造像,探讨了在晚唐五代、辽宋、元明清等几个历史阶段,其在图像与风格等方面,由雍容富贵至简雅素净,后又在藏传佛像影响下再次繁复华丽的演变历程,并以此为据,对两例仿古作品进行了鉴别。  关键词:水月观音铜像;图像;风格;演变;鉴别  水月观音,即“观水中月之观音”,是汉传佛教三十三种观音变
期刊
摘 要:博物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社会日益现代化、国际化的今天,把外语工具使用起来,投放到博物馆教育工作中,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是一个值得让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文章将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品牌教育活动“南博之夏”多年的外语活动实践为例,结合教育学理论,对西汉南越博物馆历年使用外语工具的教育活动做出回顾和探索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 未成年人 宣教活
期刊
摘 要:鼻烟作为自明末清初进入我国的舶来品,因其具有提神醒脑等功效,逐渐为上流社会所接受并流行起来。而承载其的鼻烟壶不断化简就繁,出现了不同的材质与工艺,渐渐由实用品转变为工艺品。文章选取安徽博物院鼻烟壶藏品若干件,就其造型和艺术特色等逐一进行赏析。  关键词:鼻烟壶;清代;内画  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一种便携式容器,随着鼻烟的逐渐流行而出现。所谓鼻烟,是以鼻子吸食的烟草制品,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优
期刊
摘 要: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是近代中国较早走出国门、学习西画且卓有成就的杰出代表。她出身贫微,却志存高远,一生致力于“合中西于一冶”的艺术探索,其作品中展露出的东方韵味成为其艺术特色中最独具魅力的标签。她将对祖国的深情倾注于画作,正是因为这种情愫,潘玉良的作品拥有着浓浓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情系故土 画魂尤生”。文章从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美术作品中选取数幅,探讨其画作背后的东方情缘。  关键词:东方
期刊
摘 要:钱延康是著名的油画、水彩画家,创作内容尤以森林题材最为著名。钱延康1929年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师从颜文樑。钱延康学生时期就打下了扎实的绘画艺术功底,一生执着于用笔写大自然的力和美,用色彩的真情实感打动人。文章从钱延康捐献给家乡常熟博物馆的诸多作品中遴选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森林鹿群》,与诸同好共同赏析,共同领略其醇厚的艺术功底和诚挚的艺术感情。  关键词:钱延康;油画家;精湛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要承担者,依托馆藏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展览策划和教育项目让藏品“活”起来,是博物馆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博物馆通过不断突破,整合教育资源,推出优质的教育项目,对于规范社会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水平、完善教育功能都会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分析和评选优秀教育项目,推动博物馆教育项目进校园、社区,有利于发挥博物馆的传承作用,也对将来博物馆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
期刊
摘 要:北京正式建都的历史是从贞元元年(1153)金代的海陵王完颜亮将都城迁到当时称为燕京的北京,并改名为中都开始的。这一决定从此改变了北京这个城市的命运,北京成为一代王朝的正式首都,从此开始走向成为世界最伟大、最繁荣首都之一的道路,经过了历代王朝的发展变迁,一直沿用到现代。这一历史事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现。金中都在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改变了整个北京城的发展轨道,对北京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形成
期刊
摘 要:商周的青铜器纹饰是青铜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动物纹饰是主体。文章从装饰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商周青铜器的动物纹饰,从平面纹饰、立体部件装饰和器型三个维度考究动物纹饰的发展和变异,从而发现神俗动物形体、意蕴的变化规律,窥视古人意趣。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动物;装饰  商周时期被称为中国的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不仅作为兵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杂器等充斥于贵族的生活中,而且还作为礼器现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