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为什么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航空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s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來连续发生的飞行事故让不少不明真相的人有些“谈机色变”,空难的发生,往往是致命的,存活率很低。同时,由于媒体和公众对于飞行事故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事故,因此一起飞行事故的发生,会给人们带来不小的恐慌。然而你知道吗?飞机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这是为什么呢?

  以美国的统计数据为例,每年大约有110人死于飞行事故,而汽车等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约43200人之多。根据国际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一架飞机发生重大事故的机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一架飞机需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三百万次起落,才可能发生一次事故。但现在的飞机通常还没达到5~10万次的起降寿命极限,就已经被新飞机替代而退役了。
  此外,根据这个数据我们还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坐一次飞机,他需要连续坐八干两百年的飞机才有可能不幸遭遇一次飞行事故。

  飞机从设计、生产、再到投入运营,要遵守严格的程序、经历苛刻检验来确保达到这个安全指标,以满足适航法规的要求。每一个适航要求的背后,可能都是一次空难、一次血的教训,只为今后的飞行不再发生先前的错误和事故。
  为了满足适航要求和安全指标,设计师对飞机要进行冗余设计,同一个功能的系统要设计多套备份设备,当一套设备发生故障时,备用设备可以正常地满足飞机的功能。
  工程师还要对飞机进行结构强度、环境与可靠性等多种地面试验,对飞机的各个系统进行测试,经历数百项的试飞验证,最后取得适航认证,交付给客户使用。

  除此之外,飞机的安全运行是多部门协同保障进行的。飞行员要有足够的经验,经过严格的筛选,反复的培训;同时,地面上还要有指挥,调度;线路固定,飞机也有航线。飞机的安全优势在于更加先进的设备,更优秀的人员,更全面的检查。
  看到这里的伙伴们就会明白,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的原因了吧。
其他文献
法国萨托利防务展于2008年6月16~20日在法国巴黎萨托利举行,有来自75个国家的117个官方代表团应邀出席,52000余名专业人士观展,1210余家参展商展示了新研制和技术改进的装备。    装甲车辆:重视防护能力    装甲车一直是萨托利防务展的焦点,2008年也不例外。国外多家公司展出了采用创新设计的高防护新型装甲车,以满足现代国防部队面临的挑战。  俄罗斯新型SPM-1“虎”装甲车从外形
近日,韩国新一代战斗机KF-X首架原型机KF-21正式下线。韩国总统文在寅公开表示,这是“(韩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基于研发成本的高昂和装备数量的有限,一旦设计定型,KF-X必然会进入国际军贸市场,成为继T-50和FA-50之后,韩国拓展国际军贸市场的又一重要棋子。  KF-X项目延续了T-50渐进式开发、分散核心技术风险的思路,性能指标呈现“小步快跑”的发展趋势。武器依然外挂  从已经
印度在大力发展“烈火”系列导弹等战略武器的同时,还积极发展了多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提高其地区和全球作战能力。在这些系统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该系统将成为世界上第六套卫星导航系统,有着鲜明的印度特色,将引领印度成为航天和导航大国。  IRNSS的发展  与其它武器装备的发展一样,印度卫星导航系统也采用了“万国博览会”的发展方式,包括与美国合作的GAGAN、与俄罗斯
30年前,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爆发马岛战争,开启了近代高技术战争之先河,正是那年5月在南大西洋上演的“飞鱼”决战,使全世界看到了现代导弹武器的威力,从而加速了全球军事装备的导弹化进程。即使在今天看来,这场导弹攻防战仍然是惊心动魄,并不乏启迪。  马岛战争开战不久,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就用鱼雷击沉了阿根廷唯一的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阿根延朝野震惊,于是预料之中的报复行动开始了。  专家观点  “
因為筹划改版,2018年第一期的《航空世界》,出刊延期了。在此,杂志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向多年来支持、爱护我们的热心读者们,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  身处互联网 的时代,作为平面媒体编辑,是一件多少有些尴尬的事。移动互联技术极大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数量,却无法保证信息的质量与真实性。2017年全球最火的关键词之一,便是fake news。就以《航空世界》所关注的军事科普领域而言,雨后春笋般兴起的
蝙蝠,不是吃素的,但也只不过吃点小昆虫。蝰蛇,也不是吃素的,而且有毒。我们耳熟能详的响尾蛇,可是蝰蛇科中的一个亚科。  在美国的武器中,却有一种智能弹药,从蝙蝠“进化”成了更致命的蝰蛇。  前者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为美国陆军研制的一种智能化反坦克制导子弹药。由于“智能反坦克子弹药”(Brilliant Anti-Tank Submunition)的缩写正好是BAT,因此这款子弹药
记:运载火箭最初由液体弹道导弹发展而来,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野明显,本文就谈谈两者差异。  汤:各国运载火箭的发展,除日本外,无不与液体弹道导弹密切相关。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颖卫星的运载火箭“卫星”号是在世界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SS-6的基础上拆装而成的。美国发射第一颗卫星的运载火箭“朱诺”号,也是以“红石”液体弹道导弹为基础改成的。继“朱诺”1号后,美国还在“雷神”、“宇宙神”、“大力神”等液
2012年4月10日,中国海监巡逻船“海监75”号和“海监84”号紧急驶达黄岩岛海域,阻止菲律宾巡逻舰逮捕我渔民的行动,形成对峙,事态久未平息。5月23日,菲律宾三军总参谋长德罗萨等飞赴美国,接收又一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並称它也将部署到南沙海域。与此同时,菲律宾还高调公布了百余项军购“旧闻”,态度强硬至极。如此僵持的背后,既有着大国博弈的基本背景,又有着小国企图“以小博大”的战略考虑。中国的政
2011年,俄军高层不断抨击国产武器装备,使俄罗斯陆军装备建设与发展问题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3月15日,陆军总司令波斯尼科夫上将在俄联邦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就俄陆军建设与装备发展等问题接受议员们的质询。此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也曾公开批评军工部门没有生产出符合军方要求的武器装备,因此决定进口国外部分高性能的武器装备。11月中旬,总参谋长马卡罗夫上将也指责国产装备防护级别过低,T-90坦克的射程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