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装甲装备在争议中谋发展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y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俄军高层不断抨击国产武器装备,使俄罗斯陆军装备建设与发展问题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3月15日,陆军总司令波斯尼科夫上将在俄联邦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就俄陆军建设与装备发展等问题接受议员们的质询。此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也曾公开批评军工部门没有生产出符合军方要求的武器装备,因此决定进口国外部分高性能的武器装备。11月中旬,总参谋长马卡罗夫上将也指责国产装备防护级别过低,T-90坦克的射程连“梅卡瓦”4的一半都不到。
  那么,俄陆军建设与装备,特别是装甲装备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编制体制有待继续完善
  战术环节指挥系统落后
  陆军总司令波斯尼科夫说:“自动化指挥系统绝对是必需的。北约国家和中国已装备了类似系统。而对于我们,这还仅是未来装备”。总参谋长马卡罗夫也坦言:“整个世界都在发展太空技术和信息化指挥系统,并大规模购买现代化武器,而我们仍依赖人数庞大的军队,购买设计理念落后的武器。”
  经过三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俄陆军编制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主要举措是撤销6个军区,组建4大战区司令部,师改旅(仅保留下1个师级编制)。主要任务有两方面,一是根据部队演习经验、战争与武装冲突内容和特点的变化趋势、未来武器装备的列装,继续完善编制体制结构。二是为陆军换装现代化武器和技术装备。特别是要尽快扭转没有装备信息化指挥系统的落后局面,加强战术环节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建设。
  为此,俄陆军计划在2020年前组建47个新型旅级兵团,届时俄陆军总计将建成109个旅,其中包括组建42个新型旅和5个驻境外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的编成与新型旅类似。为了适应极地作战行动,俄军将在西北部的佩琴加部署特种部队。目前,俄陆军编有70个旅,并分为重型旅、中型旅和轻型旅。
  军方高层抨击国产装备
  权威人士参与媒体论战
  陆军总司令波斯尼科夫称,“陆军现代化新型武器和军事装备的比例仅为12%,到2020年前应提高到70%。但国防工业部门为陆军生产的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和轻武器等,某些性能劣于北约国家和中国的同类产品,例如T-90就不如德国‘豹’2。它实际上是1973年开始生产的T-72的第17次改进型,性能并不优越,造价却高达1.18亿卢布,我们用这些钱可以轻易买到3辆‘豹’式坦克。”
  2011年11月中旬,俄军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大将在俄公共委员会会议上再次批评国产武器在射程和打击距离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同类产品。,他指出,以色列“梅卡瓦”4坦克火炮的射程达6千米,而T-90只有2.5千米。此外,美国“海马斯”(HIMARS)陆军高机动火箭炮系统的射程可达150千米,而“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只有70千米。他还抱怨,俄装备的防护级别也过低,无法为军人提供可靠的保护。
  那么,俄制主战坦克、火炮等传统武器真的已经“老迈不堪”了吗?
  针对俄军方高层的批评,俄国防出口公司代表表示,T-90S坦克性能先进,在国外竞标试验中表现优异,生存能力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在严酷的沙漠气候条件下,该坦克用10天时间在各种地形上行驶1300千米,随后的检查发现坦克发动机性能良好,没有油料泄漏。各种弹药使用良好,甚至能在3千米射程外准确射击,命中率达60%,远远优于同场竞技的法国“勒克莱尔”、德国“豹”、美国“艾布拉姆斯”坦克。
  曾任俄国防部汽车装甲坦克兵总局局长的马耶夫在接受采访时说:“俄罗斯坦克的价格比国外同类车辆低50%以上,因此波斯尼科夫说购买1辆T-90的费用可以轻易买到3辆‘豹’式坦克,是不准确的。实际情况是,购买1辆“豹”的费用可以购买2辆或3辆T-90,而且是最新改进型。这并不是说我们坦克性能差,而是我们劳动力成本更低廉和成本核算更精细。我们坦克的优势还在于我们准备在具体作战条件下使用它们。T-90是T-72坦克的第17次改进型,正好说明这种坦克性能好!也就是说,T-72拥有不断改进升级的巨大潜力。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坦克,而购买别国的,那再过5年,购买的坦克同样会过时,那时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再次购买其它国家的改进型车吗?”
  据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中心统计,2006-2009年俄出口了482辆坦克,总额15.7亿美元。就坦克装甲技术装备的交付数量而言,俄罗斯排名第一,领先于德国292辆,美国209辆。据该中心预测,2010-2013年俄坦克出口总量将达859辆。这个预测数据基于已签订的合同和一些国家宣布的采购意向。
  俄联邦委员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主席奥泽洛夫说,“总司令是想提醒军工部门注意军品的价格,提高质量。而且总司令在谈话中没有提到落后于中国的问题,只是说‘要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如他强调的,这个国家正在加速实现武装力量(包括陆军)的现代化。”
  俄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第一副院长西夫科夫针对军方高层言论发表评论说,“俄军工企业给出军品价格不断攀升的理由是:通货膨胀、专业人才匮乏、生产设备老化,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武器所需贵重金属的定价也是寡头垄断。不久前,俄罗斯大多数军工企业还按老的技术标准和规格组织订单生产,如今让他们拿出全新的产品,没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显然是不可能的。
  实事求是地讲,马卡罗夫拿苏联时期研制的武器与国外先进产品比,明显有失偏颇。T-90于1992年装备部队,而‘梅卡瓦’4于2002年才正式列装。此外,性能的比较不能只看某项技术指标。‘梅卡瓦’4在2006年黎巴嫩战争时与俄制反坦克系统对抗时,也表现得不堪一击。
  实际上俄罗斯坦克发展步伐并不落后,但在某些单个系统(部件)上,例如火控、夜视,以及自动化指挥系统等方面,水平,要稍低些。但我们最先研制出了坦克主动防护系统,5年前研制成功的‘化石’爆炸反应装甲是世界上最好的反应装甲,其防护性能就优于‘梅卡瓦’4。
  坦克炮的射程,看似‘梅卡瓦’4射程是T-90的两倍多,但6千米是指其发射“拉哈特”(LAHAT)反坦克导弹时的射程,而T-90滑膛炮也能发射反坦克导弹,打击范围可覆盖半径s千米的区域。   至于马卡罗夫称美国‘海马斯’陆军高机动火箭炮系统的射程可达150千米,是指其配备战术导弹时的射程。该系统采用M26火箭弹的射程为32-45千米,采用GMLRS增程制导火箭弹的射程70千米,采用最新的GMLRS 增程制导火箭弹的射程120千米,采用Block 1导弹射程165千米,采用Block 1A导弹射程300千米。与之相应的俄‘圆点’U战术导弹系统,射程也达到120千米,最新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射程更是达到280千米。公正地说,在总体性能上俄制火箭炮系统并不逊色于美国‘海马斯’。
  正确对待军方批评
  升级坦克作战能力
  面对军方高层的批评,俄坦克制造业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不断推出现代化改进型坦克。2011年4月初,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总经理西延科对媒体声称“我们已研制出新一代T-90AM坦克,它是T-90的最新改进型,性能大幅提升。即使
  军方看不上T-90,还有可供选择的其它国产坦克,譬如“黑鹰”,以及被俄国防部终止研制的T-95,后者在综合防护性能、火炮威力、机动性能和指挥自动化等方面均优于T-90,而且还采用隔舱化设计,乘员身处带加厚装甲的独立舱室内,安装了口径更大和威力更强的坦克炮,弹药也安置于独立的舱室内,保证了乘员的生存力。
  轻型装甲战车发展成短板
  引进、借鉴、自研齐头并进
  目前,俄罗斯轻型装甲车辆的研发严重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俄罗斯批量生产的轻型装甲车辆种类少、竞争力不强。性能较好的轻型装甲车仅有两种型号,即BMP-3步兵战车和BTR-80轮式装甲输送车。这两款车型在总体上处于同等水平,都是在25年前问世的,共同特点是防护性不强、改进潜力低。目前,俄罗斯没有现代化水平的中型轮式装甲输送车及其变型车,除“射击”和“虎”式轻型装甲车外,也没有轻型轮式装甲车,更没有MRAP那样的防地雷反伏击车。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在为装甲车辆研制现代化观瞄设备、作战指挥信息系统和战场网络一体化解决方案方面还相当滞后。长期以来俄轻型装甲车辆缺乏带全天候观瞄设备和现代化火控系统的遥控式武器站,这类武器站早已成为西方轻型装甲车辆的标准设备,而俄罗斯于2009年才开始展示。
  目前,国外陆军采购装甲车的意向是:战斗全重20-40吨的中型履带步兵战车,18-35吨的中型轮式装甲输送车,10~25吨、增强了防地雷与防爆炸装置能力的巡逻与警卫用轮式装甲车,10吨左右、提高了防地雷能力的轻型轮式车。
  上述战车中,只有BMP-3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第一类要求,但防护能力还逊色于西方国家同类产品。尽管进行了现代化改进,包括研制出装“瓜园”U武器系统、配置有附加装甲、主动和被动防护系统的BMP-3M步兵战车,以及为海军陆战队专门研制了BMP-3F和BMMP战车。但BMP-3M至今没有装备俄军,也未生产出口型。库尔干特种车辆制造设计局正在研制BMP-3的替代车型,其中包括战斗全重18吨的“库尔干人”装甲车。但其样车的试验工作几年前就被终止。目前,根据国防部提出的要求,防护性能更强、战斗全重约25吨的“库尔干人”25正在试验中,而装备也要等到2015年以后。
  BTR-80轮式装甲输送车于1986年开始量产,目前被视为过时产品。其装甲防护薄弱,特别是防地雷能力不强,单位功率不足,最不成功的是总体布局(发动机后置,载员从两侧车门上下车)和内部拥挤,唯一的优点是价格低廉。2010年底交付使用的BTR-82和BTR-82A(后者安装30毫米机关炮)装甲车安装了功率更强大的发动机,采用了武器稳定器,防护能力有所增强。
  俄罗斯最有潜力的轮式装甲车是战斗全重21吨的BTR-90“萌芽”装甲输送车。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不断完善和试验,拥有更高的防护力和火力,但也保持了后置发动机布局,载员上下车比较困难(通过狭窄的侧门上下车),导致很难在其基础上研制特殊用途车辆。
  俄国防部以不适于军队需要为由,拒绝采购BTR-90。为此,阿尔扎马斯机器厂开始在其基础上研发新型8x8装甲输送车。新车采用尾部车门上下车方案,并提高防护性能,以及模块化布局。该车在本世纪初,以代号“套管”开始研制,最近根据国防部的需求,改为战斗全重25吨的“飞镖”轮式中型战车平台项目,但装备部队也要等2015年以后。
  伞兵战车一直是俄罗斯装甲装备的一大特色。2005年,BMD-4(BMD-3M)伞兵战车装备部队,该车实际上是在BMD-3的基础上换装了“瓜园”战斗舱,将约100辆BMD-3改成BMD-4。BMD-4M是伞兵战车进一步发展的代表,原定2010年开始量产的计划没有实现,前景仍不明朗。此外,在BMD-3底盘上还研制了BTR-MD“海螺”新型履带式伞兵输送车,原计划2009年量产,也没有实现。
  俄罗斯更轻型和廉价的巡逻类轮式轻型装甲车有战斗全重11吨的BMP-97“射击”边防巡逻车。在其基础上还推出了6×6和8×8型。2008年以来,该车小批量生产,作为俄军战斗侦察车,但也没多大发展前景,在其基础上研制的9吨的“沙浪”战车未能投产。
  “虎”式轻型装甲车是小批量生产的一款6吨战车,供内务部和陆军使用,2010年,展示了“虎”M改进型。该车装有功率更大的国产发动机,用以替代原来的进口发动机。然而,“虎”M防护性能薄弱,尤其是防地雷能力不足。
  俄最近20年研制的各种轻型装甲车的缺陷是防地雷能力不够(BTR-90除外),因此,俄国防部将与意大利依维柯公司合作,在俄罗斯建立生产线,生产具有增强防雷能力的“猞猁”轻型多用途车(LMV)。同时,俄罗斯军工厂商也在向轻型化努力。2009年推出了12吨的SPM-3“熊”式轻装甲车,以及更轻的“狼”式模块化装甲车。俄内务部也出资开展了“恩西里”轻型装甲车和“抗梯度”反地雷防伏击车的研制。然而,研制出这些车型还要等好几年。
  俄军方高层不满意装甲输送车防护性能的根本原因是,这些车采用的传统型钢装甲过重,且防御能力又低。而西方国家早已广泛使用重量轻、防弹性能好的复合陶瓷装甲。目前,俄钢铁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新一代陶瓷装甲已经可以用在装甲车上,这种装甲能承受和减缓强大的冲击载荷,抵御地雷攻击。   按预定计划,“台风”特种战车家族将首先装备这种陶瓷装甲。该车以卡马斯4310型军用载重卡车底盘为基础,主要用途是运送特种作战人员。配备嵌入式陶瓷装甲的“台风”战斗全重17.5吨,公路最大速度80千米/小时,适于山地道路行驶。
  新型装甲装备发展前景看好
  换装计划实施效果有待观察
  俄陆军装甲装备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原计划2015年前用T-90系列坦克统一俄军坦克型号的方案已被终止,替代方案是从2014年开始装备代号为“舰队”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中型装甲装备,取消原计划列装BTR-90轮式装甲输送车和BMP-3M步兵战车的方案,替代方案是从2015年开始装备代号为“飞镖”的轮式装甲车和“库尔干人"25的履带式装甲车。轻型装甲战车是最薄弱的环节,目前还没有完全让俄军高层满意的方案,仅有安装陶瓷装甲的“台风”装甲输送车进入了高层的视野,计划在其基础上研制不同级别的轻型装甲车。列入装备规划的装备有,与意大利依维柯公司合作在俄罗斯生产的“猞猁”轻型多用途车(LMV)和自行研制的“虎”M式轻型装甲车。
  但以上装甲装备要等2015年才能列装,形成战斗力还需不少时日。这里就出现了相当紧迫的问题,即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俄陆军靠什么应对突发事件和局部战争呢?不必杞人忧天,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在新一代装备没列装前,俄罗斯将不断改进现有装备,使之能适应近期作战需求。目前,有两种声音,军工企业倾向于按原计划,在T-90基础改进升级,用约2000辆现代化的T-90替代T-72和T-80,为此生产厂商推出T-90A、T-90M和T-90AM供军方选择。
  曾因研制T-90受到国家奖励的俄国防部汽车装甲坦克总局前任第一副局长科瓦连科中将指出,现在T-90已消除缺陷,在T-90AM设计方案中把弹药从乘员室中移出,使用了能保护乘员不受弹药爆炸危害的新型装弹机,另外还有其它新成果,消除了新坦克爆炸起火的危险。他说:“在防护性能和生存能力方面,我们已超越其它国家。无论是主动防护系统,还是镶嵌式反应装甲,我们优于潜在对手数倍。暂时的缺陷是指挥控制信息化程度不高,必须要实现指挥设备能快速有效分配目标,灵活下达任务,消灭敌方火力设备。我们还在积极努力,如果取得成效,那么将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
  T-90MS坦克从实质上增强了毁伤威力,拥有能防大多数反坦克武器毁伤的高防护性能、可靠的生命保障系统,以及提高坦克的机动性,更充分地实现坦克设定的有效射击:“精确一持续一快速”。该坦克的改进达50%,最大区别是改进完善了炮塔结构,形成全谱防护。不仅炮塔正面,侧面(配备防串联弹药攻击的爆炸反应装甲)和后部的防护能力更强,防护最薄弱的顶部也得到改善。车上还首次配置方向盘操作系统,安装了新型火控系统,并装有战术级作战信息指挥控制系统。进口部件仅采购了法国的坦克热像仪。展示时,该车在4220米处首次击毁了1个直升机靶。
  然而,就是这样一款深受总理普京推崇的坦克,却遭到军方高层的诟病。总参谋长马卡罗夫指出:T-90MS只有炮塔的性能不逊色于国外同类产品,但其它部件和系统还存在许多严重缺陷,应在近期解决。
  第二种声音是继续对T-72进行改进。因为俄军有大量库存,2011年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就为俄军改进了70辆。俄国防部发言人弗拉索夫说:“完全现代化的T-72可轻松与我们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相媲美。”即达到T-90坦克水平的改进费用仅为3800万卢布,而T-90最新改进价已接近1.4亿卢布。
  在改进现有装备的同时,俄军军工企业将倾力打造赢得地面战主动权的新型“舰队”坦克。据卡瓦连科中将对媒体透露:新型坦克充分利用了“黑鹰”等主战坦克研制的技术成果,具备全新的战术技术性能,采用新型自动装弹机,乘员布置在与弹药分隔的舱室,装弹机可存放不同种类的炮弹,坦克可以在行进间射击。与被终止的T-95相比,“舰队”的技术相对简单,价格较为低廉,并继承T-95的技术。曾经多年担任T-95研制项目的马耶夫上将说,德国和美国坦克要阻挡T-95,至少还要十年,它能保证我们的武装力量在最近20年拥有优势。
  目前,俄罗斯装备研制和换装计划有了经费的保证。在2011-2020年俄罗斯国家武器装备采购会议上,普京宣布:“我们将拨出庞大的资金重新武装军队,我甚至害怕宣布这个数字——20万亿卢布(约合6460亿美元)。”2011年11月24日,副总理伊万诺夫表示,2012年政府将投入超过1万亿卢布(合300亿美元),为俄军提供武器和军事装备,比2011年上升17%。在未来3年中,政府总共将投入4万亿卢布用于达成这些目标。在政府国防合同的资金中,约60%用于采购先进武器。
  然而,俄罗斯未来装甲装备的发展前景仍扑朔迷离。因为俄罗斯(苏联)坦克装甲车辆的生杀大权往往掌握在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领导人的意志和更替都可能使其命运发生变化。著名的T-34坦克的投产就曾受到主管部门的阻扰,最终是在斯大林的过问下,才得以大批量生产。T-72这款经典之作,最初竞没有获得苏联装甲坦克兵总局的研制许可。原拟定名T-72BU的改进型坦克被时任总统的叶利钦定名为T-90坦克。
  根据俄军以实现新面貌为目标的“2007~2015年装备计划”,2015年俄军将更换45%的现有武器装备。陆军将有40个坦克营、97个摩化营及50个空降兵营将全部更新装备。俄联邦国防采购局局长马耶夫宣布,俄陆军重型装甲部队将在2025年前全面换装T-90坦克。BTR-90装甲输送车原计划2011年装备部队,但2011年11月初,俄军事工业公司总经理加尔金表示:“国防部负责武器装备的领导层换届了,新领导班子认为,俄军不需要BTR-90"。在俄政府通过的2020年前国家武器纲要中,也没有编列新型装甲输送车的采购项目。
  无独有偶,俄罗斯与意大利依维柯公司合作的“猞猁”计划也可能告吹。原因是依维柯LMV M65轻型装甲车的一些关键部件并非意大利制造。陶瓷装甲是德国工艺,主体材料来自荷兰,而发动机则是美国的。意大利方面无权向俄移交这些部件的生产技术,而俄美之间也没签署过军技合作协议。
  据悉,俄军之所以放弃采购T-90、BTR-90是要重起炉灶,在标准化“舰队”重型平台上研发新式装甲装备,新式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等重型装备将在该平台上研发,计划于2014年列装。如此一来,俄陆军未来装甲装备便可实现标准化和模块化。因此,俄罗斯装甲装备如何发展,我们还将拭目以待,如果普京在2012年当选总统,深受普京青睐的T-90最新改进坦克也可能成鱼翻身。
其他文献
三月是一个春风柔暖、草长莺飞的季节,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大型通用直升机AC313在春风里完成了首飞。这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两年前,5·12汶川抗震救灾中直升机的悲壮表现还历历在目,国人对“万国牌”直升机的抱怨声犹在耳畔,AC313的首飞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从AC313的首飞,可以感受到航空工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可以体会到我国直升机技术的进步,同时也让人联想到空中力量建设、航空产业发展,甚至于对传说
【余爱水少将简介】  余爱水,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少将军衔,经济学博士,兼任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军事与经济互动论》、《解放思维》、《军事与经济互动论》被专家认为是一部集战略性、创新性、思想性、前瞻性于一体的开拓性专著,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构建了一门新的学科体系,在世界上也处于这一领域研究的领先水平,《军事与经济互动论》分
法国萨托利防务展于2008年6月16~20日在法国巴黎萨托利举行,有来自75个国家的117个官方代表团应邀出席,52000余名专业人士观展,1210余家参展商展示了新研制和技术改进的装备。    装甲车辆:重视防护能力    装甲车一直是萨托利防务展的焦点,2008年也不例外。国外多家公司展出了采用创新设计的高防护新型装甲车,以满足现代国防部队面临的挑战。  俄罗斯新型SPM-1“虎”装甲车从外形
近日,韩国新一代战斗机KF-X首架原型机KF-21正式下线。韩国总统文在寅公开表示,这是“(韩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基于研发成本的高昂和装备数量的有限,一旦设计定型,KF-X必然会进入国际军贸市场,成为继T-50和FA-50之后,韩国拓展国际军贸市场的又一重要棋子。  KF-X项目延续了T-50渐进式开发、分散核心技术风险的思路,性能指标呈现“小步快跑”的发展趋势。武器依然外挂  从已经
印度在大力发展“烈火”系列导弹等战略武器的同时,还积极发展了多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提高其地区和全球作战能力。在这些系统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该系统将成为世界上第六套卫星导航系统,有着鲜明的印度特色,将引领印度成为航天和导航大国。  IRNSS的发展  与其它武器装备的发展一样,印度卫星导航系统也采用了“万国博览会”的发展方式,包括与美国合作的GAGAN、与俄罗斯
30年前,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爆发马岛战争,开启了近代高技术战争之先河,正是那年5月在南大西洋上演的“飞鱼”决战,使全世界看到了现代导弹武器的威力,从而加速了全球军事装备的导弹化进程。即使在今天看来,这场导弹攻防战仍然是惊心动魄,并不乏启迪。  马岛战争开战不久,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就用鱼雷击沉了阿根廷唯一的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阿根延朝野震惊,于是预料之中的报复行动开始了。  专家观点  “
因為筹划改版,2018年第一期的《航空世界》,出刊延期了。在此,杂志编辑部的全体同仁,向多年来支持、爱护我们的热心读者们,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  身处互联网 的时代,作为平面媒体编辑,是一件多少有些尴尬的事。移动互联技术极大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数量,却无法保证信息的质量与真实性。2017年全球最火的关键词之一,便是fake news。就以《航空世界》所关注的军事科普领域而言,雨后春笋般兴起的
蝙蝠,不是吃素的,但也只不过吃点小昆虫。蝰蛇,也不是吃素的,而且有毒。我们耳熟能详的响尾蛇,可是蝰蛇科中的一个亚科。  在美国的武器中,却有一种智能弹药,从蝙蝠“进化”成了更致命的蝰蛇。  前者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为美国陆军研制的一种智能化反坦克制导子弹药。由于“智能反坦克子弹药”(Brilliant Anti-Tank Submunition)的缩写正好是BAT,因此这款子弹药
记:运载火箭最初由液体弹道导弹发展而来,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野明显,本文就谈谈两者差异。  汤:各国运载火箭的发展,除日本外,无不与液体弹道导弹密切相关。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颖卫星的运载火箭“卫星”号是在世界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SS-6的基础上拆装而成的。美国发射第一颗卫星的运载火箭“朱诺”号,也是以“红石”液体弹道导弹为基础改成的。继“朱诺”1号后,美国还在“雷神”、“宇宙神”、“大力神”等液
2012年4月10日,中国海监巡逻船“海监75”号和“海监84”号紧急驶达黄岩岛海域,阻止菲律宾巡逻舰逮捕我渔民的行动,形成对峙,事态久未平息。5月23日,菲律宾三军总参谋长德罗萨等飞赴美国,接收又一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並称它也将部署到南沙海域。与此同时,菲律宾还高调公布了百余项军购“旧闻”,态度强硬至极。如此僵持的背后,既有着大国博弈的基本背景,又有着小国企图“以小博大”的战略考虑。中国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