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便秘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和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w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顽固性便秘患者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危险因素,并观察予以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对连续收治的973例顽固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队列,采用1:4匹配的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确定顽固性便秘人群发生SMAS的危险因素;并评价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

结果

973例顽固性便秘患者中确诊SMAS 26例,累计发病率为2.7%。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指数(BMI)低于18 kg/m2(OR=2.89,95% CI:1.141~7.307)和结肠传输时间延长(OR=3.57, 95% CI:1.362~9.350)是发生SM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营养支持治疗,26例SMAS中有22例(84.6%)痊愈。与治疗前相比,SMAS患者的胃肠生活质量评分、Wexner便秘评分和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

结论

BMI低于18 kg/m2和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是顽固性便秘患者发生SMAS的危险因素。便秘并发SMAS应按病情和营养状况予以营养支持保守治疗,同时结合便秘对症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探讨胸腔镜手术的根治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经左颈右胸上腹食管癌根治术治疗3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9例行传统开放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105例行胸腹腔镜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清扫纵隔淋巴结数目为(1
目的对比胸腹腔镜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二科同一治疗组采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288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Ivor-Lewis组103例,McKeown组185例,两种手术方式均进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对比观察两种术式的围术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或开腹率、术
目的探讨大网膜纵隔移位固定对食管癌Ivor-Lewis术后近期胸内感染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胸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行Ivor-Lewis手术的14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大网膜纵隔移位固定者84例(改良组),未行大网膜纵隔移位固定者64例(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近期胸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胸内感染发生率39.3%
过去的10年间,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在很多外科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可以使患者更快地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在增加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减少了治疗费用。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并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探讨食管癌快速康复外科的具体措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食管癌微创术后不进行胃肠减压并早期进食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微创手术治疗、且术后不放胃管不禁食(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的156例的食管癌患者(早期进食组)。并选取2012年1–12月间行微创手术治疗但接受传统围手术期处理(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及鼻肠营养管,术后第7天开始经口进食)的1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晚期进
目的探讨N1期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N1期(1~ 2枚淋巴结转移)的126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26例患者中仅1枚淋巴结转移者70例,2枚淋巴结转移者56例。上纵隔淋巴结、中下食管旁淋巴结、贲门周围淋巴结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的早期转移率较
食管切除后常用胃或结肠来进行重建,但对于一些病变位置过高、合并胃或结肠病变、胃或结肠已做过手术、局限性严重食管狭窄患者,可选择其他方法重建或修复。能用于修复及重建食管皮瓣、肌皮瓣有十余种,根据血供来源分为游离皮瓣及带蒂肌皮瓣。游离皮瓣需血管吻合,一旦出现血管阻塞,易发生皮瓣坏死,以选择带蒂肌皮瓣修复及重建食管为宜。胸大肌皮瓣及背阔肌皮瓣尽管血运丰富,但肌皮瓣臃肿,且难以形成管状重建全周食管。颈阔肌
目的评估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机械或手工)对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治疗的20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吻合组(104例)和手工吻合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机械吻合组术中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组明显缩短[(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