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切除术治疗肝外型门静脉瘤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预防性切除术治疗肝外型门静脉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5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1例肝外型门静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2013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腹上区隐痛。2014年5月收治入院后行腹部B超、腹部CT、腹腔血管造影、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后诊断为肝外型门静脉瘤,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选择行预防性切除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肝外型门静脉瘤切除术,探查腹腔后,在术中超声检查的引导下,解剖并切除门静脉瘤,于文氏孔处放置双腔引流管1根,关腹。术后进行常规围术期管理。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出院时间、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随访情况。患者术后通过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行腹部B超及CT检查了解门静脉情况及有无门静脉瘤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

结果

患者成功行完整肝外型门静脉瘤切除术,手术时间为85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150 mL,术后3 d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生活完全自理,术后3 d拔除腹腔引流管,未发生出血、门静脉血栓、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等结果未见异常。术后复查B超见门静脉血流良好,腹腔CT血管造影检查示门静脉显影清楚,管腔无狭窄,血流通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患者术后9 d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囊壁样组织,内衬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壁由平滑肌构成,符合静脉结构。随访6个月,患者体质良好,无不适主诉,生活自理。随访期间未发现门静脉狭窄及血管瘤复发,未见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后无用药及其他特殊治疗。

结论

预防性切除术治疗肝外型门静脉瘤安全可行,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30例行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参照《胃癌胃切除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共识(2016版)》。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
胰腺是由背胰和腹胰融合而成,背胰和腹胰在组织细胞学上存在差异。腹胰含有较多的胰多肽细胞,可分泌胰多肽,根据胰多肽的分布可以对背胰和腹胰进行区分和鉴别。背胰和腹胰源性胰头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差异,可能与背胰和腹胰源性胰头癌的组织细胞学不同,导致肿瘤的局部侵袭、淋巴结转移以及神经丛侵袭能力存在差异有关。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67例SAP并发ACS患者的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33例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设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34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22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20例患者中,63例经肝癌根治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有微血管侵犯,157例无微血管侵犯。观察指标:(1)影响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
目的探讨以围肝门切除为本的肝门部胆管癌治愈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清华大学附属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4例不同Bismuth分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经术前检查和评估后制订对应的手术策略,患者行单独围肝门切除术或围肝门切除联合中央区域肝段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3)术后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发病时间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纳入患者按以下标准划分:性别、年龄[青年(<45岁)、中年(45~59岁)和老年(≥60岁)]、Stanford分型(A型和B型)、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将各变量纳入圆形统计法分析患者发病的时间(月份和昼夜)分布情况。观察指标:(1
胆囊肝样腺癌作为一类临床少见的肝外腺癌,具有肝样分化的特征,临床上需与肝细胞癌及胆囊癌相鉴别。目前,国内外主要以零散病例报道为主,尚缺乏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总结,本文就胆囊肝样腺癌的组织学起源、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目的总结胃癌腹膜腔转移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胃癌伴腹膜腔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指标:(1)胃癌原发灶的CT检查影像学表现。(2)胃癌腹膜转移的CT检查诊断准确性及影像学表现。(3)淋巴结及其他腹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D2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淋巴结清扫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行D2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17例患者中,60例行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设为腹腔镜组;57例行开腹D2胃癌根治术,设为开腹组。结合患者意愿选择行腹腔镜或开腹D2胃癌根治术。根据肿瘤部位选择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严格
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较少见,其外科治疗策略目前仍存在争议,治疗难点主要在于手术方案的选择——是同期还是分期处理腹主动脉瘤与消化道恶性肿瘤,两种方案各有优点,但也有其不同的潜在风险。笔者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回顾,探讨该类患者治疗策略。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逐渐成熟,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首选,可在保证血供正常的前提下,同期切除消化道恶性肿瘤。对解剖条件合适患者,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联合腹腔镜消化道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