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保持学生高效率的心理投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激发学习动机 活跃思维 探索 突破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075-01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问题尽量在课堂解决,减轻学生课后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是中学物理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得出的一些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 课前认真预习
通过课前预习,独立地阅读教材初步完成导学案的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小组的课前讨论提出需要老师解决的疑难问题,由科代表收集信息课前反馈给老师,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的一章,首先把这一章中的每一节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一章内容,找出各节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 注重问题引入
在讲授内容之前,直接引入问题,对引起兴趣和唤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再通过演示实验、生动举例,讲述史料弄清问题。
如在讲通电导体之间的作用前先提出问题:1、通电导体之间有力作用吗?2、作用力与电流方向是什么关系?这样的直接引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对演示实验观察兴趣。并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印象深刻的结论。在讲动量定理时,提出鸡蛋从高处落到毛巾上会不会摔碎?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且能根据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多种回答,尽管他们的回答是不全面的,但给新知识的讲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三 注重学习过程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按照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讲授这些内容时,不能只着意传授知识,更应侧重于介绍知识的探求过程。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时,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探索加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通过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得出正确观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式接受转化为全身心投入的主动探究。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体会了研究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感,能将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间接兴趣。其次及时做作业,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課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其次要根据题中陈叙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解题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经过冷静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相关关系式。再次要借助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求解时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最后还必须对答案进行验证讨论,以检查所用规律是否正确,在运算中出现的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物理意义是否明确,运算进程是否严密,是否还有别的解法。通过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四 注重学习方法
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类比教学,可轻松突破重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讲解加速度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当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我在教学中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把给学生的钱比喻加速度,把学生得到的钱的总数比喻速度。我第一天给你5元,第二天给你3元,第三天给你2元。那么你得到的钱的总数是增是减?问题提出后学生都能做出正确回答,因而气氛轻松热烈。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变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由此可见,用类比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其效果应该是事半功倍。
五 注重体验成功,活跃思维
教学是一个不断地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读书者无疑,须教其有疑。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将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比如许多学生总认为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样的错误虽经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我在教学中在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列举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实例,列举多而巧妙者获胜。在比赛中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思维都异常活跃。学生通过自己列举的实例归纳得出结论,既澄清了概念,又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激发了胜利的喜悦。
六 注重有效设疑
学生在一节课中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一节课中新的概念、规律得出后,学生很容易产生松懈情绪。若把要强调的知识巧妙地设计成富有色彩的问题,并适当地带上点风趣,则可使学生在倦怠中再振作,加深对课堂主要内容的消化理解。
在讲摩擦力一节时,主要介绍两种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大小和方向等,其中静摩擦力的的大小和方向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总结时再举用水平力推桌子没有推动的例子,就没有新意,不能再引起学生的兴奋。因此设计了用水平力将一本书压在坚直墙壁上的例子,提问:“如果对书的压力逐渐增大,书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这一问回答错误最多的是:“因为f =μN,N增大,所以f也增大”。至此可借题发挥:“增大后的摩擦力必大于书的重力,那么书将沿墙攀登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自知出错,而后兴奋、思考,变信口回答为主动探索。
七 发挥学习小组作用
在学习中出错是难免的,当学生出错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讨论自己找错因。教师在评讲中让学生说出当时做题时思路,自纠错因,学生说明不了的教师再讲,让学生从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提高概念的全面性、准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良好的评错情境,由于给出的结论与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一旦错误被揭穿,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可能造成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用就错。若能将错就错,创设纠错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而是理解了的知识,掌握得也就牢固了。
诚然高中物理是难学,但绝非学不好,只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学生高效率的心理投入,按物理学科的特点去学习,按照前面谈到的去做,注重理解,不死记硬背,常动手,常开动脑筋思考,不是一碰到问题就问同学或老师。在学习中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去寻找乐趣,就能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力的图示时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画个尖,最后数据标尖边”。现代社会的发展,物理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以学好物理报效祖国为内部动力,要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学好物理知识。当每节课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兴奋的心情进行学习时,将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进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必能提高课堂效率,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激发学习动机 活跃思维 探索 突破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075-01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问题尽量在课堂解决,减轻学生课后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是中学物理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得出的一些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 课前认真预习
通过课前预习,独立地阅读教材初步完成导学案的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小组的课前讨论提出需要老师解决的疑难问题,由科代表收集信息课前反馈给老师,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的一章,首先把这一章中的每一节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一章内容,找出各节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 注重问题引入
在讲授内容之前,直接引入问题,对引起兴趣和唤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再通过演示实验、生动举例,讲述史料弄清问题。
如在讲通电导体之间的作用前先提出问题:1、通电导体之间有力作用吗?2、作用力与电流方向是什么关系?这样的直接引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对演示实验观察兴趣。并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印象深刻的结论。在讲动量定理时,提出鸡蛋从高处落到毛巾上会不会摔碎?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且能根据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多种回答,尽管他们的回答是不全面的,但给新知识的讲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三 注重学习过程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按照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讲授这些内容时,不能只着意传授知识,更应侧重于介绍知识的探求过程。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时,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探索加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通过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得出正确观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式接受转化为全身心投入的主动探究。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体会了研究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感,能将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间接兴趣。其次及时做作业,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課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其次要根据题中陈叙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解题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经过冷静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相关关系式。再次要借助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求解时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最后还必须对答案进行验证讨论,以检查所用规律是否正确,在运算中出现的各物理量的单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物理意义是否明确,运算进程是否严密,是否还有别的解法。通过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四 注重学习方法
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类比教学,可轻松突破重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讲解加速度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当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我在教学中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把给学生的钱比喻加速度,把学生得到的钱的总数比喻速度。我第一天给你5元,第二天给你3元,第三天给你2元。那么你得到的钱的总数是增是减?问题提出后学生都能做出正确回答,因而气氛轻松热烈。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变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由此可见,用类比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其效果应该是事半功倍。
五 注重体验成功,活跃思维
教学是一个不断地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读书者无疑,须教其有疑。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将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比如许多学生总认为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样的错误虽经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我在教学中在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列举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实例,列举多而巧妙者获胜。在比赛中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思维都异常活跃。学生通过自己列举的实例归纳得出结论,既澄清了概念,又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激发了胜利的喜悦。
六 注重有效设疑
学生在一节课中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一节课中新的概念、规律得出后,学生很容易产生松懈情绪。若把要强调的知识巧妙地设计成富有色彩的问题,并适当地带上点风趣,则可使学生在倦怠中再振作,加深对课堂主要内容的消化理解。
在讲摩擦力一节时,主要介绍两种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大小和方向等,其中静摩擦力的的大小和方向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总结时再举用水平力推桌子没有推动的例子,就没有新意,不能再引起学生的兴奋。因此设计了用水平力将一本书压在坚直墙壁上的例子,提问:“如果对书的压力逐渐增大,书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这一问回答错误最多的是:“因为f =μN,N增大,所以f也增大”。至此可借题发挥:“增大后的摩擦力必大于书的重力,那么书将沿墙攀登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自知出错,而后兴奋、思考,变信口回答为主动探索。
七 发挥学习小组作用
在学习中出错是难免的,当学生出错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讨论自己找错因。教师在评讲中让学生说出当时做题时思路,自纠错因,学生说明不了的教师再讲,让学生从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提高概念的全面性、准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良好的评错情境,由于给出的结论与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一旦错误被揭穿,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可能造成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用就错。若能将错就错,创设纠错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而是理解了的知识,掌握得也就牢固了。
诚然高中物理是难学,但绝非学不好,只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学生高效率的心理投入,按物理学科的特点去学习,按照前面谈到的去做,注重理解,不死记硬背,常动手,常开动脑筋思考,不是一碰到问题就问同学或老师。在学习中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去寻找乐趣,就能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力的图示时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画个尖,最后数据标尖边”。现代社会的发展,物理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以学好物理报效祖国为内部动力,要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学好物理知识。当每节课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兴奋的心情进行学习时,将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进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必能提高课堂效率,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