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支架的旋转DSA双容积显示方法及效果分析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88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支架的旋转 DSA 双容积显示技术的实现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先采用“支架不透明”单容积显示技术对7例单纯颅内动脉支架术和12例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中释放的5种支架进行显示。再分别采用“血管透明”和“血管不透明”单容积显示技术对相应段血管进行显示。最后将支架的单容积影像与血管的单容积影像进行融合成像,形成“支架不透明+血管透明”双容积图像和“支架不透明+血管不透明”双容积图像。对比上述2种双容积成像效果,评价各自的显示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1)在“支架不透明”单容积显示模式下,单纯植入支架的7例中,2枚 Pipeline 支架和3枚 Apollo 支架的显示效果属于1级,2枚 Enterprise 支架显示效果属于2级;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12例中,在没有受到伪影影响的支架节段,2枚 LEVIS支架的显示等级属于1级,5枚 Enterprise 支架和2枚 Solitaire AB 支架的显示等级属于2级;在受到弹簧圈伪影影响和骨质干扰的节段,显示效果明显下降,有3枚 Enterprise 支架全段都无法辨认。(2)在“血管不透明”单容积显示模式下,19例支架段血管完成不透明显示,血管表面结构显示十分清晰,但其表面下的结构被完全遮盖。在“血管透明”单容积显示模式下,19例支架段血管的表面结构在切线位上显示清晰,管腔呈透明状态。(3)采用“支架不透明+血管透明”双容积成像时,16例支架在血管中的起止位置、支架张开贴壁情况均都得以清晰显示。采用“支架不透明+血管不透明”双容积成像时,除3例运用球扩式 Apollo 支架的病例能显示支架和血管间的全面关系外,其余13例支架和血管的关系不能全面显示。结论在单容积显示技术能良好表现支架网的情况下,“支架不透明+血管透明”双容积组合显示技术能较好地表现血管内的支架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枫糖尿病(MSUD)脑 MRI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基因确诊9例 MSUD 患儿,通过 MRI 了解脑损伤特点,结合临床表现、生化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影
目的:评估双倒 Y 型气道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胸腔胃-右主支气管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胸腔胃-右主支气管瘘,所有患者均因食管癌行食管切除并胸腔胃食管吻合,术后有放射治
目的:探讨静动态 MRI 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术前诊断、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经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度法(POP-Q)诊断为 POP 的患者29例,对照组为年龄、产次和体质量与之匹
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行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近年来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级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有着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的缺点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这使得我国在各种国际事务中占据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而在当今社会,其是一个信息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平面设计作
目的:探讨自制颅脑 CT 定位装置在颅内病灶体表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颅内存在病灶的患者,应用自制颅脑 CT 定位装置行64排螺旋 CT 平扫检查,利用 CT 扫描准直线与定位装
深入地分析了高中数学后进生在学习上主要表现和类型,并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研究了怎样把后进生由“后进”变为“先进”的举措。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ajor performa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英语教学较原来有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探究。 With the further implementat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融入生活,从而提高
肝纤维化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肝细胞损伤而导致肝脏星形细胞生成、细胞外基质沉积与降解失衡的一种修复反应,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1-3]。一般认为肝纤维化尚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