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与生育率变化的关系研究:1981~1985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从1970~1981年的11年中,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5.8下降到2.6,受到了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广泛重视。从1981~1986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再度降至2.2,对此,本文试图引用有关资料,以鲍思顿—顾宝昌模式为基础,讨论1981~1985年中国生育率变化的模式。
其他文献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100多年前马克思作出的“贫困会产生人口”①的论断,是一句至理名言。然而贫困何以会“产生人口”,人口经济学家多从贫困条件下边际孩子成本较低,特别是从抚养费用低这方面加以分析。无疑这种分析是正确的,对指导生育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正>中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于1990年10月12~1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议发起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四川省人口研究所、杭州大学人口研究所、江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人口学会对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来自高等院校、社科院、计生委、党校、军事院校及中央有关部门的近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正> 到下个世纪初,将有10亿以上的妇女进入经济活动人口群体,约占世界女性人口的1/3。在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参加工作的妇女那时将达到7亿以上,但仍不到15岁至64岁女性人口的一半。而在工业化国家,相应的工作妇女的比例将接近60%。上述预测是国际劳工局以5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将保持下去的判断为
20年前,中国的历史人口统计学基本上还是一块空白。这方面有用的资料很少,同时一些有用的资料又未得到重视。可以这样说,中国封建帝国晚期的人口,既是现代文明之前数量最大的人口,又是人们知道得最少的人口。如此认识是不无道理的。
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小城镇功能理论的探讨也日益得到重视。然而,以往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小城镇外部功能问题,即偏重对小城镇在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忽视对城镇类别和自身功能的深层探讨。在实践中又过于强调单一的发展模式和城镇个体功能的强化问题,缺乏整体性和多样性的考虑。
一 广东省城镇劳动力就业现状 近10年来,广东省城镇劳动力就业总人数从1981年的566.52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807.8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4.02%。1990年全省待业率为2.22%,低于同期全国2.5%的平均水平。合同制职工10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2.7%。
70年代以来,浙江省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出生率和育龄妇女生育率大幅度下降。然而.各地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总的来看,浙北的生育水平低于浙南。其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浙北、浙南不同的经济格局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环境是导致生育水平差异的深层原因。为了探索不同经济格局与群众生育观念、
近年来,北京市的生育率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在8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中,北京市的总和生育率一直在1.3~1.8之间波动,在全国生育率水平最低的三大直辖市中仅略高于上海。根据筇四次人口普查10%提前抽样数据计算,1989年北京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3,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形势研讨会”于1991年10月6日~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由中国人口学会民族人口研究委员会和国家教委P04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研究一课题组共同发起的。来自全国各地人口教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得刭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正> 婚后离家往往意味着新住户的建立。它的变化直接引起家庭、住户数量、规模与结构的变动,关系到住宅、家用消费品市场与社会家庭福利规划。对这一社会现象的了解不但具有学术价值,而且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我们曾在另文利用中国现有的12省(市)数据,运用生命表分析方法估算了不同省(市)不同时期按结婚年数分的婚后离家率以及其它有关统计指标,对初婚时居住方式与婚后离开公婆(父母)另立门户的现象、过程以及对50~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