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读写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四个主要模块,其中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只有在“听懂”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畅通的语言沟通,但是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听力训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者训练方法不当,导致学生的听力能力成为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中的“短板”。针对此,本文从初中英语听力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听力训练中存在的误区出发,结合实践对听力训练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重要性;方式
一、初中英语听力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有45%的信息是需要“听”来获取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基本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让学生能够在英语情境中,形成语言表达的动力,并根据语感,跨越汉语习惯的障碍,直接运用英语实现日常交流;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听力是转瞬即逝的信息捕捉,因此,在英语听力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最短的实践内反映出信息所指,而这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锻炼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是理论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无论是初中英语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听力训练都存在一定的误区。
二、初中英语听力中存在的误区
虽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听力的重要性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久而久之就使得听力成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短板”。从教师的角度讲,其在英语教学中,将阅读、写作等作为核心内容,并将主要的教育资源投入其中,对于听力的训练总是“临时抱佛脚”,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训练,而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语感、积累听力经验;在听力训练中,教师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片面地认为“听多了自然就听懂了”,可实际上学生存在的听力误区如果得不到扭转,只会延续到下一个听力练习中来,这种缺乏方法指导,只注重训练数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听力的效率,也在枯燥的训练中让学生失去了兴趣。从学生的角度讲,英语与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其在表达习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常常陷入“Chinglish”的尴尬,因此,在听力过程中,对于原汁原味的英语发音难以及时准确地捕捉;在听力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如不能根据题目提示对听力情景进行推测,过分纠结于某一个没听懂的单词,错过了后面的大量信息等;缺乏英語语感,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通常会将汉语作为理解信息的桥梁,在脑海中将英语信息进行翻译,这样的思维迟滞,会影响后面信息的完整性;缺乏主动听力的习惯,由于考试中听力占据分数比例不高,学生缺乏主动进行听力训练的动力,因此其听力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
三、初中英语听力的训练方式
1.注重听力材料的选择,保证听力的有效性
听力材料是训练学生听力能力的载体,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听力材料的选择,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进行培养。在选择听力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根据学生的听力基础,确定材料难度。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积累,因此,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难度适中,避免由于内容过难或过易,影响训练效果;其二,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听力内容。如根据“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选择与“Mid-Autumn Festival”“Traditional Festival”等主题相关的内容,用听力训练,如要求学生听Full Moon,Full Feelings的录音材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的几个问题:①What story is the reading about? ②Who shot down the suns?③How many suns did he shoot? ④Who stole the medicine?既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能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其三,注重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生的口语训练材料应该更加地道、生动,交际口语应该占据主体,因此,教师可收集并印发一些常用英语口语如:I see. What’s up? Why not? See you tomorrow等等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课后定时检查,有时课堂上创设一些小情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英语口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达到训练的目的。第四,要求学生订购英语周报,每份周报的听力都定时进行测试和评讲,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供素材。
2.加强基础训练,突破理解障碍
听力训练应建立在扎实的英语基础之上的,如学生的英语发音、单词量、瞬时记忆、复述能力等都会对其听力理解能力产生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听力训练目的,加强基础训练,以提高学生信息捕捉能力,以及听力理解效果。例如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问题,对听力材料进行推测,并在头脑中描绘可能出现的情境;在完成第一遍听力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捕捉到的信息对整体篇章内容进行复述,可以是文中的关键单词,也是可以是自己的理解。而复述过程就是对学生的瞬时记忆进行梳理的过程,这对其听力理解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此外,在日常单词、口语等练习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如利用晨读,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纠正学生单词发音;对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进行特别强调,以提高朗读的节奏感;利用演讲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发音技巧。
3.突破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障碍是影响学生听力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听力训练不足,许多学生缺乏足够的听力经验,因此,在面对听力的时候难以灵活运用技巧、方法,尤其是在出现听不懂的单词、句子的时候,心中的焦虑情绪会不断上升,从而进一步限制思维的灵敏性,影响听力效果。在初中英语听力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从基础入手,帮助学生积累听力经验,只有将听力看作与读写一样的能力训练模块,才能逐渐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积累听力技巧,让学生在听力之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并懂得取舍,以最大限度地捕捉听力信息;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情感沟通,对学生听力水平的进步给予充分鼓励,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在听力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4.注重听力细节,掌握听力规律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时期,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应该注意从细节出发,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听力的规律。例如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听”与“说”的反复练习中形成相互促进的动力,让学生不仅能够用耳朵本着英语信息,还能够口述出来,进而提高其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此外,在听力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放下汉语所形成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扭转自己的汉语表达习惯,直接用英语分析、理解材料内容,让学生逐渐适应英语的语速,进而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要提高听力训练的质量,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听力的重要性,然后将听力作为基础内容,从单词的发音、语速、英语思维等方面对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听力情景训练中,培养语感,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听力学习方法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张中新.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的误区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06):49-50.
[2]焦利云.浅谈如何加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J].学周刊,2015(32):133.
[3]韩秀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方法谈[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06):33-35.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重要性;方式
一、初中英语听力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有45%的信息是需要“听”来获取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基本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让学生能够在英语情境中,形成语言表达的动力,并根据语感,跨越汉语习惯的障碍,直接运用英语实现日常交流;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听力是转瞬即逝的信息捕捉,因此,在英语听力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最短的实践内反映出信息所指,而这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锻炼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是理论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无论是初中英语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听力训练都存在一定的误区。
二、初中英语听力中存在的误区
虽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听力的重要性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久而久之就使得听力成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短板”。从教师的角度讲,其在英语教学中,将阅读、写作等作为核心内容,并将主要的教育资源投入其中,对于听力的训练总是“临时抱佛脚”,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训练,而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语感、积累听力经验;在听力训练中,教师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片面地认为“听多了自然就听懂了”,可实际上学生存在的听力误区如果得不到扭转,只会延续到下一个听力练习中来,这种缺乏方法指导,只注重训练数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听力的效率,也在枯燥的训练中让学生失去了兴趣。从学生的角度讲,英语与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其在表达习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常常陷入“Chinglish”的尴尬,因此,在听力过程中,对于原汁原味的英语发音难以及时准确地捕捉;在听力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如不能根据题目提示对听力情景进行推测,过分纠结于某一个没听懂的单词,错过了后面的大量信息等;缺乏英語语感,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通常会将汉语作为理解信息的桥梁,在脑海中将英语信息进行翻译,这样的思维迟滞,会影响后面信息的完整性;缺乏主动听力的习惯,由于考试中听力占据分数比例不高,学生缺乏主动进行听力训练的动力,因此其听力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
三、初中英语听力的训练方式
1.注重听力材料的选择,保证听力的有效性
听力材料是训练学生听力能力的载体,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听力材料的选择,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进行培养。在选择听力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根据学生的听力基础,确定材料难度。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积累,因此,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难度适中,避免由于内容过难或过易,影响训练效果;其二,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听力内容。如根据“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选择与“Mid-Autumn Festival”“Traditional Festival”等主题相关的内容,用听力训练,如要求学生听Full Moon,Full Feelings的录音材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的几个问题:①What story is the reading about? ②Who shot down the suns?③How many suns did he shoot? ④Who stole the medicine?既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能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其三,注重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生的口语训练材料应该更加地道、生动,交际口语应该占据主体,因此,教师可收集并印发一些常用英语口语如:I see. What’s up? Why not? See you tomorrow等等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课后定时检查,有时课堂上创设一些小情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英语口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达到训练的目的。第四,要求学生订购英语周报,每份周报的听力都定时进行测试和评讲,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供素材。
2.加强基础训练,突破理解障碍
听力训练应建立在扎实的英语基础之上的,如学生的英语发音、单词量、瞬时记忆、复述能力等都会对其听力理解能力产生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听力训练目的,加强基础训练,以提高学生信息捕捉能力,以及听力理解效果。例如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问题,对听力材料进行推测,并在头脑中描绘可能出现的情境;在完成第一遍听力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捕捉到的信息对整体篇章内容进行复述,可以是文中的关键单词,也是可以是自己的理解。而复述过程就是对学生的瞬时记忆进行梳理的过程,这对其听力理解能力培养有重要作用。此外,在日常单词、口语等练习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如利用晨读,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纠正学生单词发音;对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进行特别强调,以提高朗读的节奏感;利用演讲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发音技巧。
3.突破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障碍是影响学生听力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听力训练不足,许多学生缺乏足够的听力经验,因此,在面对听力的时候难以灵活运用技巧、方法,尤其是在出现听不懂的单词、句子的时候,心中的焦虑情绪会不断上升,从而进一步限制思维的灵敏性,影响听力效果。在初中英语听力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从基础入手,帮助学生积累听力经验,只有将听力看作与读写一样的能力训练模块,才能逐渐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积累听力技巧,让学生在听力之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并懂得取舍,以最大限度地捕捉听力信息;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情感沟通,对学生听力水平的进步给予充分鼓励,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在听力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4.注重听力细节,掌握听力规律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时期,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应该注意从细节出发,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听力的规律。例如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听”与“说”的反复练习中形成相互促进的动力,让学生不仅能够用耳朵本着英语信息,还能够口述出来,进而提高其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此外,在听力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放下汉语所形成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扭转自己的汉语表达习惯,直接用英语分析、理解材料内容,让学生逐渐适应英语的语速,进而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要提高听力训练的质量,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听力的重要性,然后将听力作为基础内容,从单词的发音、语速、英语思维等方面对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听力情景训练中,培养语感,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听力学习方法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张中新.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的误区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06):49-50.
[2]焦利云.浅谈如何加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J].学周刊,2015(32):133.
[3]韩秀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方法谈[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0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