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中的一缕绿色——谈中班幼儿的环保教育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环保教育,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来进行。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活动来直观感知和认识事物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简单的逻辑思维和概念判断,他们所能理解的环保仅限于浮现在浅层和表面的现象与事物上。于是我针对中班幼儿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意识培养的探索。一、巧用班级环境宣传,营造环保氛围《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对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现状调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对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孩子,因为世界是未知的,是陌生的,一切都是那样新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延迟,孩子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会渐渐失去最初的好奇。下面是对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现状调查情况。  1、梦寐以求想学。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使学生对计算机已不再那么陌生。但是许多孩子初次接触计算机时,他
《课标》指出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整合,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有所得,学有所益。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老师,首先是转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历与体验。我在听了2节四年级上册的《冷热和温度》一
小学科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是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器材,也就是教具。从现在的教材内容和教具配备标准来看,即使学校配齐配足了教具,也只能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为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材内容在不断更新,实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配备教具的研发滞后于教材内容的更新;因此,要把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自制教具就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满足了现代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多种需要,不仅从教学方式上,而且从教育教学理念方面,不断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深层次变革,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各种新知识的兴趣,幼儿教育教学的时代要求需要幼儿园教师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强化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幼儿的学习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素养。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孩子
少先队是学校工作中最活跃的组织,少先队各级小干部是少先队组织正常运转的骨干和依靠,少先队组织给少先队员提供了一个服务集体、服务他人的机会,然而小干部的素质不是天生具备的,是在辅导员不断培养和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那么辅导员该怎样培养少先队小干部呢?根据我的工作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认真选拔,唯才是用  队干部的任职,要遵照队章规定民主选举产生。我们学校的大队干部选举方案就是在各中队广泛开展
小学科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特殊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效果。而电子白板是最佳选择。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电子白板的板演功能进行直观有效教学  在教学《我们关心天气》时,我就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板书功能。我先出示描绘各种天气的彩色图片,那如何用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培育。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己读书。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  1、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重点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激励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可见,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体现了教育要让孩子感到快乐、幸福,而不是我们当前所看到的“一个8岁小孩背着十几斤重的书包”、“本应充满快乐的童年却被成堆的作业吞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璀璨瑰丽,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华民族特征的形成。而语文教育蕴含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以及祖先的精神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