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空语类句法分布的对比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空语类是乔姆斯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在一定句法关系中具有语义内容却没有语音实体的成分。在英语和汉语的句法分析中,空语类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列举了英语和汉语空语类的句法分布,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英、汉语之间的一些重要异同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关键词】乔姆斯基 空语类 句法分布 语迹
  一、引言
  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中提出的。它又译为空范畴或虚范畴,主要是指存在于人类语言的深层结构但在表层结构中没有语音表现的一类名词性短语。空语类虽然没有语音体现形式,但它也是一种语言符号,同样具有相应的语言功能,它是用空位来传递信息的。作为形式句法的初始研究对象,现代英语研究中系统地应用了空语类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不同句型生成过程中的句法移位现象。在汉语句法的研究中,空语类研究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空语类句法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句法研究的新视角。因此,深入了解空语类的句法分布是揭示英语和汉语语法结构特点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从英、汉语比较的角度,用生成语法的“管辖和约束理论”(Government and Blending)的理论框架来研究英、汉语空语类的句法分布特点,从而对英、汉语之间的一些重要异同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二、空语类
  乔姆斯基(1981)根据[±照应性(anaphoric)]和[±指代性(pronominal)]两个特征矩阵把空语类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类别 特征 空语类
  一 〔 照应性,一指代性〕 NP语迹(NP-trace)
  二 〔一照应性,一指代性〕 wh-语迹/变项(variable)
  三 〔 照应性, 指代性〕 PRO
  四 〔一照应性, 指代性〕 pro
  3.PRO。PRO不是由移位产生的,而由基础部分生成(base-generated), PRO又可译成非主语脱落(non-pro-dropping),与pro (pro-dropping)相对应。英语中不定式分句(non- finite clause)是最为典型的PRO。例如:
  (5)[PRO] To finish the task is difficult.
  (6)It is difficult [PRO]to learn Mandarin well.
  PRO 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空语类,它的句法特征决定了 PRO 的分布,PRO 除了出现在不定式主语位置,还可以出现在一些句式中,因为篇幅受限,本文不再做赘述。
  四、汉语空语类的句法分布
  1.省略型空语类(E)。某个可充当NP的有形词语在变体结构中的任何位置(包括NP位置和其他位置)都不出现,也不在变体结构所在的语言片段中出现,但这个有形词语可以由这个语言片段以外进入空语类位置,即可以补出来。这种空语类与可补出的词语在句法上等价,所以是句法自由的。省略型空语类记做E,取英语单词ellipsis的首字母。例如:   (7)张三i买了三斤苹果,[NPei] 给了他弟弟三个苹果。
  (8)她i 去了超市,[NPei] 买了两件衣服。
  2.移位型空语类(T)。在变体结构中的某个NP位置上没有出现有形词语,但这个可以充当NP的词语移至变体结构中或者语言结构中的其他位置上。因此,变体结构相应的NP位置上不能再补出相同的有形词语。由于移位型空语类与移走的有形词语存在着句法上的联系,有的移位词语甚至可以移回空语类位置,因此这种空语类又称作语迹。它有时是句法自由的,有时是句法强制的。移位型空语类记做T,取英语单词trace的首字母。例如:
  (9)北京大学i 我参观 [NPei] 过了。
  (10)那两件衣服i,她洗 [NPei]了。
  3.隐含型空语类(P)。某个可以充当NP的有形词语,在变体结构中的任何位置都不出现,有形词语也绝不能进入空语类位置,即补不出来。这种空语类与变体结构中的任何成分都没有句法上的联系,都是句法强制性的,因此又称作绝对空形式。隐含型空语类记做P,取英语单词proform的首字母。例如:
  (11)张三打算[PRO] 游泳。
  (12)她准备[PRO]洗那两件衣服。
  五、理论解释
  从以上的论述和举例中,可以看到英语和汉语句法分布的异同:尽管英、汉空语类形式和性质各异,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句子中的其他成分有密切的依存关系,语法化程度较高的语言比语法化程度较低的语言在形式上表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要明显。空语类理论是建立在对英语、西班牙语等少数欧洲语言研究的基础上的,汉语同这些语言相比,语法化程度要低一些,对语用因素的依赖性要强些。英语由于语法的制约程度高,几乎所有的句子都要求有完整的结构形式,主、谓、宾各成分均不可省略,在没有逻辑主语的情况下,也要用没有语义内容的形式主语占据主语位置。英语空语类之所以空,并不是话语因素造成的省略,而是具有明显的语法规定性特征,在句内就可以导出来。相对来说,汉语由于语法化程度低,形态贫乏,要表达无限丰富的意义,需要有灵活的语序,同时对语境的依赖性也就强一些。汉语尽管形式特征不明显,但它同英语等语言一样,也有语法上的共性表现。
  英语中的空语类受控于句法,其分布受句法规则约束;汉语中空语类分布和解读受制于各种不同规则,规则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汉语中的自由空语类,形式灵活多样,它的解释受到语义、语境及语用的影响。它们的相似进一步验证了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原则,而它们的不同说明了各种不同语言存在参数值的差异。
  六、结语
  本文以空语类为焦点,简单列举了英语和汉语空语类的句法分布并且对比了英、汉空语类的异同: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有空语类,它在句中属于隐性成分,无显性语音形式,但仍起着语义和句法上的作用。相比之下,英汉语中的空语类是有很大差异的。英语由于语法的制约程度高,几乎所有的句子都要求有完整的结构形式,英语空语类之所以空,并不是话语因素造成的省略,而是具有明显的语法规定性特征,在句内就可以推导出来。相对来说,汉语由于语法化程度低,形态贫乏,要表达无限丰富的意义,就需要有灵活的语序。
  参考文献:
  [1]Chomsky,N,1981,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Dordrecht: Foris.
  [2]Chomsky,N,1982,Some Concept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M].Cambridge,Mass: MIT Press.
  [3]范开泰.省略、隐含、暗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2).
  [4]韩景泉.空语类与汉语空位宾语[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
  [5]胡建华.汉语中的主位与子主位[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3).
  [6]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国内外一般将产品分为工业产品和消费品两类来制定有关说明书编写的标准文件。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比消费品的更规范、更详尽、更复杂,特别是技术性更强,更具说明书的文体代表性。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下简称产品说明书或说明书)有如下特征:  一、大量使用名词及名词化结构  产品说明书用于指导产品的使用。内容以客观描述、介绍产品的安全使用、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结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等为主,需要在上述各个
【摘要】初中英语的新课程理念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从课堂活动表演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课程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学生通过合作,掌握课堂内容,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何充分应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新课程理念的标准,已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要忽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利用学习兴趣来展开教学,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从观念上,从学科特色上,从课堂内外等不同方面去激发
【摘要】记得以前我们高中英文老师时常对我们说着几句话:“辛苦三年,换来美好明天”“再苦再累熬过此关”“往前闯,别管刀山火海”。不管怎么诟病高考,对于目前我们国家来说,高考其实是最公平的制度。英语你看着像大山,其实走过后才发现是个小土丘。  【关键词】英语 突破 注意事项  我们面对书面表达不要有畏难情绪,写来写去还不就是那几个语法结构,说来说起不就是那些话。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积累一些出现频率比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教育是永恒的,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在讨论学生的英语教学问题时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来探讨,并提出新的方式,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Education is eternal. In the
你有多久没抬头仰望过星空了?你又有多久没有眺望远方了?面对现实与梦想的抉择,我们往往徘徊往复。星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缺少的其实是说走就走的勇气。2016年下半年,我短
期刊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iscoursal, pragmatic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 now and then by analyzing their us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dis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