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是否存在私人工商业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u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古代中国、何时出现了私人经营的手工业和商业?过去史学界有不少同志认为、春秋时期才刚剐兴起,夏、商、西周不存在民间私人经营手工业和商业、就是所谓“工商食官”。我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西周时期的“工商食官”,如《国语·晋语》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人商食官,皂隶食职。”其中的“工商食官”,据三国时韦昭解释说:“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禀之。“食官之工,是在官府从事手工业生产者,食官之商,是官府属下为官府了解市场行情和购买货物
其他文献
【正】 邓小平同志最近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发表后,在全国引来了强烈的反响,深化改革的浪潮又一次席卷中国大地。每一个角落,每一行业都积极地把改革推向新的一步而在探索。
【正】 “信息是八十年代最重要的资源”(《管理科学文献》1985年第3期,第51页),许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表明:物资、能源、信息三者,信息是促成经济起飞的最关键因素。值
余文森教授认为"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有精心预设,还要有灵活地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能把自
【正】 中国的古典悲剧,是我们文明古国百花园里的一树奇葩。它融会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又具有我们自己的民族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貌。概括起来
【正】 文言虚词“焉”最常见的用法,是放在动词的后面指代处所、人事,放在形容词的后面指代比较的对象。清代学者把“焉”的这种用法训为“于是”;现代的学者又进一步称它为
诗是文学的宠儿,诗的语言一字千金,思想蕴藉深远,给人深刻启发,给人无限美感。中国是诗的国度,随手一拈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引诗入课堂,一定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新鲜的血液。  一、诗意导语,先声夺人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当然,他说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不过,这句话对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非常适用。语文课的导语很重要
【正】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辽宁人口城市化的宏观模式正在由重工业占绝对优势的封闭式过重型城市群体系向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多
现如今,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与手段。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与不断发展进步的高 中语文教学体系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传统文化渗透明显不足。所以,
【正】 多年来,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全世界都在进行着无尽无休的争论。百家齐鸣,众说纷纭。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的科
上一堂精彩、生动且又充满活力的课,这是每一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事。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难事。只要教师平时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的潜能,诱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语文课自然就能“活”起来。倘若学生的兴趣激发了,阅读能力增强了,久而久之,语文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一、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趣勃发地去读,读出情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