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区域金融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经济增长与区域金融的关系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采用重庆市1996—2010年的金融相关比率、证券化程度、金融发展效率等数据和指标对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证券化程度、金融相关比率呈正相关关系,与金融发展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对结论进行分析,并试图分析重庆建设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不足。
   关键词:区域金融;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2-0024-02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1911年熊彼特(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论断后来也得到了戈德史密(Goldsmith)实证研究的支持。1969年,戈德史密斯分析了35个国家从1860—1963年间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问题,得出了“经济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粗略的平行关系”的结论。之后,麦金农(Mckinnon)和肖(Shaw)两人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只涉及金融中介或银行,而对证券市场的研究重视不够。到了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受到新制度经济学、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影响,突破了麦金农和肖的框架中外生给定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限制,许多学者除了对银行业进行历史分析外,开始将金融发展的研究背景拓展到股票市场上来研究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方法开始突破传统的跨部门、跨国界的平均分析,并转向单个国家的时间序列分析。
   在国内,周立、王子明等通过对中国各地区1978—2000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周好文、钟永红等利用我国1988—200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地区间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中介的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与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间的因果关系不一致,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杜朝运(2007)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关系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许多的最优组合点,这些点构成一条最优路径曲线。董绳(2007)运用1980—2004年间相应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更多的依靠信贷规模扩张来推动经济增长,而东部地区更多的依赖于金融效率的提升。尹优平(2008)利用我国各地区1978—2005年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控制各地区存在的固定效应进行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东部以及东北地区,最小的是西部地区。另外,谈儒勇(1999)、韩廷春(2001)、周立(2002)等的研究也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
   上述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高比例储蓄转换为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储蓄率等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也会引致和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上述研究都是从某个或某些国家这一大的宏观层面上来研究的,得出的结论也是宏观性的,这样的研究结果就不一定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不平衡以及存在地域分割的情况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关系就不一定具有适用性。因此,关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问题,已有的研究在样本区间、衡量方法以及系统性方面,还存在某些缺欠。鉴于目前研究的缺陷,本文选取重庆市(1996—2010)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及其程度,进而评价区域金融政策与效应。
   二、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1.金融发展指标的确定
   经济增长指标指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这里用人均GDP表示。金融总量增长的全部金融相关比率(FIR)指的是某一时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本文用存贷款总额与GDP的比值来表示。
   证券化程度指标(S/GDP)指经济中通过股票、债券、基金等方式取得的融资额占GDP的比值。本文在衡量证券化程度中,由于在统计资料中基金的数据比较难以找到,因此这里仅用股票和债券的总融资额来衡量。
   金融发展效率指标(SLR),是体现银行将资金盈余部门的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本文用贷款与存款的比值来表示。
   2.模型的建立
   本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AKαLβ (1)
   的基础上,引入经济指标和金融各项发展指标,得到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
   InRGDP=α+βInFIR+γInS+λInSLR+μ (2)
   其中:RGDP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α表示常数项;β、γ、λ表示系数;FIR表示金融相关比率;S表示证券化程度;SLR表示金融发展效率;μ表示误差。
   (二)模型的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采用重庆直辖以来的相关统计数据,样本区间为1996—2010年。本文所使用数据均来自2000—2010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均未作处理。本文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1.RGDP:直接采用统计年鉴上的GDP与人口总数的比值。
   2.金融相关比率(FIR):通过采用统计年鉴上的存贷总额与GDP的比值。
   3.证券化程度(S):由统计年鉴上的企业发行债券额、股票发行额和GDP计算而得。
   4.金融发展效率指标(SLR):直接由统计年鉴上的贷款与存款的比值计算而得。
   (三)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用ADF方法对数据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指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是平稳的。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表1 ADF检验结果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在模型(2)的基础上做RGDP、FIR、SLR和S的回归分析,利用Eviews5进行回归分析得出(2)式中的参数以及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InRGDP=-0.34+0.92InFIR-1.96InSLR+0.17InS
   t= (-2.4462) ( 1.9172) (-2.5884) (3.6918)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滞后长度的选择是任意的,并且因果检验的结果对滞后长度的选择比较敏感。因此,本文对InRGDP、InFIR、InSLR、InS相互之间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从滞后期1到3分别进行检验,并将部分存在显著结果的数据整理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原因,金融发展效率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发展效率的原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回归结果表明,校正的模型拟合度为0.693 2,F统计检验为19.284 3,各参数的t检验值基本通过检验,基本都在α=0.5的显著性水平左右。从以上可以看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金融相关比率、证券化程度正相关,弹性分别为0.92和0.17,都对重庆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2.通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现阶段重庆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为良性循环。一是表现为供给引导,金融体系动员传统部门的资源,转移到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促进经济增长;二是表现需求拉动,经济的发展需要更有效地分散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而金融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表现在投资的刺激,2011年来,重庆的投资大幅攀升,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居民的收入,促进了经济增长,刺激了金融的发展。
   3.金融效率却与经济发展负相关,弹性为-1.96。通过与相关金融比较发达的城市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区域金融对重庆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比较小的。究其原因,有金融体系不健全、传统金融占绝对比重、企业的资本化程度低以及金融人才缺乏等等。
   (二)建议
   重庆建设成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应考虑以下几点:政府支持金融创新;进一步强化经济实力对周边的辐射效应;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及制度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培养、留住更多的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折[J].经济研究,2002,(10).
  [2] 张颖熙.区域金融发展与金融一体化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与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
  [3] 杜朝运.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模型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4] 杨慧芳,邱力生.中国区域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J].统计研究,2008,(7).[责任编辑 李 可]
其他文献
摘 要: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将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保护农民收益,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保持农村经济增长活力。湖南省常德市作为全国首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市区,自 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常德推行以来,通过多方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现在的“常德模式”。  关键词:农业保险;“常德模式”;绩效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欧洲货币联盟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在欧洲货币联盟建立的过程中,欧共体成员对该提议反应不一。其中,尤以英法两国态度显著。将从国家主义的角度对英法两国对欧洲货币联盟的不同态度进行分析,英法两国的国家目标、国内结构、国内制度决定了两国的不同态度。  关键词:国家目标;国内结构;国内制度;欧洲货币联盟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
期刊
摘 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解决它目前所遇到的融资瓶颈,基于VC/PE的角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进行了探究,对VC/PE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基于VC/PE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VC/PE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
期刊
摘 要:汽车产业的显著特点是产业链长、波及面广、带动效应强,上游涉及钢铁、机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行业,中游涉及研发、教育、咨询培训业、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维修、物流、加油站、餐饮、旅馆等,产业链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与欧美及日本相比,中国汽车产业链存在产业链短、协同性差、骨干企业少等明显缺陷。构建功能完善、效率高的汽车产业链已成为安徽省汽
期刊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离不开校企合作,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三进三同”、“三层递进”、“三力并发”为基点,完成了一系列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专业的改革举措,对“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探索;实践;应用型旅游人才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中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贸易竞争指数评价法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总体及分部门的国际比较,并根据指标的评价结果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制度几经演变。而红军公田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演变的过程。同时,作为土地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壮大了革命力量,提高了红军战士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快速发展,达到了土地革命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土地制度;红军公田制度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卡尔·波兰尼和布罗代尔被公认为杰出的经济史家,他们开创的历史视野为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布洛克(Fred Block)、贝罗奇(Paul Bairoch)、阿尔利吉(Jiovanni Arrighi)等人所发展。这些学者对于历史资本主义的研究采用了一种历史的、尤其是经济史的方式,从而很少有人将他们视为经济学家。
期刊
摘 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使学生能够适应角色的转换,是帮助大学毕业生迈出人生关键的第一步。但是中国高校就业指导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个机构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求职的帮助较微弱。在此,我们利用2011年在南京市六所高校调研所得的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课程
期刊
摘 要: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突出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锻炼,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配合,整合多种教学方法,把团体心理训练等内容也纳入本课程教学设计中,与针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形成互补,使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修养素质,为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引导;团体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