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现状的分析及探讨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使学生能够适应角色的转换,是帮助大学毕业生迈出人生关键的第一步。但是中国高校就业指导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个机构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求职的帮助较微弱。在此,我们利用2011年在南京市六所高校调研所得的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对其就业无显著影响,而参加实习对其就业有显著的影响。至此提出高校应继续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并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实习等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就业指导;实习;大学毕业生;就业;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07-06
  引言
  1.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个严峻的问题。就业是个影响国民生活的一大重要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转变为根据市场需求自行调节。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依然是我们每年面临的严峻问题,年复一年被舆论热议。
  在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
  2.就业政策回顾及就业指导。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大学率先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政策。随后,全国各地许多高校也纷纷效仿,陆续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在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标志着中国开启了就业促进工作的新时代。《就业促进法》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就业促进法》中的第四章就业服务和管理中明确规定了,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相关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在第五章职业教育和培训中明确规定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指导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教育部和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也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宣传大学生就业政策,发布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就业指导的目的是:(1)促进大学生成才;(2)帮助大学生就业;(3)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1)有利于个人职业及人生发展;(2)有利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3)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就业指导作为一种专门为大学毕业生服务的工作,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19世纪末美国加州工艺学院就推行了就业指导,之后就业指导便在德国和苏格兰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展开,而这时的就业指导思想还处于雏形状态,未形成统一的思想理论。正式提出就业指导概念的是美国的帕金斯。之后,帕金斯将他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第一个在大学给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课。从此,就业指导为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和研究。经过一百多年的演绎,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丰富的就业指导理论和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方法。西方的就业指导模式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指导者为中心向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置换模式。二是以人职和谐为追求向以生活和谐为追求的完美模式。
  近年来有些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就业指导,如Richard H. McCuen and James Greenberg(2009)指出高中生作为本科生的预科,学生没有考虑自己未来的经验和远见,没有很好的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由于这些限制,辅导员需要全面的知识来抵消学生缺乏理解,成熟和远见。
  Travor Brown,Tara-Lynn,HillierAmy M. Warren(2010)的研究表明训练学生自我管理和口头自我指导(SMVSG)能改进面试表现和减少焦虑,认为自我焦虑是影响成功就业的因素。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在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多种经济体制并存与进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择业自主权,开创了越来越有特色的职业发展道路,快速变化的现实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而机会需要把握和选择,也越来越需要专业机构的职业咨询和指导。
  肖云等(2007)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若干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基础实践能力的要求高与大学生难以达到之间的差异;用人单位对知识拓展能力要求较高与大学生相对欠缺之间的差异以及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要求高与大学生较为缺乏之间的差异。”择业观念、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是属于一种主观的范畴,而市场需求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属于一种客观因素。然而改变大学生择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沟通市场与学生的桥梁——高校的指导作用却并没有得到重视。郑晓明(2004)从国外就业指导的角度探讨了中国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他阐述了,就业指导工作应以“发展性指导”为目标,充实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和市场资源,建立全程和全员的就业指导体系并且要慎用测试工具。
  现阶段中国有些地区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做的较好,但是现在还有些学校相对而言还显得薄弱些。从整体上来说现阶段中国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以往对就业指导的探讨多数集中于理论上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后用取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的较少,已有的文献如,刘洋(2006)、李亚慈(2007)、徐东昊(2012)只是从理论上探讨就业指导没有经过实际调研,没有用数据进行分析;金蕾莅等(2002)虽然经过调研取得数据,但是他们仅从各选项所占的比例来分析就业指导的作用,并没分析出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究竟有多大的帮助,而且所用数据老旧已经不符合现阶段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状况,由此笔者通过实证调研获得数据来分析研究中国就业指导服务的实际作用。   二、数据说明及模型假定
  (一)数据来源及统计指标
  本次数据是由笔者与秦永老师等人于2011年5月份针对南京市部分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的调研,内容主要是现阶段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等。此次调研对象涉及南京市六所高等院校,学校类型包括综合类、工科类、农林类、师范类和财经类。调研采取抽样调查法,共计抽取2 000名学生作为样本,各个院校的样本数目依据各个院校的毕业生人数按比例确定,最终向确定的2 000名大学毕业生以现场发放和当场填写的方式发放共计2 000份调查问卷,最终确定收回1 751份调查问卷,回收比率为87.55%。由于本文是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所以从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剔除考研的问卷最终得到1 252份问卷,样本中男女的性别比例为1∶1.02,约41%的同学为党员,参加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的同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1.1%和46.2%,实习过的同学人数占总人数的75.4%。
  变量设计如下:(1)就业。就业设为1,未就业设为0。(2)是否参加就业指导课。参加过就业指导课的设为1,未参加过的设为0。(3)是否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的设为1,未参加设为0。(4)实习。在单位实习过的设为1,未实习的设为0。(5)是否参加校园招聘。参加校园招聘会找工作的设为1,未参加过的设为0。(6)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设为1,未担任过的设为0。(7)学习成绩。在校学习成绩良好及以上的设为1,学习成绩一般的设为0。(8)性别。把男性设为1,女性设为0。(9)党员。把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学毕业生设为1,还未入党的设为0。
  每个参数的具体统计指标(见表1)。
  (二)模型假定
  根据已有文献刘小瑜,胡军刚(2008),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ogistic 回归属于概率型非线性回归,假设在自变量 x1,x2……xk的作用下,某事件的发生概率为p,发生概率与不发生概率之比为■,即该回归模型为:
  ln■=a+■bkxi+ei (1)
  式(1)中α为常数项,b1,b2……bk为回归系数,误差项ei为随机变量,E(ei)=0,var(ei)≥0,其中pi=p(yi | x1,x2……xk) 为在给定自变量x1,x2……xk的值时的事件发生概率。我们只要取得每个案例自变量的观测值所形成的样本,同时获得事件发生与否的观测值,就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
  因为本次调研所用的问题不是连续值,所以我们采用虚拟变量来替代,本文中的因变量为目前就业情况,取值为0和1(就业=1,未就业=0),就业的概率为p,未就业的概率为1-p。本文依据所选八个变量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如下式(2):
  ln■=a+b1X1+b2X2+b3X3+b4X4+b5X5+b6X6+b7X7+b8X8 (2)
  其中,X1=是否参加就业指导课,X2=是否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X3=是否实习,X4=是否参加校园招聘,X5=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X6=学生成绩是否良好,X7=性别,X8=党员。
  三、回归结果
  表2列出了Logistic模型的估计结果,其中模型(1)是包含全部有关变量的估计值,模型(2)为只保留显著变量的估计结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回归的稳健性,我们的模型(3)和模型(4)为样本是211大学的大学毕业生的数据的回归估计值,模型(5)和模型(6)为样本为非211大学的大学生的数据的回归估计值。我们由表得,模型(3)和模型(5)中检验结果和模型(1)一致,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对就业无显著影响。模型(4)和模型(6)的变量的显著水平与模型(2)基本相同。为了分析更为具体,下页表3给出模型(2)变量的显著性和胜算比①(Odds Ratio,OR)即Exp (B)的值。
  表4 Hosmer 和 Lemeshow 检验
  表4给出模型(2)的HL检验统计量表,Hosmer-Lemeshow 检验法是SPSS统计软件中为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整体适配度检验方法,当Hosmer-Lemeshow检验值(简称HL)显著性概率值未达到显著水平时,表示整体模型的适配度好,若是HL显著性概率p<0.05,则表示模型的适配度不理想(王济川、郭志刚,2004)。由表四知显著性概率为0.541远远大于0.05,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所以模型(2)适配度较好。
  因此最终建立的Logistic模型如下式(3):
  ln■=a+b1X1+b2X2+b3X3+b4X4+b5X5+b6X6 (3)
  其中X1=参加实习,X2=参加校园招聘,X3=学生干部,X4=学习成绩,X5=性别,X6=党员。
  四、回归结果分析
  由上页表2得,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对大学毕业生成功求职无显著影响,从理论上来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是有帮助的。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使学生能够适应角色的转换。但是实际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待改进。
  目前,中国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关专家学者为就业指导撰写相关的指导丛书尚不多,这让就业指导理论缺乏,就业指导的内容趋于局限性。第二,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的手段、工具比较匮乏,只有少数高校能够通过有效的职业测评工具为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第三,就业指导的课时数较少,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这一现实状况,已完全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同时,中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做的还不足,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高校的重心在于教学与科研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归于学生思想工作。没有意识到职业规划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没有注意到职业规划教育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导致在政策、资金、人员上投入不足。第二,高校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有些上课的老师对就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而是空谈理论,对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未做任何规划指导。第三,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师被动的接受,因为在高考报志愿时,学生就是依据家长的建议来填报学校专业。并没有对所学的专业进行深度的了解。这样一来,许多学生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从而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自己只是按照学校的培养计划进行自身的发展,并不去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   由上页表2、表3得知,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参加实习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比是未参加实习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比的1.607倍。实习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实践学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加以实际运用,可以获取实践知识,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首先,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广泛的接触社会,形成更加理性的职业规划和求职态度;其次,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及时的调整学习重点和弥补不足,避免盲目择业;最后,通过实习反馈,高校能够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从而能够更好的为大学生提供服务,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招聘会是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相互选择的一个平台,相比于其他招聘会,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求职的重要途径,在所选调查对象中有68.8%的人选择参加校园招聘会。由表3知,参加校园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比是未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比的1.882倍。相对于其他招聘会而言,高校校园招聘的针对性较强,即校园招聘会是根据本校毕业学生的人数、层次和专业来确定招聘会的性质范围和规模,这样便于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参加校园招聘会的用人单位一般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联系的,这些单位一般具有较高的信誉,提供的信息较为可靠,这样大学生可以避免上当受骗。参与校园招聘会,使学生免去了四处奔波的苦楚,也减去了路费、入场费、电话费等费用,进而降低了求职成本。
  从上页表2、表3中可以看出,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要比没担任过的大学毕业生要好的多,这也证实了担任学生干部有助于就业。在大学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锻炼自己,担任学生干部可以锻炼一个人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在现阶段用人单位更是看好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大学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有更多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在面试过程中能更好的展示自己,他们也更懂得团队合作。
  由上页表3知,学习成绩较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比是学习成绩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比的1.541倍。这证实了学习成绩较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学习成绩的优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学习成绩是大学生向用人单位发出的一个较客观的信号,用人单位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察来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
  从表3中看出,男生就业比是女生就业比的2.584倍,可见男生就业状况要好于女生。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如:性别歧视(包括隐形歧视①)、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等等。
  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在此次调查者中有41.7%的大学生在毕业时是党员,并且由上页表3得出是党员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是非党员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的1.502倍。党员的身份为大学毕业生在政府、国企和各党政机关等部门就业提供了帮助,而且有些岗位对应聘者的政治面貌都做了明确的限制,只有党员才可以就业,例如选调生、公务员。因此党员的身份增加了个人可选择的岗位数量,其就业的概率也因此提高。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经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对大学毕业生成功求职无显著影响,但是从理论上来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就业是有帮助的。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使学生能够适应角色的转换,就业指导是学生和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帮助大学毕业生迈出人生关键的第一步,使大学毕业生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再者,就业指导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求职指导,可以为大学毕业生储备好求职的一些理论技巧,如:如何面试、求职时需注意的礼仪、如何制作简历等等。但实际调研数据来看,现阶段中国大学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还不够完善,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的内容单调、空洞、无针对性。再者就业指导机构力量薄弱,虽然现阶段中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近年在逐渐的增加,但总体上看来数量较少,这对于增加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的格局来说,对于改进就业指导的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另外,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整体专业性不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2.从模型分析结果看,参与实习和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同学比未参加过二者的同学的就业概率要大一些。参与实习有助于了解社会现状和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有助于大学毕业生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善自身素质,进而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参加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求职的主要方式,学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扩大校园招聘会的规模,提高校园招聘会的质量。
  为了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我们主要从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
  1.就业指导不仅要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更要注重实际性的、全方面的指导。在此笔者所提出的就业指导包含两部分,一是理论上的指导,二是实际过程中的指导。理论上的指导即为通常意义上的就业指导,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常识、就业现状和就业政策等方面的解读与帮助。实际过程中的指导就是学校本身运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大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桥梁与纽带,并且进一步落实大学生专业实习,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以便促进大学生就业。
  2.高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引进优秀的具有专业素养的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老师,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指导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播知识,还要成为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的指导者、求职择业的引导者和劳动力市场的传播者。
  3.就业指导工作不是一个单独的工作,而应该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并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要阶段性指导,长期性规划。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学习与生活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就是大学。就业指导在大学期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适应期,就是刚进入大学时对未来感觉到迷茫与无知,这时要让大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专业内容和求职择业的概念理解,引导他们对未来职业的思考,以便尽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第二个阶段是积累期,也就是大二、三年级,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在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牢固后,要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要让学生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学校、社会活动。第三个阶段就是实践期,即大四。这个阶段学校方面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与外界社会沟通的平台。高校要跟进一步的加强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学校也可以通过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来寻求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4.在现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许多大学生就开始显得比较急躁、盲目,不能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进而,不能虚心接受学校的相关就业指导培训;即使参加了,也不能认真的对待,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强制性任务去完成。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要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就业指导培训和相关实习,并认真听讲并吸取以往前人的经验教训,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求职“路线”。这样才能少走些弯路,从而进一步加大求职成功的几率。
  5.加强就业指导,拓宽求职渠道。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闭塞成为阻碍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笔者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进一步拓宽求职渠道。(1)积极组织校园招聘会,进一步培育和完善以学校为基础的就业市场。(2)各相关单位院系要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就业目标市场,积极发挥校友的宣传和推荐作用,寻找就业机会,加强就业基地的建设,稳定地开拓就业市场。(3)通过招生录取、干部培训、项目服务等方式,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垂直管理系统的联系,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4)学校要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突出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积极充分发挥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部门的、行业的、区域的),打造本校大学毕业生的特色优势品牌。
  参考文献:
  [1] 郑旭红,孟勤,刘春阳,王冲猴.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J].大学生就业,2009,(13).
  [2] 孙秀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和实践模式之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125.
  [3] 肖云,杜毅,刘听.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
  索,2007,(6).
  [4] 郑纯.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5] 刘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 李亚慈.谈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理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7] 徐东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2,(1).
  [8] 金蕾莅,樊富珉,王志诚.北京高校及大学生关于就业指导的评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9] 郑晓明.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2):67-68.
  [10] 刘永辉,肖烨.高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与现实意义[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8).
  [11] 卢凤华.高校校园招聘会的优点、问题与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11,(4).
  [12] 谭刚,杨建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6).
  [13] 胡永远,余素梅.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比率的性别差异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1,(1).
  [14] 王济川,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
  [15] 靳长青,叶凯.浅议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J].教育长廊,2009,(6).
  [16] 杨芳.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10,(3).
  [17] 刘小瑜,胡军刚.基于回归模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
  [18] 胡凯,彭立春.论职业生涯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19] 马晓旭.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运行[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2):47-48.
  [20] Richard H. McCuen and James Greenberg《Educating Guidance Counselors on Engineering as a Career and Academic Choice》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EISCI 2009,135(3).
  [21] Travor BrownTara-Lynn HillierAmy M. Warren《Youth employability training: two experiments》,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2010,15(2/3).
  [22] Bridgstock R. The graduate attributes we’ve overlooked: enhancing graduate employability through career management skill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Development.2009(28):3144.
  [23] Heijde C.M.&Heijde B.LJ.M. A competence-based and multidimensional operation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mploy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6(3):449476.
  [24] Lorraine Dacre Pool,Peter Sewell. The key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 Education Training,   2007(49):277289.
  Discussion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Employment Services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Researching Six College Graduates in Nanjing
  WANG Shi-geng,QIN Yong
  (School of Economics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211815,China)
  Abstract:Employment has actively promoted employment gui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n theoretically participate in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allows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life critical first step is to help university graduates. But I think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the whole body system is not perfect,therefore of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 help more faint. Here,we use in Nanjing 2011 six University research derived from questionnaire data,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to empirical analysis,findings confirmed that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ourses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employment,and practic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employment.At this point,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universities should continue to increase career guidance services,establish a full range of career guidance services. And we should establish long-term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services to guide the work,actively guide the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internships and other practice,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Key words: career guidance;internship;university graduates;employment;Logistic model
  [责任编辑 陈凤雪]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的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以其智力多元化给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启示。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1(学生用书),探讨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及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等的培养和促进。  关键词:素质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自由基参与的官能团化反应为有机分子中官能团的引入提供了一种重要途径,该策略为烯烃、炔烃等不饱和键的修饰,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分子的合成或修饰等提供便捷手段。最近,通过自由基策略实现有机分子的官能化反应已经成为有机化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人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通过自由基策略实现了非活化烯烃的杂芳基硅基化、共轭烯烃的烷基化以及[1.1.1]螺桨烷的双官能化反应。
  具体包含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自由基化学在非活化烯烃的双官能化、取代的共轭多烯的合成、[1.1.1]螺桨烷的官能
摘 要: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将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分散农业生产的风险,保护农民收益,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保持农村经济增长活力。湖南省常德市作为全国首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市区,自 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常德推行以来,通过多方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现在的“常德模式”。  关键词:农业保险;“常德模式”;绩效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欧洲货币联盟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在欧洲货币联盟建立的过程中,欧共体成员对该提议反应不一。其中,尤以英法两国态度显著。将从国家主义的角度对英法两国对欧洲货币联盟的不同态度进行分析,英法两国的国家目标、国内结构、国内制度决定了两国的不同态度。  关键词:国家目标;国内结构;国内制度;欧洲货币联盟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
期刊
摘 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解决它目前所遇到的融资瓶颈,基于VC/PE的角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进行了探究,对VC/PE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基于VC/PE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VC/PE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
期刊
摘 要:汽车产业的显著特点是产业链长、波及面广、带动效应强,上游涉及钢铁、机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行业,中游涉及研发、教育、咨询培训业、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维修、物流、加油站、餐饮、旅馆等,产业链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与欧美及日本相比,中国汽车产业链存在产业链短、协同性差、骨干企业少等明显缺陷。构建功能完善、效率高的汽车产业链已成为安徽省汽
期刊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离不开校企合作,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三进三同”、“三层递进”、“三力并发”为基点,完成了一系列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专业的改革举措,对“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探索;实践;应用型旅游人才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中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贸易竞争指数评价法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总体及分部门的国际比较,并根据指标的评价结果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制度几经演变。而红军公田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演变的过程。同时,作为土地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壮大了革命力量,提高了红军战士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快速发展,达到了土地革命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土地制度;红军公田制度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卡尔·波兰尼和布罗代尔被公认为杰出的经济史家,他们开创的历史视野为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布洛克(Fred Block)、贝罗奇(Paul Bairoch)、阿尔利吉(Jiovanni Arrighi)等人所发展。这些学者对于历史资本主义的研究采用了一种历史的、尤其是经济史的方式,从而很少有人将他们视为经济学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