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美术活动“趣”味盎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工区的活动作为幼儿区域活动重要的一部分,其材料的投放和有效实施对幼儿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能够在活动中促使幼儿个性的发展;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幼儿对事物和美的认知能力,即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审美能力,但美术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并没有引起教师和教学活动中应有重视,影响着区域活动的有效实施。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美术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美术材料投放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由于幼儿没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材料投放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效果,本小节就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美术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并通过相应的案例阐述其对幼儿活动的影响,为其美术材料有效投放策略的提出和完善提供基础。
  (一)美术材料投放不充分
  大多幼儿园美术材料的投放的主体都是由幼儿园进行安排的,而幼儿园对美术材料的财力支持较为薄弱,导致美术材料的准备并不充分,影响着区域活动的有效进行。
  案例一,活动主题:神奇的苹果;准备的材料:彩泥、彩纸;小剪刀、抹布;活动过程,活动开始时,七名幼儿有序的进入美工区坐到位置上等待活动的开展,教师对活动主题进行生动的讲解,其中有张羽柽和左潘伊没有分到彩泥和彩纸,教师只能让张羽柽和左潘伊去做别的活动,小朋友失望的离开了。
  美术材料投放不充分,会影响到个别幼儿的积极性,当其他的小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的进行活动时,这两个小朋友只能在一旁进行无序的“游戏”,使其丧失与其它小朋友进行合作和游戏的权利。
  (二)美术材料投放种类单一、趋于“模式化”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区域活动,例如在进行绘画的主题活动时,教师都会进行固定的材料投放,会使幼儿形成固定的思维,而也就无法达到美术活动促使幼儿个性发展的目的,甚至当为幼儿提供不同类型的纸张和画笔时,幼儿会显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进行,因此,美术材料种类的投放要注重自由化,真正的做到自主选择,在活动主题确定之后,幼儿有更为宽松的环境及多样的材料选择,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激发,在较为积极兴奋的状态下进行创造,提高幼儿对美的认知能力。
  (三)教师美术材料的投放使用没有明确的指导
  区域活动的开展其目的性是使孩子们自由的进行活动,在宽松、快乐的环境中开发思维和创造性,但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合理指导,美术活动的多样性,其材料的投放和使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只有进行合理的指导,才能实现其目的。
  案例二,活动主题:五颜六色的衣服;活动材料:印有服装轮廓的纸张、形状多样的积塑、蘸料等;活动过程:小朋友选择了自己喜欢“服装”的纸张,坐到了座位上,看到旁边的积塑,好奇的询问老师:“这是什么啊?”,老师拿着积塑在颜料上蘸了蘸,在纸张上蘸,并对幼儿说:“看,我印了一个红色的三角形?”这时孩子们也纷纷的拿起长方形、正方形的积塑蘸着喜欢的颜料为“衣服”上色,但由于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没有基本的认识,教师也没有对其如何为衣服装饰进行明确的指导,使幼儿所装饰的衣服只是五颜六色,并没有基本的美感。
  上述活动由于材料使用指导的缺失,使活动的进行缺乏有序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美术材料的投放和有效实施完善策略
  区域活动的开展与美术材料的合理投放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对其美术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节就提出材料投放的完善策略,使区域活动真正的实现其作用。
  (一)促进美术材料的充足性、丰富性和多样性
  幼儿都有着游戏的天性,对周围的事物、色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而美工区的区域活动则需要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自由的环境,多样的美术材料就可以极大的促进幼儿的创作性。
  不同的美术材料会为幼儿带来不同的体验,教师要注重对美术材料进行合理的投放,而不是“模式化”的安排,并对传统的指导模式进行创新,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有趣而又全面的指导,如绘画工具可以提供纸、水彩笔、油画棒等,这都会为幼儿的创作提供多样的选择。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其变化,对美术材料进行一定的舍弃和替换,使材料的更新适应幼儿成长的特点,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发展水平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
  (二)美术材料的投放注重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区域活动是自主性的活动,活动的主体即幼儿有着年龄的差异,认知层次不同,因此,美术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其差异性,注重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幼儿的需求。
  这种层次性首先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和总体的年龄层次、发展水平进行投放,并且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像小班在区域活动中应该投放较为单一的材料,这样能够促进小班幼儿注意力的提升;而大班材料的投放要相对丰富,根据活动的开展和推进,使幼儿对美术材料进行使用和认识,使幼儿的好奇心不断的增强,在兴趣中进行思维的开发及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而可操作性则是指材料的投放能够适应幼儿的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增强幼儿活动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强也必然会激发兴趣的产生。
  (三)美术材料的投放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主题活动的多样性
  区域活动的开展都有其目的性才能有序的进行,因此美术材料的投放也应该考虑到主题活动的预期目标,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活动的进行。
  主题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主要是指活动的开展要跟近期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即幼儿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可通过区域活动进行深化,使幼儿能够更好的接受其知识的学习,因此,要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材料的投放。另一方面,要注重主题活动的多样性,活动的主题的选择要以幼儿的兴趣以及贴近幼儿的生活为中心,从幼儿生活中不断的挖掘有趣的美术题材,更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开发。这种有目的性的美术材料的投放更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活动有序的开展,实现其目的性。
  总之,区域活动的美术材料的投放一定要注重多样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要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投放,这样才使的区域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更好的实现其教育作用。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从教以来,我始终摸索着语文实践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向,从课外活动到语文实践活动。但此类活动不具备可操作性和理论的前瞻性,虽然活动种类繁多,却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形成。在教师的眼中,此为副业,不属于教学内容;在学生看来,老师在给他们布置多余的课外作业
期刊
当今之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朱镕基总理于199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特别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
期刊
如果有人问我,爱是什么?儿时的我会说,爱是扑在父母的怀中撒娇;少时的我会说,爱是老师擦去我脸上的眼泪;成人的我会说:爱是关爱朋友,关心自己;为人妻为人母的我会说爱是付出,爱是在家中的默默操劳。如今,为人师的我更会意识到,爱是肩头上的一份责任……  本学期,学校新粉刷装修了教室,于是,我在班会课时向孩子们说:今年的教师节,老师不收一枝花,如果孩子们想表达对老师,对班级的爱,可以带一些绿植到校,美化教
期刊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大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将是小学教育改革的中心,而小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新人才
期刊
音乐是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人们常说:“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任何人都知道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的修养。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音乐教师拥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神圣使命。教学目标的确立强调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节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并学会表达音乐。重在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期刊
广东音乐(又称粤乐),是流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广府方言区的中国传统丝竹乐种,它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明快清新,旋律婉转动听,内涵丰富,被称为“透明的音乐”,是岭南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瑰宝。  一、广东音乐在本地区中学的传承现状  从某种意义上讲,广东音乐是广东人民情感的寄托,它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广东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富于生活气息,而且寄托了文化的情思,其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就是广东文化的灵魂与思想。
期刊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更是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为主题而创设的,主题也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具体的开展。没有环境的主题空洞又抽象,没有主题的环境就成了单一的装饰。主题环境的创设也不是老师的主观愿望,更不可能一次完成,它应是老师与孩子们共同构思、一起动手、体验智慧的结晶,它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下面根据我们中班开展的主题活动“大树妈
期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渴求爱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把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让老师的爱像春风化雨般长久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宇,皮肤白皙,初见时他着一身半新的校服,两肘与膝盖处有着巴掌大的补丁,黑亮的眸子里闪着一丝倔强与桀骜。我微笑的问他:“小宇,你最喜欢什么?”他很自豪的回答:“打人呗。”当时,我就知道这可是遇到“刺头”了,自己需
期刊
提到音乐鉴赏,就会遇到一个人们普遍会提出的问题——“听不懂”。特别是当音乐没有标题、也没有告诉你一个相关的情节、甚至对这部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也不太清楚的时候,更会提到这个问题。而且这是一个在鉴赏其他各种门类艺术时一般不会遇到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究其原因就是听者想要在听的过程中解读一个音乐要说明一个怎样的内容和意义的问题。在《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第一条就是感受与体验。先由音乐的特
期刊
“高效课堂”中学生的“三自”管理指的是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高效课堂的核心不是课堂,而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研究学习学风的形成,我们要围绕这个核心去设计我们的课堂才能做对,那么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才能更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研究英语的欲望、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三自”能力呢?那就是“带着任务去学习”,巧妙地设计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我们的课改走向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