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感觉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我为了创作一部东北農村扭秧歌题材的小说,采访了一些当年的秧歌队员,不仅勾起了很多往事的回忆,还了解到这种曾经火爆东北农村一二百年的拜年形式已经彻底消失,因为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强力推进,城市里大街小巷的大秧歌如火如荼,可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扭秧歌拜年,已经成为生长在东北乡下的中老年人的群体记忆。在一种复杂情绪的驱使之下,我产生了撰写《找感觉》的冲动。故事里的秧歌头儿刘发、“白蛇”李鲜花、为请秧歌哭闹的男孩,以及淳朴的乡亲们对善的坚守和知恩图报的情怀,无一不来自火热的生活,这也正是关东这片热土时时刻刻能让我迸发创作欲望的原因。
  腊月十五那一天,气温达到了零下三十多度,漫山遍野白茫茫的。前些年,一进腊月门,道上都是去赶集办年货的人们,现在却不同了。
  这时,一辆轿车驶进了秧歌屯,在寂静无人的村道上缓缓驶了一个来回。司机隔着低矮的墙头见村头一户人家有一个老人在院子里打水,忙下车,敲响了院门。老人名叫刘发,他打量了一下门外的人,疑惑地问:“你找谁?”
  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满脸堆着笑说:“大叔您好。我早就听说咱这儿有一个秧歌屯,从前一进腊月门,就组织秧歌队扭拜年大秧歌,听说最红火的年月,家家都参与进来,从腊月十五排练起,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结束,大马车拉着队员们,扭遍了附近几个乡。那个热闹,城里的人都跑来看。说的就是这个屯子吧?”
  听了这话,刘发立马兴冲冲地说:“嗨,就是咱们这儿!没错,没错!想当年,我是秧歌头儿呢,还在队里扮孙悟空,到哪个村都有一大群孩子跟在后头起哄,齐声喊着‘孙猴子、孙猴子’。嘿,真带劲儿!咱的秧歌队大啊,舍得投资,扮相齐全。白蛇青蛇、唐僧师徒、八仙过海、跑旱船、媒婆、大头人……应有尽有!”
  说着话,刘发忙请司机进了屋,拿烟倒茶,如同招待老朋友。司机乐呵呵地进了刘家,“大叔,我姓林,您就叫我大林吧。我姥姥家就在旁边那个屯子,小时候过年爱住姥姥家,一住就是一整月,追着你们屯的大秧歌看,真过瘾!”他笑哈哈地说着,两人之间的生疏又褪去几分。“大叔,您是一个人住啊?”大林问道。
  刘发叹了口气:“唉,老伴儿走了五六年了,儿子媳妇在城里打工,安了家,也把孙子接进城上学了。原本他们让我也进城养老,可我不习惯住城里,就留在了屯子里。”
  大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现在你们屯这秧歌大拜年的习俗……”
  “哪儿还有什么秧歌拜年!”刘发激动地说,“早没了!现在不打猎,不伐树,屯里也没多少土地,年轻人都进了城,留在屯里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平时屯里那个静啊。只有到了腊月二十六七,才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回来过年,待上六七天,又一股脑都走了。至于秧歌队,当年那些队员们,大都是我这岁数了,老胳膊老腿哪还折腾得动。临时回家住几天的孩子们,哪里肯搭工夫练这玩意儿。所以,秧歌屯早就是个虚名了!没这习俗了!”
  刘发的话里带着几分感伤,大林连连点头。“大叔,是这么回事,我是做生意的,不瞒您说,多少也有些家业。不愁吃不愁喝了吧,小时候的一些事儿就刻骨铭心地想。现在城里的秧歌队不少,哪个广场上都有一伙,可我就是想念小时候追着秧歌挨个屯子跑的日子,所以特意回来找感觉。但是我也猜到了会是这个样子……”
  两人同时叹气。
  “大叔,不知道屯里那些老秧歌队员们,还有没有心思再聚到一起,组织秧歌队了?”
  刘发一下愣住了,老队员?当年的小队员们,现在也六十开外,老队员也七八十岁了。每年正月,大家伙儿聚到一起看牌神侃,没有一个不感叹岁月流逝得太快。可是让他们再下场子,敲锣打鼓扭起来,怕是……“林老板,大家都一把年纪了,高跷谁还敢踩?跌了摔了不给儿女们添麻烦吗?组织秧歌队就是为了到各家各户去拜大年,可谁家愿意请一支老年秧歌队呢?闹不好出点儿事故,都得吃不了兜着走!”刘发连连摇头。大林笑了:“大叔,我都想过了。高跷肯定不能踩,我们就扭地出溜儿。咱也不去外屯,就在自己屯里拜年!我出资给大家办意外保险,真有麻烦了也有人出医药费。您看怎么样?”
  刘发被说服了,当下抄起电话,把当年那些老秧歌队员们都请到家里,说有要事商量。
  很快,刘发家就挤满了人,听明白林老板的意思,大家的眼睛闪闪发亮,纷纷表示愿意参与扭秧歌大拜年。
  “这回把秧歌捡起来,甭管年节咱都扭,像城里人那样老有所乐。身体好了,孩子们才能安心在外打拼!”说话的是当年扭白蛇的李鲜花。当年,她可是秧歌队的灵魂人物,从十几岁扭到三十多岁秧歌队解散。
  李鲜花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于是全票通过,秧歌屯的拜年秧歌队成立了。大家纷纷表示,当年的锣、鼓、镲、服装、彩扇、道具,都在仓房里收着,保证啥都不缺!
  大林这时对大家说:“好!大家太给力了!从前请秧歌队拜年的一般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家,你们赚的是打赏钱。现在我们不出屯子,秧歌队给屯子里每一家都拜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打赏就算了。我承诺,从排练第一天开始,一直到表演结束,每人每天我付一百块的辛苦钱。就这样定了!”
  大家高兴之余,又很纳闷,这个城里的大老板为啥对秧歌队情有独钟?就为了找回童年的感觉?这付出也太大了吧?可是大家跟他不熟,也不好多问。大家约好了第二天早上八点在刘发家的大院集合,排练场地就定在刘家。他家的院子大,跑得开。
  第二天不到八点,人就到齐了。这些生活在乡下的老人,仿佛被唤醒了青春,眼睛里充满了神采。但却出了一个问题,道具和服装出了问题。鼓被耗子嗑了洞,衣服一扯一个口子———秧歌服颜色鲜艳,料子滑溜,质量却很差,放了二三十年,不霉才怪呢。
  大家正在七嘴八舌商量怎么补救,林老板到了,乐呵呵地从车后备厢抱出两个大包裹,里面都是色彩艳丽的秧歌服、彩扇、手绢,一应俱全。   排练开始了,大家虽然老了,可基本功的底子还在,喇叭匠的曲子还不跑调,打镲敲鼓的人手也不抖,地出溜儿又不用踩高跷,才一天下来,就已经有模有样了。
  最有趣的是,大林也穿着一身鲜艳的服装上了场,他扮的是媒婆:头上戴着假发疙瘩鬏儿,涂着艳丽的腮红,左手挎着竹编篮子,右手执着长长的烟袋锅子———他有点儿跟不上节奏,时不时还顺拐,给大家增添了不少笑料。有人恍然大悟,说,看来大老板是为了图一乐,才舍得为咱们花这些钱,咱就是陪人家乐呵的!
  这话传开了,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兴高采烈地说,这事儿要瞒着孩子们,等他们回来过年,给他们一个惊喜。
  第二天,有几个跟着孩子在城里养老的老队员也被叫回来了,几天下来,秧歌队已经有三十多名队员,接近当年的规模。
  在嘹亮的唢呐声里,除夕到了。初二一大早,大林开着车赶到了秧歌屯,队员们早已经集结在刘家院子里,刘发的儿子媳妇满脸喜气,同时点燃了两挂鞭炮,又放了六个二踢脚和六个烟花,取“六六大顺”的寓意,唢呐声中,秧歌队开始扭起了第一场大拜年秧歌。村子里家家户户大门洞开,人们穿着喜气洋洋的新装来到刘家。
  进入實战,队员们仿佛回到了当年,扇子手绢舞得翻飞,动作灵活得根本不像是一群老人。二十分钟后,队员们出了刘家,进入第二家开始大拜年,例行的放鞭炮迎请之后,有的年轻人看得眼热,跟着下场顺手抢过谁的扇子或者手绢也扭起来。这也是这地方扭秧歌拜年的风俗习惯,观众随时可以下场参与。
  一天一天过去,转眼到了初六,人们逐渐回城,下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初六是秧歌队拜年的最后一天,因为初七年轻人就要返城上班,过了初七,秧歌屯就恢复了从前的寂寞。
  大家想给全屯每一家都送去祝福,最后一站是五保户老人杨三槐家。杨三槐前年就进了敬老院,他的小木屋已经快歪倒了。有人说,杨三槐都不在这儿住了,别扭了,怪累的,反正也没人看见。刘发摇摇头说:“三槐虽然不在这儿住了,可他的房子、土地,还都在秧歌屯。认落一屯,不落一邻,听说三槐的身体不大好,扭秧歌拜年图的就是一年里开个好头,保平安健康!”
  于是,喇叭匠提起了沉重的喇叭,队员们扭动着疲乏的腰身,开始了最后一场大秧歌。
  这一场结束,夕阳即将落下,队员们收起扇子和手绢,心里有点儿感伤。大林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包,给每个队员发了一个。
  队员们面面相觑,刘发说:“林老板,这钱我们不能要。”
  “为什么?我们不是说好了吗?”大林很奇怪。
  “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你!是你的组织,让我们找回了当年的感觉。人到老了才知道,能够找回年轻时的心情,是多么不容易啊。我们收获这么大,还要你的钱,没道理呀!”
  大林笑了,“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四十多年前,村子里有一个姓林的外来户,搬来没两年男的得病死了,女的领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过得非常苦。就在那年正月,小男孩每天追着秧歌队跑,回家跟妈妈哭着闹着要请秧歌队来家里扭秧歌。妈妈流着泪哄孩子,说咱家不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人家不能来,来了咱也给不起赏钱。可孩子听不懂这些,怎么哄都是闹。邻居的秧歌头儿看见了,他跟队员们商量,破例在小男孩家扭了一场,却不肯收赏钱。那以后,每年春节,秧歌队都会给小男孩家免费扭一场拜年秧歌,连着好几年,直到他和妈妈搬回老家……”
  刘发大吃一惊,紧盯着大林,突然一拍大腿:“对,是你!你是住我家邻居的小林子!你妈呢?还好吧?”
  大林的眼圈红了:“我是小林子,我妈前不久去世了,临终前念念不忘秧歌屯。我很后悔,没早点儿带她回来看望大家。这几十年里,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丢掉一份善念,也因为这份善念,我在事业上得到了很多帮助。这可能是我成功的秘诀吧,而这秘诀,正是来自咱秧歌屯的传承……”
其他文献
万历八年暮春的一天,京城里繁花满眼,绿柳拂烟。在京郊高梁桥所处的长河之上有一处凉亭,一阵叮叮咚咚的古琴声从亭子里传出来,操琴者显然是高手,一曲《高山流水》舒缓自如,那琴音果然有高山巍巍、流水殇殇之意。  亭子外面一些闲游的人在静默听琴,大家都爱风雅,懂得听琴而不观琴的道理,听得如醉如痴。  其中一个三十多岁、面白无须的黑衣男子尤其入迷,一直是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似乎也是弹奏高手。一曲琴罢,听琴的人一
期刊
一、进京赶考  清朝嘉庆年间,太湖流域有一条长白荡,长白荡边有个年轻人,姓陈,名一帆。陈家有良田千亩,房屋百间。陈家老爷陈光林希望儿子将来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那年,陈老爷请了老师来教儿子读书识字,陈一帆天资聪慧,经老师点拨,很快熟读四书五经,通悉古圣先贤之道。  一晃十年已过,陈光林准备了盘缠让儿子前去京城赶考。陈一帆一路不敢耽搁,那天,他来到苏州境内,眼看天色已晚,忽觉腹中空空,抬头远望,见
期刊
朱欣艳住在一幢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属于五孔板建筑,一共四层,她住在三楼。四楼住的一家女主人叫木丽,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办事员。这位女士不是律师却有着律师的派头,别人都叫她“木律师”。木丽的丈夫姓齐,是个画家。  楼上楼下,大家就这么一幢楼住着,平时虽然不怎么说话,倒也相安无事。没想到,这些相安无事的日子随着一场滂沱暴雨,生出了许多事端。  刚刚过午,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雷声,暴雨就跟着下了两
期刊
刘博是市电视台“寻亲”栏目的主持人。这天,他接到一位李倩女士的求助电话,想让栏目组帮她寻找一个师范学校的同学,叫刘才,他们已经有三十多年没见面了,想在有生之年能见上一面。  挂了电话,刘博不禁暗自嘀咕起来,听这位李女士的描述和留下的信息,她要找的人居然跟自己的老爸十分相符。难道世上会有这么巧的事情?他带着疑问和好奇回到家,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跟老爸复述了一遍。  老爸矢口否认说:“世上巧合的事情
期刊
大江在跃进路上开了一个小超市,经营一些日常用品,生意还算不错。  他的兄弟小江见哥哥生意做得不错,也动了心思,就在大江的对面也开了一个小超市,同样也是卖些日常的生活用品。  小江在大江对面开超市,大江的心里自然不痛快,本来是独家生意,现在被小江拆了份头,他觉得小江不够义气,不讲兄弟情义。兄弟俩的关系就没有以前热络了。  小江可不是这样想的,他心里想就算他不开,也不能保证别人不开,别人开了,一样要拆
期刊
刘涛平时喜欢写稿子,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小说,入了省作协后,就开始有些飘飘然,真把自己当成大作家了。  他经常在当地文友微信群里得意忘形地吹嘘自己又发表了哪些作品,得了哪些奖。结果有一天,他被群里的一位老文友苦口婆心地教训了一通。  因为群里要求实名,刘涛很快就通过网络查到了这个老文友的资料,是一个县级作协会员。刘涛嗤之以鼻,还在群里说老文友根本没有资格跟他对话。群里还有一位文友叫张伟,是刘涛的好朋
期刊
江海涛是个美食迷,这天,趁着休息日去月牙湾吃煎粉。月牙湾坐落在一个山湾里,刚下车,江海涛看见一个卖山货的,就上前问:“翠花家的煎粉店在哪儿呀?”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番江海涛,斜着眼睛问:“你找翠花做什么?”  江海涛说:“听说翠花做的煎粉好吃,想去尝尝。”  那人“哦”了一声,边挽袖口边指着湾口说:“只此一家,店主就是翠花。”说完,又说了一句,“我叫大龙,湾里没人不晓得的。”  江海涛心中一惊,大
期刊
你见过UFO吗?  不少人认为,飞碟的故事是近代天文爱好者杜撰出来的。其实,中国古籍早在几千年前就有飞碟的记载。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描述飞碟的名称有飞天的车、龙、飞车、龙车、三足乌、油灯、火鸟等。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上古时期,帝俊和羲和生出了十个太阳,因为是人和神的混血,他们时而可以变成太阳在天空中放射出光芒,时而又会化成三足的金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鸟、三足
期刊
北宋年间,有两位大臣让宋仁宗赵祯又爱又恨,捧又捧不得,甩又甩不掉。一位是宰相吕夷简,他遇事见风使舵,能说会道,得意时眼睛眯成条缝,生气时直翻白眼,他就像赵祯肚子里的蛔虫,说的话总能落到赵祯的心坎里。  另一位就是忧国忧民的范仲淹,范仲淹为人和吕夷简不同,他秉性刚烈,心系民众,遇事直言不讳,一针见血,有时连皇帝的情面也不给。赵祯说他狗脾气太倔、太二,所以管他叫范老二。  那时,淮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
期刊
這天,高虎下班后没事干,正坐在宿舍窗前玩手机,突然收到女朋友香草的一条微信,让他请假回去帮她种几天地。  高虎是个爱打扮、喜欢耍酷耍帅的小伙子,就是因为嫌在农村种地又脏又累,才跑到镇上打工的,他还想让香草跟他一起出来打工呢。可香草偏偏喜欢农村的生活,说在农村好好干一样有发展,还可以兼顾着照顾老人。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回家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自己好不容易摆脱的乡下“泥土气”又得上身,酷帅的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