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为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是值得每位英语教师深思的课题。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良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能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学生喜欢的游戏、竞赛、绘画、表演、唱歌、chant等活动,集知识和趣味于一体,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Do you like...?I like...”句型时,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呈现孩子们庆祝“六一”儿童节欢快的场景,旁边放上许许多多的礼物,再配上节奏欢快的音乐,T:Childrens’Day is coming,here are a lot of presents for you.Do you like…?儿童节是孩子们特别期盼的日子,他们的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发言:Yes,I do./No,I don’t.I like...,这时教师再播放课文的录音,学生在语言的帮助下很自然地开动脑筋,进行连贯思维和创造想象,以丰富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画面活了起来,学生的情绪因此高昂起来。课文内容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被感知和理解,教学效果之好显而易见。
  又如在教学“Halloween”一课时,正值西方国家一年一度的万圣节,于是我便上网搜索了很多关于万圣节的资料。课一开始,T:Boys and girls,here’s a card for you.电脑屏幕上缓缓向学生展示一张电子贺卡,电子贺卡最后是一排醒目的大字“万圣节快乐”。T:Oh,yes.Today is Halloween.Do you know Halloween?随着学生的介绍我点出了各种图片:南瓜灯、身着奇装异服的人们等。T:Look,what are they doing?电脑屏幕上展现孩子们边交流边打扮准备参加万圣节的画面。T:Do you want to join them?S:Great.学生开始边讨论边打扮起来。T:Now let’s go.S:Let’s go.学生挨家挨户拜访,索要糖果。S1:Trick or treat?S2:Oh,come in,please.Here are some sweets for you.S1:Thank you.S2: You look so funny.Whose gloves are they?S1:They are my father’s.S2:Whose hat is it?S1:It’s my mother’s.S2:How nice.S1:Thank you.Bye.学生表演和交流的欲望立刻变得特别强烈。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在掌声中,学生的兴趣更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二、在空间想象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的活动中为小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Grapes are sour.时,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演示。吃一口苹果表示很高心的样子,吃一口葡萄捂着脸表示很酸的样子。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老师讲的意思。接着要求学生说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
  又如在学了doctor,teacher,nurse,policeman,driver等Jobs后,我制作了一个调查表:What do you want to be?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职业,这种调查可以在教室里进行,也可以走向社会进行。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他们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在语言实践的情景中,培养学生创新交流能力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如:学习了Fruit以后,就要有一个go and buy some fruit的综合表演,我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创办水果超市,学生兴高采烈地购买水果,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很细致,不时可听到组员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专业用语,我也被感动了,加入其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孩子们语感的生成。他们不仅能掌握本课的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还能把以往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对话中,对话内容丰富多彩。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合作意识,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点燃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看图说话、手抄报,英语角、英语园地、课本剧表演等,这些活动实践性强,学习资源、实践机会、创新思维无处不在。如让学生搜集一些包装盒子或包装袋,找找生活中的英语,学生通过努力会找到:coke,milk,nice,dog,notebook,pen等,另外还可以在校园里开辟英语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咨询、交友等。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英语,用英语,丰富他们的英语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跨文化意识。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有计划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活动,并让他们在平等、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发展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有进取、创新精神,不断研讨和改进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英语教学中出现一种怪现象,部分学生一提到英语就头痛,因而不愿学英语。首先,我们应该引进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创意法。其次,英语课堂上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英语素质。最后,课前教师一定要精心备课,因材施教,把创意法教育理念适时运用于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创意法教育  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些学生一提到英语就头痛,而不
心理学研究证实,学习者的情感控制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英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更能决定学习能否成功。学困生往往缺乏学习动力,那些兴趣浓厚、性格安静、乐于助人、聪慧快乐的学生,其学习成功的概率要远高于动力不足的学生,在以上诸要素中,兴趣的重要性是排在第一位的,下面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试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夸张——兴趣激发的“助推器”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目前,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类广谱抗菌药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治。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愈发严重。由于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
教育学家们经过多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语教学应该在唱中学,在情景中说,在说中运用,在游戏中掌握。多给学生提供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使学生在语境中学好英语,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所有这些必须建立在有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会对这
摘 要: 小学英语作为英语教学的起步阶段,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的英语学习。因此,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讲,在教学当中必须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作者根据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从小学英语任务教学的理论出发,具体阐述任务教学的实践过程,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任务教学 英语新课标  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