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就《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答记者问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ongxu2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国务院审批,《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正式由农业部发布。这是农业部在认真总结《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情况、深入研究新时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思路和重点的基础上,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需要编制的重大规划,对未来8年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总体部署,是今后一段时期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稳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文件。为使广大读者更全面了解《规划》,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规划》的总体结构是如何设计的?
  答:《规划》主要按照分析现状、理清思路、合理布局、明确重点、提出措施的线索逐步展开,共设计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考虑《规划》是《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延伸和拓展,对上一轮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与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认真分析评价。第二部分,着眼于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分析了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从谋划整体发展思路出发,提出了新时期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第四部分,按照“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分析,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梳理”的思路,对16种优势农产品从发展现状、区域布局、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四个层次进行了概括和提炼,并提出了复合产业带的概念,明确了三类复合产业带的发展方向。第五部分,从加强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完善设施装备、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五个方面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问:《规划》如何看待2003年以来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
  答:为应对入世挑战、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部于2003年编制完成并启动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 年)》。规划实施5年来,喜逢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强农惠农政策。在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一是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棉花、甘蔗、柑橘、奶牛集中度分别达到99.9%、 63%、54%和50%。二是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四大粮食品种九个优势区域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5%,优势区域棉花、油菜、甘蔗、苹果、牛奶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达到99.9%、90%、72.4%、63%、60.7%。三是优势农产品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国90%以上的甘蔗制糖企业位于优势区域内。优势区域内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达到256家,年销售额近630亿元;深加工出口水产品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 46%。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四是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化率分别达到 72.3%、61.6%、47.1%、70.3%;苹果、柑橘优质化率由30%分别提高到55%、50%。两大苹果优势区鲜苹果出口量、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54%和70%;对日鳗鲡出口量已占日本鳗鲡进口的90%以上,对美罗非鱼出口量占据美国60%的罗非鱼进口市场。五是优势区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据对八个优势区域的监测,2006年优势农产品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比2002年提高了1.2%~12%。2007年,甘蔗优势区蔗农、优势出口水产品“两带一区”内渔民人均收入比2002年分别增加500元以上和1100元以上。
  实践证明,《规划》的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潮流。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规划》的引导功能尚未充分展现,区域布局仍不尽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扶持政策尚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有待我们在实施新一轮规划过程中努力解决。
  问:新时期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规划》提出,新时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我国农产品供需的阶段性特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明确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加速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进程,把优势区域建设成为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骨干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示范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规划》提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合理分工、产业整体构建、统筹协调推进、尊重农民意愿五条基本原则。
  问:围绕中央提出的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部署,《规划》提出了哪些发展目标?
  答:《规划》根据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时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发展思路,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经过8年的努力,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优势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优势区域对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重点培育 16个关系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农产品,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通过区域布局的优化,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区域农业功能、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5个方面得到强化。
  问:《规划》确定了哪些优势品种?
  答:2002年农业部在编制上一轮规划时,根据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和提高国内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选择确定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出口水产品等13种优势农产品。
  这次新一轮规划的编制,在优势品种的选择上,体现了既继承又发展的原则。一方面除将上一轮规划的肉牛肉羊品种分开作为2个品种外,保留了其他的12个品种;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增加了马铃薯和天然橡胶2个品种。这样,最终选择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苹果、天然橡胶、肉牛、肉羊、生猪、奶牛、出口水产品等16个品种,作为新一轮规划的优势品种。
  问:《规划》对16种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都作了哪些安排?
  答:《规划》在逐一分析16个优势品种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发展基础和潜力,划定了各品种的优势区域,明确了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其中,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4个优势品种,强调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突出保障粮食安全,划定了16个优势区;大豆和油菜2个优势品种,从食用植物油国内供给不足的实际出发,强调提高自给率,划定了7个优势区;棉花、甘蔗、天然橡胶3个优势品种,强调突出保障产业安全,提高国内供给能力,划定了 9个优势区;苹果、柑橘和出口水产品3个优势品种,强调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继续扩大出口,划定了10个优势区;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4个优势品种,强调转变养殖方式,保障基本供给,划定了16个优势区。同时,鉴于我国大多数农业生产区域适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产品生产,部分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在空间上出现重叠,在同一区域内需要处理好品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统筹好产业协调发展,为此,《规划》提出了复合产业带的概念,并提出了各类复合产业带的发展方向。
  问:《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农业部将如何组织实施,使之变成现实?
  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要通过规划编制理清思路,达成共识,形成一个针对性强、更具操作性的规划。为此,《规划》专门用了一部分的篇幅,在认真梳理近年来的5个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强农惠农政策及各部门、各地区实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新时期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政策措施。《规划》发布后,农业部还将发布指导意见,提出更加具体、详实的实施方案。
  围绕《规划》的贯彻落实,初步考虑,我们将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和宣传手段,让社会了解《规划》的主要内容,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在编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过程中,注意与《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重点、措施进行衔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三是认真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根据变化的形势、区域布局的特点与要求,对规划进行适当调整或修订。
其他文献
许多农民工认为,劳动合同到期后,自己与用人单位的所有权利、义务随之终止,彼此不再有任何瓜葛。其实不然,农民工不仅仍享有相关权利,甚至还可以行使此前未行使的权利。  未休年休假可折算工资  【案例】 2009年3月29日,廖婷与一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2010年3月28日,劳动合同因到期而终止。廖婷想起,自己在这一年中并未休过年假,要求公司对此给予补偿,但遭公司拒绝。理由是过期作废,公司并没有
海滨温泉度假村最初吸引我的不是温泉而是别墅,是客家菜。当沿着汕深高速公路,驶出稔山出口,转向国道驶向惠东平海镇方向后不久,一组异国情调的豪华别墅就出现在右侧窗外的矮山坡上,绿树丛环簇的别墅群,依坡而建,错落有致,在明灿灿的阳光下十分撩人眼目。服务中心区餐厅两面临窗,窗外的山光院景透过明亮的玻璃与餐厅连为一体,坐在餐桌前就如同坐在风景里,既餐美食也餐秀色。菜是精致的客家菜:金牌钵仔肉、鱼米之乡、盐锔
教学活动是教育工作的中心,讲课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怎样才能把课讲好呢?方法、技巧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师课前要充分准备、课中要力求效果、课后要反思总结,常学、常思、常做,就会熟能生巧,就能把课讲好。  一、课前充分准备  1. 备教材。吃透教材、熟读教材,既要宏观在胸,又要微观把握。我个人在讲课之前,一般情况下,所讲部分要通读三遍以上。  2. 备需求。要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当地产业状况,急
一、池塘要求    池塘进排水系统完整,面积10~20亩,水深1.2~1.5米,设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占全池2/3左右,池塘土壤以黏土或壤土为宜。池塘四周加设防逃设施,防逃设施材料园地制宜,可选用石棉瓦、水泥瓦、塑料板或加塑料布的聚氯乙烯网片等作为防逃设施。    二、放养前准备    1.池塘清整、消毒  苗种放养前抽干池水,对池塘、池埂、进排水渠等进行人工修整。每亩用100~120公斤生石灰
大棚蔬菜的生产满足了人们冬季购买新鲜蔬菜的需求,但在食品安全倍受关注的今天,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实施,确保人们买到放心菜。在大棚黄瓜生产中,霜霉病是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俗称“跑马干”。经过几年的探索,陕西省洋县农技中心总结出了一套以实施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防治为核心,辅之化学防治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
生猪生产一头连着消费者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养殖户的“钱袋子”。保障猪肉市场有效供给、管理通胀预期,必须保障养殖者收益、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近日,记者就生猪产销形势采访了畜牧专家。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瑶生教授认为,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养殖场户亏损严重,近期价格呈现恢复性上涨,养殖场户略有盈利,这对于稳定生猪养殖信心,保持生产稳定发展十分有利。从当前生猪养殖的投入产出看,生
没有人会否定一个成功的计划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计划能够成功,结果往往只有小部分人能够如愿以偿。人们不禁反思,计划为何失败?  古人云:“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有些人总喜欢事前就进行细枝末节般的设计,这是种习惯,也许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可计划没有变化快,当现实和设想不同时,心中又会不免阵阵失落。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往事历历在目,突然发现真正按自己计划那样发展的
农民工如何应对欠薪问题呢?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其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如何有效规避雇主拖欠薪水 农民工在进城务工时极易出现以下问题:农民工因求职心切,有活就干,不讲条件。更有甚者有的农民工都不知道自己在为谁打工,特别在一些建筑类企业中,有的人只认识自己的包工头,结果一旦出现欠薪等问题连找谁都不知道,酿成多劳少酬,或劳而无酬的后果;此外还有盲目交
通往非洲的门户  阿斯旺是埃及最南端的城市,它一直有“通往非洲的门户”之称,它也是尼罗河上最美的城市。碧蓝的河水、绿色的枣椰林、绵延的红色沙丘、白色的大三角帆船,只有北部非洲才有如此美丽的色块对撞。  阿斯旺夏天的气温虽然高达40℃至50℃,强烈、灼热的阳光令人难以忍受,但冬季的气候却非常温和,很适合冬天度假。当北半球的人们在考虑如何度过漫漫严冬时,美丽的阿斯旺却刚好结束了漫长的夏天,这里到处是一
《意见》明确提出农广校的公益性、专门机构和主渠道作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农广校体系的时代使命,核心问题是要加强能力建设。  农广校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主体依托和基础依托,必须不断加强教学人员、教育手段、办学条件的投入和建设。一是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和实训基地。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业示范区等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教育培训基地,为农民就地就近、农学结合接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