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初中体育教学的优势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主要在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初中体育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进行相关探索,为同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142-02
  1 前言
  21世纪,信息技术得到高速发展,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其中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初中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新课标要求素质教育背景下,它的有效利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初中体育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其增添活力,实现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概述
  所谓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在现代学科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以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动教育的变革[1]。换言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最终促进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的整合优化。在这个环境下,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中得到了有效整合,实现教学过程的相互融合,最终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
  3 初中体育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案例分析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体育课堂教學注入新的元素,能够为教学提供新鲜的东西,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法,将课堂内容进行展示,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新奇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原动力。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多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在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又缺乏生动形象的注解,教学很容易陷入到呆板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全面利用,将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表达。而多媒体课件的科学性、技术性以及艺术性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同时,将教学内容的安排尽量典型化、趣味化,也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再者,在进行诸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的体育活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优秀运动员的照片以及比赛的视频等,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初中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进而提高其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
  视音频技术的应用,帮助教师提供动作演示工具 初中体育教材中,有不少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学习的难度比较大。传统的体育课堂,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取挂图、模型等辅助工具进行教学。这种讲解方式很难将一些复杂的技术动作进行有效演示,同时不能够完美表达,学生多半不会熟练地掌握。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将一些连贯性的动作通过视频、动画等演示出来。画面的清晰、生动,能够将动作进行有效表达,同时也能够避免静态图像带来的审美疲劳等。学生通过对视频的学习,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视频进行慢动作分解,详细地了解与记忆动作,实现直观而形象的记忆,对这个动作过程进行有效理解与掌握[3]。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可以增加学习的自主性。
  如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教材中有“武术”一节课,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训练过程拍摄成录像,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录像的回放,引导学生寻找彼此之间的差距,进而进行提高。这种方式的运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提高学习积极性[2]。同时,运用录像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审视,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改进。
  另外,一些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动作是需要教师进行反复演示的,而课堂时间的有限以及教师精力的有限都会对教学的效果造成影响。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教学视频,教师进行教学演示,学生进行模仿学习,之后通过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对视频进行学习。这样还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时间利用率。
  计算机交互技术的应用,为师生提供沟通平台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使得教学过程中具备丰富的教学元素,可以将抽象、静止的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生动的表达。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多是采用行为主义教学方法,强调对动作的模仿与强化,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对教学活动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4]。在对一些动作技巧进行讲解时,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赛程进行形象生动的展示,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调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将教学结构优化,达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进行转变。教学结构的转变是教育变革的最重要成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转变条件。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有效地实现学习的自主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素质教育的推广有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教学的多样性也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有趣,实现学习与娱乐的共同交融。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教学环境中,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4 初中体育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合理运用,对多媒体进行有效选择。多媒体选择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依据教学内容。体育教学中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彼此所适用的教学媒体也会有差异[5]。例如,对于初中体育课程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如体育的起源、活动等,与一些纯技能的东西的讲解,所需要的多媒体技术是有很大不同的。
  2)依据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时,应该选取的教学媒体也会不同。
  3)依据学生的特点。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方式进行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应该考略到教学设施配备,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其经济效益,用最合适的教学媒体,而不是要选择最昂贵的。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多媒体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是为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服务的。
  5 结束语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初中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能够增强其教学效果的有效性[6]。应该对其进行改进,并为教育事业提供参考。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建立在多媒体课件有效构建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进行有效提高,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安峰.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2012(4).
  [2]王坤.多媒体体育教学是一把双刃剑[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2(5).
  [3]徐勇.多媒体教学情境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的新方向[J].东方青年·教师,2011(10).
  [4]马勇企.浅谈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J].神州,2012(2).
  [5]钟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J].商情,2012(25).
  [6]孟士凯.浅谈多媒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2014(9).
其他文献
水稻精确定量施肥,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许多农民朋友偿到了甜头,取得了极显著的经济效益,进一步认识到水稻精确定量施肥具有省肥、降本(减少氮肥用量15-20%,节约成本17-20元),提高肥
摘 要 针对传统的CAD/CAM教学理论与实践分离、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实践训练单一,将工程案例引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阶段进行案例分析,实践环节针对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式案例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综合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 CAD/CAM;工程案例;分组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
冬季中到大雪的天气分析罗亚学(辽源市气象台)1前言冬半年强降雪天气,虽然不象夏季大~暴雨天气出现时产生的灾害那么严重,但由于强降雪天气来临时常伴有大风和强降温,对农、林、牧业
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的动力则是审美需要和动机。在美术教学中,知识的积累和感情的积累又非常重要。要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加强修养,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认知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对美术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美术学科要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传统教学,尤其在多媒体的普遍应用中,更要求美
介绍了禽畜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了各类污染源及其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畜牧业污染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文根据长春市气象站1993~1995年每日07时和19时的高空观测资料,对有关送温层的数据作了统计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春市上空边界层内逆温分布的类型和变化规律作了分析论证,这对城市大气污
【摘要】 目的:探索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血管細胞黏附因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idized α1-antitrypsin,ox-AAT)联合检测在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境无法满足理论教学需求,分析TCP/IP协议分析课程理论以及实验教学现状,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探讨教学方式,提出建立虚拟TCP/IP协议分析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