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都市音乐文化中的俄罗斯情结

来源 :通俗歌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俄往来自古有之,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分支,需要继承与发扬。哈尔滨一直被誉为“音乐之都”,这与哈尔滨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着眼于哈尔滨城市建设之初的自身情况,与俄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相结合,阐述了哈尔滨音乐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俄罗斯情结。进一步的了解哈尔滨都市中的俄国音乐的情怀,初步认知哈尔滨与俄国音乐的渊源。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文化;历史背景;建设
  一、中俄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东北部与俄罗斯一衣带水,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联系。两国之间最早的交往可以追世纪,俄罗斯与中国在政治、外交、经济上都有交往。19—20世纪是中俄两国发展最平凡的时期。当时俄国沙皇政府非常重视他在远东的势力,在中国的势力也是俄国沙皇政府最重视的方面。因此俄国沙皇政府筹划修一条铁路,将俄国远东地区与中国紧密的联系起来。在1895年底俄国与中国开始就铁路问题进行谈判。结果1896年5月22日于莫斯科签署了建设中东铁路的秘密条约。随着条约的签订和中东铁路的建设,一批又一批的俄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专家陆续来到了中国。1897年铁路进入了建设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加,在1898年铁路的工作人员一手创建了哈尔滨。“哈尔滨”取自于满语。用汉语翻译过来是“扁岛”的意思。哈尔滨在19世纪中东铁路修建之前还是个荒凉偏僻的地方。开始哈尔滨只是一个酿酒的小村庄,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了一个大城镇。医院、饭店、旅馆、商场、学校等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随着哈尔滨城市化的发展,俄侨的人数的迅速增长。宗教、艺术、文化等等随着国外定居到哈尔滨的侨民们一同被带进了中国。
  二、中国当时的音乐背景与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大肆瓜分中国,使得封建落后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逐步丧失自己的主权。实行对外妥协对内残酷镇压的政策。在这种大环境下,人民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在音乐文化方面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一直被封建统治者作为教化民众的雅乐,已经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随着封建制度一起走向衰亡。而昆曲、琴曲等来自于民间的音乐“雅部”音乐,也在时代的冲击下走向落寞。其次,当时出现了许多反应人民生活现状的民歌。这些民歌大多通俗易懂,抒发人民对残酷现实的无奈与苦闷。与此同时随着新式学校的建立,一大批音乐课程中的原创歌曲被广为流传即学堂乐歌。在乐歌的创作形式上最在出现了中西融合的情况,用日本、欧美的曲调填中国自创的歌词。例如李叔同作词的《送别》其曲调来自于美国通俗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沈心工作词的《拉纤行》曲调来源于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的曲调等。
  三、俄罗斯音乐文化与哈尔滨的渊源
  自19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就逐渐控制在了俄国的手中。在1946年解放之前,哈尔滨一直处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之下。因此哈尔滨的音乐历史文化更具特色。在时代的大环境下,哈尔滨——这个当年的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整个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促进融合的局面。
  在音乐方面这一时期是哈尔滨音乐历史上兼收并蓄的重要时期。随着沙皇的殖民政策和铁路的修建,大批俄国人来到在哈尔滨。他们之中有官员、技术人员、铁路工人、各路专家、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属。俄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俄国内战爆发以后又有大批的俄国侨民通过铁路来到哈尔滨。在这批俄国侨民中贵族、学者、艺术家等颇多。他们将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等各种各样的西方乐器一并带入了哈尔滨、带入了中国。哈尔滨也被誉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
  早期的俄罗斯人在哈尔滨这个城市中组建了许多民间的音乐团体,这些团体多以家庭为单位,以民间乐器巴扬吉他为主,也有钢琴、提琴等乐器,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后来随着贵族、官员以及精英阶层的加入,这些民间音乐团体逐步正规起来。成立了四重奏乐团等,并进行演出。随着音乐团体的推进,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起了第一个文化娱乐场所——“中东铁路工厂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为上千的俄国铁路员工提供了固定的娱乐场所。1903年6月哈尔滨在兆麟公园里建设了本埠第一座欧式大剧院——希尔科夫戏厅。这所大剧院进行营业性演出,节目丰富多彩,吸引了很多观众,因此引起了许多同类戏院、剧场的兴起。1909年哈尔滨进行了第一次欧式综合音乐会,音乐会上演奏了许多俄国作曲家脍炙人口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等作品。这次音乐会专业技术很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与此同时更加为西洋乐器在哈尔滨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1908年俄国当局将铁路军团所属的乐队调进哈尔滨将其改编,成立了“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即老“哈响”哈尔滨因此成为了最早拥有交响乐团的城市之一。
  四、俄罗斯音乐文化对哈尔滨都市音乐的影响及意义
  在哈尔滨工作的老艺术家们他们既升华了艺术也传播了音乐文化教育。他们授课教徒,为哈尔滨乃至全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俄国音乐家们在哈尔滨建立了很多所音乐专科学校,其中以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哈尔滨格拉组诺夫音乐学校、哈尔滨音乐技术学校最为出名。当时类似的音乐学校有80多所,因此哈尔滨被誉为“音乐家工厂”。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政治格局的变化,1946年苏联侨民陆续撤出哈尔滨以后,原来由俄国人组建的老“哈响”逐步补充进中国表演艺术家。这就为老“哈响”补充进了新的人才。1961年哈尔滨举办了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夏期间共举办了十余场形式各异、题材风格各异的音乐专场演出。这为后来哈尔滨的音乐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到处都有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影子,继承历史,兼容并蓄,使哈尔滨音乐文化上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石方、高凌、刘爽著《哈尔滨俄侨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韩化:《最早的“欧式”综合音乐会》,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丁善德:《上海音乐学院件事》,《音乐艺术》附刊,1987年
  [4]《音》(上海锅里音乐专科学校校刊)(1928年---1932年)
  【作者简介】
  张瑛(1991~),女,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简单来讲,就是所有中国人创作并且符合我国音乐风格的作品,都可以被归入民族音乐范围内。民族音乐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因此民族文化对记录民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民族音乐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校音乐教学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发展;音乐教育  前言  中国民乐,历史悠久,流传不喜,并不断变化着自身的形式特点。民
期刊
【摘要】随着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稳定,我国的民族唱法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发展空间上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从唱法本身来分析,民族唱法的声音训练技巧、情感表现,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我们一方面要保证歌唱者拥有较为高超的技能,另一方面则必须在情感上具有较强的把控,更好的感染观众。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民族唱法;声音训练;技巧;情感前言  相对而言,民族唱法的难度较高,需要驾
期刊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声乐体现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音乐风格,民族声乐既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展现民族特色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因而,为了让我国民族音乐良好的发展,在研究民族声乐的过程中,音乐艺术家创新民族音乐,深入探讨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方案,从而找到正确的发展途径,这样,才能使让我国民族声乐源远流长。  【关键词】民族声乐;多元化;思考前言  对于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
期刊
【摘要】在社会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舞蹈获得了广泛的重视,且在发展速度和成果上,均获得了高度的认可。民族舞比较注重表达民族元素,能够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和装饰,将民族的东西展现出来,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文章针对民族舞的特点、发展趋势展开分析。  【关键词】民族舞;特点;趋势  前言  在众多的舞蹈形式当中,民族舞是一种大众普遍接受的舞蹈,很多人都从事到了民族舞的研究当中,并且获得的成果非常
期刊
【摘要】通过对民间音乐的学习以及文献积累,有了一定自己的总结以及见解,也深刻感受到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浅析民间音乐传承的意义与重要性》、《浅析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民间音乐的当代传承方式》、《论民族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论民间音乐的保存、传承及保护》、《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及发展》、《民间音乐的传承及保护》、《谈大学校园内的民间音乐教育与现代传承》等文献的积累以及民间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歌唱事业不断发展,我国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民族唱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我国民族事业的发展和歌唱演绎的情怀,所以在作品的选择以及训练方面,都必须系统化的开展,不能单纯的按照个人意志来进行,要在客观上完成民族唱法的持续进步,丰富歌唱的技巧、方式,推动文化事业的较大进步。  【关键词】民族唱法;训练;作品前言  相对于一般的唱法而言,民族唱
期刊
【摘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剧已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音乐剧的发展也是从无到有。虽说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演唱风格多样,具有多元性,但演唱风格民族性(本文特指的演唱风格民族性具体指向为学院派唱法)的探索与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歌剧演唱风格的分析,尝试探索音乐剧演唱风格如何融入民族性,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剧在贴近广大观众的情趣同时,更好地体现民族性演唱风格。  【关键词】音乐剧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的音乐事业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综合素质,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他的国家,为此获得了世界上的认可,推动了国内艺术事业的全面进步。文章针对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融合  前言  在当前的歌唱演绎事业中,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是最主要的两种歌唱形式,其所表现的积极内容和广阔宏大的空间,受到了社会上的广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新的指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也都面临着让更多的人了解,走出区域,走向世界的新的发展路线。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一些相应的反应自身文化的内容,如今,我们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出发,看待民族舞蹈时尚化的问题。本文旨
期刊
【摘要】“音乐神童”莫扎特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一位非常多产的作曲家,但这位“音乐神童”却仅仅活了35岁。莫扎特的一生坎坷、艰辛,并且由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而痛苦不堪。因而,本文试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究这位广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作曲家坎坷的艺术生涯与他的人际交往的关系。  【关键词】莫扎特;人际关系;艺术生涯  莫扎特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但他命运多舛,艺术生涯坎坷,笔者认为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