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民族唱法声音训练技巧和情感表现

来源 :通俗歌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稳定,我国的民族唱法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发展空间上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从唱法本身来分析,民族唱法的声音训练技巧、情感表现,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我们一方面要保证歌唱者拥有较为高超的技能,另一方面则必须在情感上具有较强的把控,更好的感染观众。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民族唱法;声音训练;技巧;情感前言
  相对而言,民族唱法的难度较高,需要驾驭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即便是学习多年的人,依然不能完全的掌控,只有持续的训练和总结,才能保证在舞台上获得最好的发挥。民族唱法在训练过程中,声音训练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应注重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来完成,而不是单一的重复训练。除此之外,在情感的酝酿、表达等方面,要求歌唱者进行有效的掌握,不要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要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
  一、民族唱法声音训练技巧
  (一)科学发声,气是基础
  从唱法的角度来分析,民族唱法在学习、应用的过程中,所有的歌唱者都必须拥有足够的底气,否则无法支撑长久的发声,对声带的损坏也是比较严重的。建议在今后的声音训练技巧上,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声”的原则,将“气”作为发声的基础。例如,多数民族唱法的歌者,都要从调整呼吸的训练开始。歌者需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口鼻应同时进行吸气,要以缓慢的速度来进行。当歌者感觉到吸气进入了腹部、腰部时,要将吸气状态进行转变,主要是变为缓慢的呼气,反复练习后可以掌握好要领。在呼气过程中,身体不可完全的放松,歌者需要将自身的小腹进行内敛,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共同感觉到“以小腹收缩的力量,将气息进行呼出”。一般而言,呼气的时间会保持在20秒左右。呼吸动作完成后,小腹变为原来的状态,腰部和腹部也同时进行放松。由此可见,在发声、呼吸的练习上,将直接关系到日后的歌唱情况,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应进行适当强度的训练。
  (二)真假结合,扩展音域
  民族唱法能够将恢弘的场面通过歌唱的形式展现出来,观众所获得的体验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考虑到人体的生理极限和发声方面的影响,训练技巧的过程中,要保持“真假结合”的原则,不断将歌者的音域进行扩展,由此才能持续的获得唱法上的进步,保持自身较高的艺术水平。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倘若歌者的真假音不能统一,那么针对一些大型的民族声乐作品,就得不到较强的把控,声音达不到贯通的效果,最终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例如,在真假音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将很多的民族唱法结合起来,包括“哼鸣”、“稳定声音支点”等等。歌者在演唱过程中,不可以失去声带闭合挡气的能力,需要长久的保持哼鸣过程中的高位置,这样才能不断的将音域扩展,从而取得最好的成果。
  二、民族唱法的情感表现
  (一)保持丰富的音乐情感
  对于民族唱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民族”层面上努力。歌者除了要掌握较多的技巧,还必须在情感表面上有所突破。部分歌者在舞台表演上,虽然声音技巧丰富,但表情僵硬,给人一种在听留声机的感觉,这并非最终的诉求。保持丰富的音乐情感,是驾驭民族唱法的重要内容。例如,所有的歌者在演唱过程中,要把自己想象成演出作品的一部分,不要抱着“表演”的心态,而是要将自身融入到作品的情境当中,把民族的内容、大自然的气息、广阔的天地均表现出来,抒发自身情怀的同时,给观众一种较强的感染力,获得台上台下的高度统一,实现民族作品的最佳演绎状态。
  (二)使用贴切的音乐语言
  民族唱法的情感表现过程中,绝对不能出现“过渡表现”的现象。部分歌者在演唱过程中,肢体上的动作有些浮夸,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将情感表达出来,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民族唱法的情感表现当中,需要注意适当的使用音乐语言,要通过音乐这一广阔的桥梁,与观众更好的沟通,与作品更好的沟通,不要随意的发挥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更不能将肢体动作作为情感表现的全部。例如,演唱《小河淌水》的难度在于演唱者要理解云南音乐的美在哪里,怎样去感受我们云南少数民族心里的那种纯净美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感表现。《小河淌水》音乐表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真诚和恬美的意境。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深刻地理解云南多元文化的艺术性和音乐性,《小河淌水》的意境美自然就如清泉般流淌出来了。
  总结
  本文对民族唱法声音训练技巧和情感表现进行讨论,从目前得到的结果来看,民族唱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入的研究,声音训练技巧和情感表现,二者必须同步进行,否则很容易出现训练、演唱的较大偏差,不利于长久的发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歌者的民族唱法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丹. 论民族唱法的训练技巧与演唱要点[J]. 当代音乐,2016,02:36-37.
  [2]琚军红. “跨界唱法”对现代声乐教学的启示[J]. 中国音乐,2012,03:172-175+204.
  [3]王雪敏.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 音乐创作,2011,02:183-185.
  【作者简介】
  周雨(1997~),女,黄淮学院,研究方向:美声声乐。
其他文献
【摘要】“流行音乐”因其特有的通俗化、大众化以及语言的简洁好记等特征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传播。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时期的流行音乐都能与当时时代特征紧密结合,逐渐形成有共同特征不同特点的艺术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行音乐文化。本文通过对现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阶段进行探索,并以此为例,简单论述现代城市与流行音乐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流行音乐文化;心灵  前言  流行音乐文化与
期刊
一、    这个罗晓敏,业余的爱好就是专门研究星座,什么水瓶座,射手座,处女座啦,一问她,她准能从肚子里抖出一大堆星座伦理,星座爱恋更是一套一套的。这不,这时,她正把一本星座测试的书盖在脸上,靠在床沿,用极具诚恳,不容置辩的语气劝路霖:  “路霖啊!你还是放弃那样的念头吧!我帮你们壹了,你们不合适,魔羯男典型的郁闷,你没看他啊,整天一副倔强的样子,眼里没有他人。哼!看了就讨厌!你们在—起肯定不会幸
期刊
【作者简介】  魏松(1972~),男,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民族音乐各个阶段的发展中,都存在女高音歌手不断增加与更新,而男高音民族歌手却屈指可数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相比于女高音歌手来讲,男高音的训练难度较大。因此,为了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男高音歌手,应不断加强男生的高声部训练。  【关键词】民族唱法;男生;高声部训练前言  对于民族音乐演唱来讲,男高音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男高音,往往都要经
期刊
【摘要】从各个乐章来看,作品《地图》是对湘西文化的研究。用田野调查方式了解湘西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当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为创作源泉,写作成了交响乐演奏作品,保留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将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用现代派音乐的手法将传统音乐表现出来。这首作品,交响思维、浓郁的民族文化印记反映了谭盾的音乐创新思想,将交响乐与民乐完美融合。  【关键词】谭盾;《地图》;视听结合;湘西文化;交响乐  一、作品
期刊
【摘要】《风萧瑟》是一首艺术性很强的歌曲,若果演唱者片面追求演唱技巧,忽略音乐的情感,是无法打动别人的。深入歌曲的灵魂,把握它的内涵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通过对《风萧瑟》的演唱分析,是自我对歌曲作品的一些理解,也是对自己、对许多声乐爱好者的一个提示: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要注重声音与情感、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片面的追求会让我们走入误区。  【关键词】风萧瑟;新女性;痛斥封建礼教  《风萧瑟》是歌
期刊
【摘要】 对于每一位音乐学院的学员来说,基础的钢琴弹奏技巧都是必须掌握的音乐技能。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流行音乐系的学生学到更多的实用音乐技巧,发挥基础钢琴知识的作用,同时和本专业良好的结合,是音乐学院教师的钢琴教学目的和方向。笔者通过对基础钢琴教学方式的总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适当调整等方面,论述了流行音乐系基础钢琴课是怎样实现以上教学目的的。  【关键词】流行音乐系;基础钢琴教学;目的前言  
期刊
【摘要】流行音乐,是一束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冲击波,它具有精神的“能量”。无论我们对音乐作品持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尺度,然而这种“能量”确是客观存在的。现如今,香港流行音乐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精神“能量”影响了我们八零九零几代人的精神生活,为什么香港流行音乐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关键词】流行音乐 ;精神“能量”;社会价值;音乐特征  前言  在人类
期刊
【摘要】2013年上映的周星驰电影《西游降魔篇》在春节档获得了华语电影票房很好的成绩,使其影片票房从春节开始一路飘红,使得周星驰电影再次成为票房保证,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周星驰电影不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光影新世界,还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情怀感受,这种感受和电影中对通俗歌曲的运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周星驰通过影片中通俗歌曲的选择更是凸显对其电影喜剧风格下的悲切主题和人格性格命运的刻画。  【关键词】通俗
期刊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简单来讲,就是所有中国人创作并且符合我国音乐风格的作品,都可以被归入民族音乐范围内。民族音乐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特色和风情,因此民族文化对记录民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民族音乐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校音乐教学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发展;音乐教育  前言  中国民乐,历史悠久,流传不喜,并不断变化着自身的形式特点。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