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议芜杂,慧眼与自我掌灯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ngu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执有人生价值与道义的灯盏,苏轼以豪迈抛去谣诼的枷锁;“启予者,商也!”迈下老师受弟子尊敬的神坛,孔子以谦逊拾起弟子的卓见。面对纷繁的评议与看法,一双慧眼与一颗赤子之心,便是我们的砥砺之柱。
  智者的言论灿烂如灯火,闪烁着人生真谛的华光;明亮如星辰,亘古不变且指引人生的方向。良师益友的劝导亦如此,是逆境深渊中的援助之手,是大海航行中的助力东风。听取之,践行之,可以将我们的前方之路照得通透明亮。然而可悲的是,这些稀缺如珍珠。
  占据我们视线的更多是泥沙,讥讽、谣诼、假意、奉承甚至笑而不语,于此,若有苏轼莫听的豪迈,路途将会显得开阔明亮。深刻体认到“如果你向每个讽刺你的人扔石头,你将停滞不前”,我们应学会忽视一些刻意的嘲弄;真正理解“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就已走遍半个世界”的事实,我们就能有不以物喜悲的豁达;看透当晋惠帝面对饥荒天真地说出“何不食肉糜?”时大臣们的笑而不语,我们便能重新重视自我价值。
  一双慧眼,帮助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慧眼实为难具,若能分辨出何为善言何为恶言是人的本能,那么人人也许都能圣贤如孔子一般。
  一颗赤子之心,是人所能追求的,黑格尔说“每个人都在追求着他者中的自我存在”,是的,他人的看法总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體认,影响我们人生剧本的书写。可赤子之心的热血便流淌于对“真正的自我存不存在他者”的领悟中。尼采曾言:“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后传,不是你子女的前篇。”每个人都是人生剧本的主宰,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读者观众的看法是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忠言,即使逆耳,我们也应听取学习。可人生最大的幸福,正如贾平凹所言,是“做自己”,一切的前提都是我们的自我存在是由自己掌控,我们是坚守本心的,我们在做自己。现在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轻飘,浮躁的言论充斥生活,网络的伪装使人不再慎独慎己,因而我们收获的评价鲜有客观真实,于此,一双慧眼与一颗赤子之心更显得可贵。
  在大时代的潮流中有明瞳辨清是非善恶,在狂欢夜有赤子之心引导我们做自由的舞者。
  点评
  文章紧扣个体与他人的关系的立意行文。作者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法。先由苏轼与孔子对待别人的看法引出话题,点出世事芜杂,人言纷繁。然后承前而说“智者的言论”“良师益友的劝导”于人生之可贵。随即笔锋一转,“良言”虽好,可实在“稀缺”,世间更多的声音是泥沙俱下,甚或是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而不语”。至此我们该怎么办?作者自然切入到如何对待纷繁世言的问题,并给出了方法: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赤子之心。这之间也有主次深浅,“慧眼”不易具有,“赤子之心”最应保持。最后用“在大时代的潮流中有明瞳辨清是非善恶,在狂欢夜有赤子之心引导我们做自由的舞者”收束全文。
  作者多用引言论证,对引言的使用方法多样,时而完整引用,时而又将名家之言十分贴切地嵌入到自己的叙述中,文笔摇曳,转换自如。这种将所积累的学识很好地化用的能力,是学生最应学会的一种本领。
  本文得分为57分。
其他文献
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覓得一粒柳芽、一朵野花、一刻清静,人会由衷地快乐。在杳无人烟的荒野上,发现一星灯火、一缕炊烟、一点人迹,人也会由衷地快乐。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人及其产品把我和自然隔离开了,这是一种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历史隔离开了,这是又一种寂寞。前者是生命本身的寂寞,后者是野心的寂寞。那种两相权衡终于承受不了前一种寂寞的人,最后会选择归隐。人是自然之子,唯有置身在大自
期刊
我是一名用“生活”写作的作家,虽然完稿部分不长,但已收获不少读者。读者中有关心爱护我之人,亦有批评指摘之士。身为作家,不应独处象牙之塔,而应俯身倾听读者,却仍坚持写“有我”之书。两种方式并不矛盾,均是对读者的尊重。  一定要俯身倾听读者呼声。我不是看透世事的仙人佛陀,不是文学写作规则的制定者,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年轻,因而缺少生活的经验。而身边的读者中不乏年长于我之人,正如韩愈所言:“生乎
期刊
作家写作之时,当坚定己见,不可为读者之观点所左右。而于人生之创作亦然:快意人生当信马由缰,当不为观者所羁绊。故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读者之呼声,并不必然指向作品的升华;而他人之意见,也并不必然导向生活的正途。若战火之中的周树人听凭劝导一生行医,风雨如晦之中由谁来撑起民族的脊梁、血荐轩辕?若屈辱至极的司马迁依世俗之见引刃自决,茫茫尘寰之中又由谁来扛起如椽大筆、立起泰山?创造生活如著
期刊
那是一种能将耳朵洗净的声音。它甚至不会消散于流年里,总在某个寂寂的夜,飞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悄悄潜入梦里的温暖。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流淌着一条河,曾经的人歌人哭散尽,只余那潺潺之音,伴着岁月的芬芳,洗去一路上的风尘。  儿时清澈的欢乐,是每个人念念回首间的家园。总会有一条小小的河流,每天淌过你的眼睛,就像那些沉默的岁月,当河流多年以后淌过心上,所有曾经的沉默都成为水声的背景。是谁在记忆里轻唱,是母亲
期刊
萨特说:“我是一个顺从的孩子,但我只顺从于我自己。”我们生活在千千万万个个体聚集的密集丛林,倾听他人的建议便好像为我这株小草拨开了一片迷雾,让我能感受到遥远的阳光,但这丛林中的声音太嘈杂,我必然要仔细分辨哪些声音能真正地帮助我,我会感激每一个这样的声音,我更会坚定自己的方向。  “读者”千千万。新媒体时代,我的生活这部“作品”被彻底地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我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被人追逐。不论是早晨路上拈
期刊
“读书、考试、上好学校,变成最聪明的人。和你我少年时一样,这是陈念朴素的愿望。被欺负,被嘲笑,被丢进黑暗中,她仍想保护这个不太美好的世界。”我很喜欢这句话,是因为觉得陈念非常“有力量”,好像什么都打不倒她,一直很顽强。但是,我和陈念,不太一样。  读书时,我并不想考最好的学校,也考不上。我只想坚持写稿,投稿,最好能当个作家。  嗯,我有种梦想彻底破灭的感觉吧。我想,不只自己,应该有许多人会在某个时
期刊
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即便在校园里散步,也微微低着头,似乎总在想着什么。有人唤他名字,他会如梦方醒般抬起头,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看着你。  但就是这个看上去呆头呆脑的小孩,却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拿了金奖,获得了保送清华的资格。我与孩子的指导老师坐在一起聊天,我问他,这样的孩子是怎样“教”出来的?他摇摇头:“我是没法教出来的。”  我很奇怪。  老师说,我们成人已经很难控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而这个小孩子却
期刊
储蓄是穷人思维,消费才是富人思维。这可能是近年来最毁人的谬论。   让我们想象一下人类的第一笔财富的产生:当时,一群原始人,生产力低下,除了勉强维系生命,一无所有。突然,某一个原始人,由于特别聪明能干,或者掌握了将石头打造成简单工具的技能,他捕获的猎物与收集的植物种子,除了用来养活自己,还有盈余,这就是他的储蓄。用这些盈余,他可以交换其他人的产品,也可雇佣另一个人替他服务,不仅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也
期刊
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改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而我们埋首于生活的几案,拾起笔却满心踯躅时,总有纷扰的杂音在背后响起,指点我们将于何处落笔。于是,我们心中朦胧的理想蓝图便被涂鸦所淹没。  总有人认为作家心中要装着读者,顺着读者的呼声走;也总有人认为作家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执笔者,我想,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们以笔墨为
期刊
18岁的时候跟喜欢的人告白,在深冬发出那条短信,屏住呼吸等待回复。“叮咚”——答案在屏幕闪现,八个字,简明直接:“对不起,我不喜欢你。”  当时我以为那是我感情生活的谷底,“不会更难受了吧?”我一边哭,一边心想。  唉,才不是。  我后来在感情里经历的更难受的事,不是拒绝,恰恰是没被拒绝——但也没被真正接受。  众所周知,要让一段感情继续,总是需要一些节点的。  比如,总得有人说“那我们在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