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这个规定与“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所倡导的不谋而合!其中“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教师的“导”。而“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更应该注重教师的“导”,让“导”成为课堂的一根线,让它使课堂精彩纷呈,焕发魅力,让学生的“课堂展示”充满灵动与生机!
  【案例描述】
  去年上半年,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姜树华的一节语文课——《伊索寓言》。姜老師所讲的《寓言故事》共有三则:《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狐狸和蝉》,这三篇故事的共同点就是主人公的“欺骗”。
  姜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活动是:走进文本,寻找破绽。
  1.各组选定一则寓言,先自己读读,想想从哪些词中能读出人物的欺骗。
  2.在组内读读相关语句,补充彼此的发现,并相互指点朗读。
  3.全班交流。
  学生组内活动结束后,一组准备展示时,姜老师说:“你们组有优先展示的机会,其他组有及时补充的权利”。这句话无形地给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分配了任务,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
  开始展示了,这组同学选择的是《牧童和狼》这则寓言,他们从“读句子、扣词语、说感悟”几个方面说出了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欺骗”。当学生交流到“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时,姜老师立即聚焦于这句话,他说:“虽说是谎言,但着实让村民们捏了一把汗,谁来读出让人出汗的感觉!”接着,两个学生站起来读了这句话,这时候姜老师引导学生评价,最终让学生知道读这句话不光是声音高的问题,还要有“引村民来救他”的感觉。接着,他让只注重声音的男生再读,发现进步很大,他评价:“瞧,这就是进步,我们自己学习就能悟出许多”。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接下来的展示环节就更精彩了,他出示了牧童喊的两句话:①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②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他引导学生:“后来他仍然这样大喊,仍然这样大叫,感觉是不是一样?”学生自由读。读后,他的“有本领的人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内心”的一句话再次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小手如林。三位同学获得了朗读的权利,其他的学生获得了做评委的权利。姜老师接下来的引导更让我们大开眼界,用一位同学回答的话说,“有一种让人浑身发热的感觉”。他读叙述的部分,其他三个同学分别读两句话,学生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急,一声比一声怕!教室里回荡着“狼来了!狼来了!”的呼喊声,学生真正用朗读表现了自己的内心。台下的听课老师掌声如雷,学生也情不自禁地笑着鼓掌,“我们需要的不是笑,我们需要的是观点,各位评委请亮观点!”姜老师再次把课堂还给学生,再次让学生展示“精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争先恐后地发表见解。最后姜老师又让学生推荐刚才三个中的一个同学读,姜老师的适当引导让这个孩子的朗读发挥到淋漓尽致!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就这样让姜老师上得如此有语文味儿,让我每每回想总是意犹未尽!
  【分析与反思】
  通过以上案例,我认为“课堂展示”要想出彩,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让“导学”焕发魅力!
  一、适时“导”,全员参与
  教师作为课堂的“导师”,要用自己的魅力让学生全员参与课堂的展示。如上述案例中,姜老师在一组展示、个体展示的过程中,都不忘提醒:“其他都是评委”“各位评委请亮观点”让学生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这个课堂是自己的!这就避免了“课堂展示”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
  二、适当“导”,热情高涨
  “有本领的人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内心。”“读书出色的人能读出两次语言的变化。”“瞧,这就是进步,我们自己学习就能悟出许多。”姜老师诗人一般的表扬,哲学家一般的激励,调动了学生的每一根神经,学生用眼、用耳、用心参与课堂的学习,学习积极性高涨。同样,高涨的学习热情定能生成精彩的“课堂展示”!
  三、环环“导”,扣人心弦
  姜老师是充满智慧的,他能紧扣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让学生从一声声“狼来了”走出来,再从一声声“狼来了”走进去。这一切都离不开“扣人心弦”的朗读、“扣人心弦”的感悟和“扣人心弦”的点评。教师是领头雁,带领学生一步步进入文本;教师是舵手,带领学生激流勇进,到达文本的深处。教师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这样的“课堂展示”扣人心弦!
  总之,“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创造性地做好“导师”,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把课堂交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充满热情,让课堂的每一环节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导学”才会焕发无穷魅力,“课堂展示”才会别样精彩!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局面.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新理念,不断地探索研究,不断地总结反思。借此,我把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从韶关海关获悉,2018年上半年,韶关海关共检疫供港加工用活鸡144批,共计78.95万羽,数量同比增长761.9%;活猪出口488批,共计19 520头,数量同比增长49.24%,均呈大幅增长态势,韶
2018年3月22日,总投资4亿元的大型生态养殖项目-兰州天欣养殖场在兰州新区秦川园区开工建设。澳大利亚甘肃总商会会长甘飞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开工仪式。据悉,项目建成后将实
【教学片断】《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师: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的矛盾内心?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一个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必须采取主动的阅读心态才能完成,而使学生进入主动阅读心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问题驱动”,使之产生悬念般的阅读期待。因而,阅读教学应致力于思考问题空间的创设,使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阅读的兴趣,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我感悟、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学生走向探究性学习的境界。具体地说,创设思考问题的空间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价值性   
语文教师要循课标、思方法激活口语交际课堂,努力打造有效的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究竟怎样才能上好口语交际课呢?  一、创设多种情境,激发交际兴趣,实现“我要说”  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是使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在心理上产生需要时,才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打开话匣子,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创设情
时下,好多语文教师抱怨:课程改革了,语文难教了,考卷的试题灵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考题的答案丰富了,评价的标准多样了,哪里才能找到语文课堂的快乐呢?其实,就像当初我们接受新课改的理念那样,这也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学会变换角度去考量语文课堂的价值,从而拥有快乐的语文课堂。实践中,我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语文课堂的快乐,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孩子喜爱的课堂。  一、变通,语文课堂追求两个像  语文课堂的
提到识字教学,教师都会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识记生字词。编谜语、讲故事、绘画、拆拼等,这些方法都不错,但在具体实施中,又有多少汉字能够编谜语、故事呢?又有多少汉字可以画出形状或者拆拼呢?如果不能运用这些方法识记,教师还有什么招数可用?有些教师会想到强化朗读,机械抄写。这当然是不科学的。其实,人的记忆和遗忘都有规律可以遵循,识字教学还是要在这上面多做文章。记忆信息在大脑皮层
对鸡球虫病的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鸡球虫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为鸡球虫病防治提供参考。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重要部分。透过它,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内容和实质,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中心,体会文章的精髓所在。既然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和把握如此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从小小的课文题目入手进行阅读教学无疑是个好方法。面对课文题目,教者如果赋予新的思路,并合理引导,巧妙点拨,必能使“妙”生辉,生成精彩。  一、凭题激趣  导入新课时,教师如果从课题入手,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认真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