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熙的“三远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3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在哪一朝代,中国山水画都体现着在咫尺画面中对“远”的追求,在宋代时期,著名山水画家、理论家郭熙将这一追求总结为“三远”。本文将通过对典型画作的构图方式、意境内涵的分析,以及对“三远论”来历的推想,阐述“三远论”的具体内涵及其影响与意义。
  【关键词】三远;郭熙;意境
  一、“三远论”的提出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郭熙将传统山水画空间构图形式分为从山脚仰视山巅的高远;从山前向山后窥探的深远;以及由近山眺望远山的平远。并给不同的“远”赋予了不同的意境,各种构图所寄托的情思也截然不同。此章节出自郭思替父整理的山水理论著作《林泉高致》,这部著作的正文分为《山水训》、《画意》、《画题》、《画记》、《画决》、《画格拾遗》六部分,《山水训》主要阐述画家在创作时应具备的精神修养和实践能力,这一部分的内容至为精妙,可谓郭熙创作心得的精华部分。
  二、“三远法”在山水画中的体现
  “三远论”融于各个朝代画家们的观察、创作之中,在每幅优秀传统山水作品中都能觅到“三远”的写照。
  (一)高远
  宋初的范宽是高远构图的代表,他不同于在宫廷中当差的郭熙,而是常年隐居于终南山中,观山写生。在他存世的画中,以《溪山行旅图》最能代表其雄强浑厚、深沉健壮的绘画风格。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图中央一顶天而立的巨山占了整幅画面的三分之二,山头的密林更增加巨山的沉重感,巨山右侧有一道泉水飞流直下形成飞瀑,侧面衬托了山势的险峻,画面的下半部是三堆石岗,石岗上有茂密的老树,其间夹有一条小溪,溪边有赶路人和驮着行李的四头驴,人物和动物都只有一寸左右大小,与巨山的稳健安泰之势形成强烈对比。在皴法上,山体多用豆瓣皴,或叫雨点皴,夹有短条子皴,石岗多用刮铁皴,如掷出的铁枪,又如冰雹磨下的痕迹,笔力爽健,但层层皴染后又使山体厚润,山体凹凸处的皴染变化精妙,细致的刻画后,画面依然整体,山如铁铸,山间的房屋如铁屋,岿然不动像将军一般顶天立地。山体的皴染在靠近下方的石岗处渐渐隐没于云雾中,以此拉开远近距离,形成高远之势。然而古人云:“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范宽的画即使离得很远观看,也如临山前。这既是对《溪山行旅图》展现的巍峨强悍的赞扬,又似乎对其不够“远”保留意见。这主要是源于范宽受到当时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美学的中心思想主张人们“志存高远”,“达则兼济天下”,包含了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阳刚正气。而“高远法”正是体现出了同样的进取精神。
  (二)平远
  “元四家”中的倪瓒是平远构图的代表,他的画多取材于太湖地区,南方的山水秀润,山多是平缓的山丘,倪瓒画中的典型布局是三段式平远构图,代表作《渔庄秋霁图》中,近处画一小土坡,坡上有六棵树,高低粗细不等,树干用渴笔画成,轻松的线条将树干勾的松动自然,树枝上几乎没有叶子,寥寥落落用淡墨点缀,衬托出秋日的萧疏,画中间是河流,实则不着一笔,留白使整幅画有松有紧,富有节奏感,河对岸仍然用干笔画坡,但行笔比画近坡快,因而虽墨色相似,远山却有了缥缥缈缈的感觉,画中间河流空白处有题,字体秀逸俊美而无妩媚柔弱,严整规矩又淡雅舒展,与画面的意境融为一体。《渔庄秋霁图》只有墨色,没有人物,带有荒寒萧索的感情色彩,平远构图的画作干净,舒朗,沁人心脾,能涤荡人们心中的凡俗之事,更符合在宋朝基础上愈发注重文人气质的元朝。
  追求平远所散发的平淡天真与当时文人所推崇的庄子精神有关,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而文人们正是追求这种精神,正是庄子的境地,玄学的境地,山林之士具有了这种淡泊的内在,必然就反映在精神产物上,即是清雅淡然的山水画作。
  (三)深远
  “三远”之中的深远,郭熙解释道:“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深远之色重晦;深远之意重叠;深远者细碎”。深远不同于高远,平远,高远和平远在一幅画中的特点常常十分凸显,而深远往往隐于高远,或融于平远,画面迷蒙含蓄,犹如半遮面抱琵琶的少女。
  深远法的采用意在塑造一个深邃莫测,富于神秘的空间,如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描绘的是浙江吴兴县西北的卞山景象。此图画出卞山自山麓到山顶全貌,山峰高耸入云,丛林掩映,山下的深溪,繁茂树丛,蜿蜒山路,村舍隐者,杂然其间。在笔墨上,山石用披麻皴和解索皴,干湿并用,线繁点密,虚实相生,营造出苍茫深厚之感。最能体现画面深远的,当数具有微妙变化的树木。《青卞隐居图》中,前排三棵树和后排两树的树干都是是浓墨勾勒,但树叶是以淡墨所画的大混点表现,再其后的两树与前排大树处理方法相同,这样的精心布置使前后关系变化无穷,并不是单一的前实后虚,似乎每棵树都得到了悉心照料,力求多变,无处不显示出山谷的深邃。
  (四)三远的融合
  “三远”在郭熙的画中则全都相融了,在《早春图》中,郭熙用奇妙的笔致描绘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早春之景,树木舒展,春风和煦,山石沐浴在春日柔和的日光中。“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山腰的烟雾在早春的阳光下更显朦胧,山的高度也变得难以估量。“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溪水断续蜿蜒于山中,流向画面近处,将远处的楼阁山川与近处的树石沟壑联系起来。在用墨上,淡处轻薄如雾,浓处厚实如漆,雾霭弥漫,透过近处的树能窥视到远处朦胧的树,神秘感油然而生。整个画面呈现出万籁俱寂,自由生长的和谐。
  “高山仰止”的高远,“神秘难探”的深远,“舒朗宁静”的平远。郭熙巧妙的将三远构置在一幅山水画中,高远的峻美舒展,深远的神秘莫测,平远的阔达冲融,都和谐的统一在早春的山林树木中。
  三、追溯“三远论”
  山水画最初都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又或是存在于为了行军打仗而绘制的军事地图,直到晋代时期,才有了真正的山水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魏晋以降……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晋代时期的山水画虽然难以见到,但从敦煌壁画中可以窥知当时画工对透视远离还未有意识。画面上的山像锯齿一样整齐的排列,没有前后大小的变化,人和马在山后却比山还高大了数倍,即是“人大于山”;画面中的河流十分窄,河边人物横躺在河流上也不会落水,更不必说泛舟,也就是张彦远说的:“水不容泛”。
  自东晋宗炳开始,山水画论中才提及了“近大远小”这一基本透视观,也就是“远映法”。宗炳阐述了传统山水画的具体空间构建方式,而郭熙的“三远”则在意境上发展了抽象的透视观,“三远论”赋予了山水画更丰富的内容,寄托了文人更深刻的情怀。
  四、“三远论”的发展
  “三远论”提出后,有不少画家学者都在此基础上提出见解。宋人画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讲到另一种“三远说”:阔远、迷远、幽远,其在本质上是“远”的三种特殊情况,依旧未脱离“高远、平远、深远”的大范围。到了元代,“元四家”之一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也提出了“三远”:平远、阔远、高远,而此“三远说”并未做出清晰的阐释,相比之下,不论是之前宗炳的“远映法”,还是之后韩拙、黄公望的“三远说”,郭熙的“三远论”都更为精炼、全面、清晰。
  结语
  “远”是中国古代文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空灵心境,同时也应是当代人在社会喧嚣中不断追求的宁静家园。对于这一最终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成为每个追求“远境”的人们的座右铭。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美术出版社,201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郭熙.林泉高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救风尘》和《威尼斯商人》分别是中国元朝关汉卿和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作品中,作者都让女主来充当解决矛盾冲突的主动角色,这在几个世纪之前的中西方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想,但是两位女主角的设置却决然不同,通过对比,希望能从中找到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并试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救风尘》;《威尼斯商人》;女性;中西方文化比较  戏剧《救风尘》是中国元代关汉卿的经典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
期刊
【摘 要】悲剧意识是悲剧性现实的反应,即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的体现。而悲剧性艺术又是悲剧性现实的反映,即艺术作品。因此,为了研究社会转型期的悲剧意识,它的形态,结构,内容,意义,我们必须结合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当时的艺术作品来进行研究。而社会转型期的悲剧意识则往往彰显出智者的自我超越精神,也反映出在历史大变革中人类的价值观的创造过程。悲剧意识转化为社会前进的动力或指出社会弊病的作用,这在中西方社
期刊
【摘要】:钢琴的“发音”问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乃至以后需要锻炼和努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5个方面来提升。一是听辨性很重要,辨别的重要性也亦为重要;二是指尖触键及断奏触键直接关系到钢琴发音的好坏;三是通过身体各部位的配合运用来达到好的音色;四是力量的正确运用也是关键因素;五是了解钢琴的特点才能让它的“发音”问题解决的更完善。  【关键词】:钢琴发音;音色音质;听辨性;触键;身体配合
期刊
【摘 要】扬·凡·艾克的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因其真实感和复杂性而成为艺术史上的谜之画作之一,就对它的研究来看,很多学家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示。一部分学者注重探讨这幅作品中的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并置的美学手段和表达方式。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扬·凡·艾克生活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期,即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过渡阶段,社会秩序所折射出的不同审美倾向,使得该作品表现出一种美学上的张力。这两种解读方式都从细节
期刊
【摘 要】舞蹈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部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国内美学界的视野,填补了国内舞蹈美学界的空白,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更是掀起了一场美学热潮。敦煌舞作为一个新兴的流派,已经用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及艺术价值征服了世人。舞蹈美学相较于敦煌舞审美特征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因此对其审美特征的研究可使敦煌舞理论体系逐渐完善,为丰富舞蹈美学做出贡献。  【关键词】舞蹈美学;发展现状;敦煌舞;审美特征  一、
期刊
1. Introduction  Thomas Hardy is one of the famous writer in the Age of Victorian. He published nearly 20 novels in his lifetime and also wrote many middle-and -short stories and poems. Hardy was firm
期刊
【摘 要】鲁道夫·阿恩海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学家、艺术心理学家之一,他对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教育、建筑等领域都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对视知觉形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资源。阿恩海姆的美学思想,系统地阐述了平衡、简化、形式、空间、运动等范畴中所包含的理论意义。本文从平面设计的角度出发,对阿恩海姆阐述的关于“空间”范畴进行探索,从“图与底”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联想到的“空白空
期刊
【摘要】: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伴随着不同的心理感受。每个阶段的心理健康影响着人的性格,一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以及幸福生活。因此,扎实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旨在为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1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
期刊
【摘 要】任伯年和塞尚分别是中西近现代的海派与后印象派一代宗师,前者以文人画价值观为审美核心,民间绘画、西方绘画和文人画三者的色彩相互融合,并运用中国传统写意与笔墨绘画方式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后者不满足于印象派对色彩的表现的科学与理性,以“视觉理解世界的方式”为宗旨,以西方油画,把形与色的关系做到巧妙而又本质的统一。二者在色彩观念,表现手段虽然存在差异,但对色彩的追求都趋向于一种“中和思想”,并以
期刊
【摘要】:《阿拉比》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追求自己的爱情最终梦想幻灭的凄美故事。文章情节简单,但意象很多,象征意义丰富。作者只交代了小男孩爱上了“曼根的姐姐”,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名字。本文尝试挖掘作者真实用意,来解读曼根姐姐的象征含义。  【关键词】:《阿拉比》 ;曼根姐姐;精神顿悟  詹姆斯·乔伊斯被誉为是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座丰碑。《都柏林人》是他的早期作品,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