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玩石法”助君玩石无忧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0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个月,赏石类报纸、杂志不约而同地给全国石友传递着一个信息:石市低迷。一时间,“分析”低迷、“应对”低迷的文章纷纷出炉。
  有人说是“天价”惹的祸,有人说是市场缺乏规范,有人说是石友水平不高、赏石文化缺失等,于是就有人出谋划策:诚信经营、低成本运作;薄利多销,提高水平和眼力……
  大家莫衷一是,又都有些道理。我认为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市场规律。大的经济环境的起伏左右着艺术品市场的起伏,更何况只能算刚刚起步的石市呢。
   据最近发布的梅摩指数(美国纽约大学史敦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梅建平、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摩西教授所创立的“梅·摩艺术品指数”)显示,短期持有艺术品的回报率波动性明显大于长期持有,而且,较长的持有期可以降低风险而不会影响回报。艺术品投资回报期比较合理的时间是七到十年,假如有更好的周期的话,如十到二十年,那就更为有利,因为十年、二十年不仅仅可能是新一轮的艺术潮流的更替、变换、艺术基金能够充分成熟运作的时间,更可能是一轮又一轮的经济波峰或者谷底。即从理论上说,在经济谷底附近收藏,在波峰前期卖出能够轻松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实现艺术品投资的最佳回报需要时间,而不是今天收藏,明天就可以暴富的。
  再来看看石市。困于石市的石友,你的藏石达到理想回报期“十年”了吗?有人说:我都玩了十五年了!这就理解错了。不是从你玩石头算起,是从你的收藏品收入手中的时间算起,哪块石头达到十年,哪块石头才是进入合适的回报期了。进入回报期的石头,即使现在是金融危机的谷底,也能够轻轻松松挣钱。假如把握得好,在谷底到来之前的波峰就卖掉的话,就能够更大限度地实现盈利了。不要指望刚刚买到手的石头就能给你带来丰厚的利润,除非你捡了漏。你可以捡漏,可来你这里的收藏家一样也想捡漏,只有十年最佳回报期前的便宜的藏品才能够让收藏家感觉捡了漏。果真十年磨剑,一朝试锋,岂有不所向披靡的道理?这就是“双十玩石法”的第一个“十”——藏十年。许多石友收藏石头刚几年,就心急火燎,大呼谁来救市!还没有到你收获的季节呢,提前收割,只能是前功半弃。
  有石友要说了,我藏十年才拿出来,我吃什么?这就是“双十玩石法”的第二个“十”了。收藏向来是富人的游戏,收入囊中,饱了眼福、心福,既是高雅的炫富手段,还是保值增值的工具。所以艺术品投资占可调度资金的份额向来是有讲究的。一般国内外比较认同的是“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假如你有30万元闲余资金的话,只可以拿出3万元用于收藏投资艺术品;上班族,假如你年薪10万元的话,每年只可以拿出1万元用来投资收藏品,以保证细水长流。年复一年,越收越多,与收藏同时增长的不仅仅是你的藏品价值,更是你的阅历和知识,同时随着时间、阅历、知识的增长,你对于精品的把握将更加准确,这样,你的投资将越来越理性。反过来,不至于一下子把资金用光,且收来的也不怎么上档次(因为刚开始眼力有限啊),一天不卖就心慌,天天念叨低迷了怎么办,这样不仅不能“放长线钓大鱼”,更没有心情潜下心来研究学习、总结和提高,即便遇到精品也不敢下手,更无力下手了。
   总之请记住“双十玩石法”——一是十分之一闲余资金投资石头,二是十年为最佳投资回报期。把握了“双十玩石法”,将坐看金融大潮起起伏伏,我自逍遥。
其他文献
以“弘扬石文化,打造石产业”为主题的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暨珠宝文化节于7月10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上演。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云南省政协主席王学仁,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以及云南省、昆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柬埔寨、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领事参加开幕式并剪彩。  近十天的展会汇集了来自云南、贵州、四
期刊
云南省瑞丽市观赏石协会会长,生于1957年8月,19岁参军,43岁那年转业到地方,由一名奇石爱好者逐渐成为痴迷者,并常到全国奇石产地寻石、购石,对石可谓是“石心石意”。  10年前,李西明就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赏玩戈壁石、木化石、水晶等石种。2006年接触黄龙玉,刚开始的时候李西明对此并不感兴趣,但是现在就不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不但喜欢并且产生了感情,现在手上带的腰上挂的都是黄龙玉,天天都要看上
期刊
编者按   『瘦皱漏透』、『四大名石』等名词乃石界常谈,此为前人所倡理论,后人则多随感而发,或承继,或转折,洋洋大观,论述甚丰。亦有个别角度虽新,然或词不达意、以点盖面,或难免转嫁摘袭,为人所诟。古论新说,前仆后继,何为确事?  浙江王伯平先生,耗心于此类常谈,重启解读阀门,本刊择期刊载一二,以飨石客。同时,为谋求石界进步,特于此建议:批评、质疑,补充、指正,欢迎百家各抒己见。    四大名石乃太
期刊
漫天枫林红似火,“松花”竞放长白山。  2009年中秋,北国名城吉林省北山市江源区,在伟大祖国六十华诞来临之际,隆重举办了第二届松花奇石文化节暨首届中国江源长白山奇石博览会。   松花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松花石除指用于观赏的天然奇石外,还泛指驰名中外的松花玉和清康熙等帝王使用过的松花砚以及当代用松花玉石雕制而成的各种工艺品、工艺建材等。狭义的松花石特指观赏石中的松花奇石。   用于观赏的松花
期刊
我们讨论市场,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市场。狭义的市场是商品进行买和卖的场所;广义的市场,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反映了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商品的可供量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联系。所以,奇石市场不仅是奇石交易的场所,而且也反映了奇石采集者、经营者、消费者(收藏者)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图示为:   图示表明,采集者所采集的奇
期刊
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苏轼(公元1036-1101年)由知徐州改知湖州,赴任路经灵璧,作《灵璧张氏园亭记》称:“其中因汴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苏轼喜爱这个山水相依的庭院,继而论道:“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最后又说:“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表达了苏轼乐天知命、终老山林的心境。  苏轼声名远播,遭到朝中李定等人陷害,《灵璧张氏
期刊
在我国南方,“石胆”的产区至少有十处,但质量最好、品种最全、具体产地最多者,首推云南,其次为广西、贵州和湖南三省区。在云南的几个主产地中,以会泽县与东川市接壤地带的会泽驾车乡所产者为我国石胆、铁胆之最;滇池西南晋宁县之昆阳磷矿所产者次之。由于笔者曾仅论述了前者(详见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会刊《云南石文化》2009年3月18日,总第九期第三、四版),所以多数人只熟悉驾车乡“铁胆泥石流大沟”所产的石胆/铁胆
期刊
奇石的价格很难猜,常常令人莫衷一是,有的石头不大,敢叫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更多,有的只是几块钱而已。  奇石的事儿很难说,两块同种大小类似的石头,有眼无眼可不一样,只要有眼,不管“红眼黑眼”,便可攀龙附凤,没眼的便沦为一条草蛇;类似什么有洞没洞的、有形无形的、有水无水的、有峰无峰的、有头无头的……在品位和价格上也都是如隔天地,落差极大!  奇石的优劣很难定。于人而言,有好红的,有好白的,有好
期刊
“三年不开张,开张管三年”,这句常被石商挂在嘴边的经典语录,不仅是奇石这种特殊商品经营特点的真实写照,更道尽店主们在坚守中承受寂寞,在寂寞中迎接收获的苦与乐。  开石店,似乎注定要坚守寂寞。而如何在寂寞中经营,在寂寞中坚持,让一位普通石商告诉我们其中的酸甜苦辣……  采访对象:唯一奇石馆馆主张成 玩石资历:18年  建馆时间:2000年主营石种:戈壁石    唯一石馆,一个以地方单一石种为主要经营
期刊
黄河及黄河石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等九个省、自治区,由山东进入渤海。沿途岩石坠入河道中,经河水的搬运、冲击形成黄河石。黄河石为水成的卵石,主要产于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至宁夏青铜峡水库、黄河中游三门峡水库至小浪底水库的黄河河道里。  由于黄河水系基本覆盖了西北高原各大山脉,而各山脉的生成年代不一,山岩成因复杂多变,外加岩石的硬度、经搬运时间和距离等因素,致使黄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