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县农广校: 构建现代网络服务平台 力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巨鹿县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自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县以来,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认定425人。
  为了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这个问题,巨鹿农广校积极探索,打造了一款集手机在线移动学习平台、手机媒体资源信息查询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和手机报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民手机学习终端,建立了以巨鹿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和手机终端跟踪服务三个服务平台为主体,链接智慧农民云平台、物联网为辅的综合培育平台体系,运用“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现对职业农民的远程在线培训,移动互联即时服务、在线技术咨询和跟踪管理考评,帮助农民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一、服务平台的构建
  1. 搭建巨鹿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云平台。首先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对惠农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多角度解读。组织技术干部与培育对象在技术培训、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在网络平台进行对接,做到组织到位、服务到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作为一个集发布培训工作安排、学员遴选采集、在线教育考试、在线跟踪交流和认定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面向全体农民,服务全体农民。其次,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和手机终端服务平台,通过实名注册,浏览三农要闻、动态信息和政策扶持模块,了解当前我国最新三农信息和扶持政策,解答农民的政策误区;通过实名注册,进行在线学习,实现专业课和公共课线上连续式教育;利用在线考核模块,实现线上线下综合教育后的考核验证,并将考试成绩存档记录。
  2. 搭建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平台。根据产业需求建设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平台,该平台作为一个集网上买卖信息发布、实时价格查询、专家线上指导交流和种植规范、技术知识下载为一体专业跟踪服务平台,巨鹿县中药材种植户可以充分利用该平台查询信息技术,同时也可以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解答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 手机APP终端跟踪服务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越来越成为农民群众离不开的先进生产工具, 手机是一个消费门槛低、大众普及型的产品,其技术成熟、商品化程度高、应用服务研发经费低廉、便携性等特点适合基层农广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农民获取技术知识的主要渠道和工具,巨鹿县农广校开发创建了巨鹿职业民培训AAP手机终端平台,利用手机终端开展跟踪服务,专家定期在线直接地与农民交流,农民将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通过终端与专家对接;同时运用手机终端定位功能,可以更快速的对农民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入户服务。添加了“新型职业农民 QQ群”、微信交流群,更加全面地帮助农民与专家、农民与农民开展信息互动、交流。
  二、平台的运用推广
  随着平台建设的逐渐完善,平台的推广运用成为培训工作的重点,农广校通过进村入户发放平台使用技术手册及开展定向平台使用培训班,大力宣传推广平台;将平台使用知识列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通过课堂教授技术知识,让学员逐渐掌握并利用好平台;学员实名注册登记,将在线浏览、学习、考试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综合考核内容;安排专家,定期在线答疑。
  服务平台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让农民低成本、方便快捷地获取农民教育培训优质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全程教育培训服务,以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末梢堵塞”现象,畅通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利用网络服务平台,持续不断地开展追踪服务,共解答技术问题120余条,发布天气预报、生产重要环节技术知识350余条,手机定位精准入户指导30余户。通过网络平台的推广运用,带动提升了全县农民的创业创新能力,培育了一大批经营主体,推动了全县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的有效抓手,努力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的目标。通过培训,参训的学员都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全县涌现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35名学员带头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8名学员创建了家庭农场,有124名学员成为种植、加工、营销能手。返乡农民工袁丽丽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转变了创业观念和经营理念,在王虎寨镇张庄村流转土地100亩,建立了“鑫行休闲农业采摘园”,共投资400万元,建设了草莓、葡萄、瓜果、蔬菜大棚60余个,动物观赏园5亩,集现代观光娱乐、休闲旅游、特色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并于2015年10月开园。学员樊运海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到了现代化养鸡技术,由原来的4000只扩养到12000只,采用智能化蛋鸡养殖技术生产线,纯收入达30万元;目前正在筹划办理公司,发展集种、养、加于一体的高效农业。学员司敬活成立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发展果蔬大棚3000多个,每个大棚年纯收益1万元以上;带头发展了新型日光温室大棚20多亩,带动全村及周边村发展日光温室大棚500多亩,形成了一个现代设施农业千亩示范区。
  2. 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通过平台的推广,一大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主动接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喷灌滴灌等农业生产新技术,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农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全县累计推广新品种50个、新技术35项、建立科技示范园区50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全覆盖,农业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达到85%。如,南哈口村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有机食品生产模式,生产的“哈口牌”西瓜,亩均增收1万多元,全村年增收3000多万元。
  3. 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中药材、设施蔬菜、小杂粮、肉鸡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开设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进而推动特色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新建蔬菜标准园、中药材示范园21个,通过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金银花田间生产、枸杞规范化栽培及中药材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等新技术,带动发展无公害金银花生产基地6万亩、枸杞规范化生产基地2万亩,占全县中药材基地面积的45.5%。同时,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对土地流转工作的认识,积极主动支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 2015年全县新增流转土地9.67万亩,总面积达到17.97万亩,比2014年底的流转土地总面积8.3万亩增加了1倍多。
  4. 发展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公司 职业农民 农户”、“公司 合作社(基地) 农户”等形式,从土地流转、项目倾斜、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培育发展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专业合作组织386家、家庭农场50家。如,西郭城村王春山,参加培训后,流转土地200多亩办起了家庭农场,年收入30万元,当年带动全县新增家庭农场3个。
  5. 增强了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2015年被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74人中,目前启动致富农业项目166人,初见成效128人,分别占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人数的95.4%、73.6%,实现了从种养大户向种养生产经营大户的转变。
  6.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民身份转变。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了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升级换代”, 培养了一批不仅懂生产,更善经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生产趋于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管理趋于现代化,能够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中找到新的增收致富途径,扎根农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新一代职业农民。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张会敏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巨鹿县分校 张 佩 李晓宇
其他文献
生物钾肥是由河北省科学院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解钾能力很强的“146”、“114”硅酸盐细菌,并综合从中国科学院引进的“152”菌株,以制成可在大田应用的硅酸细菌肥料。为探索生物钾肥在山西省晋城市自然条件下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在沁水端氏、陵川杨村、城区北石店的棉花、芝麻、西瓜、蕃茄等作物上进行了生物钾肥的试验与示范工作,增产效果明显。    一、增产效果    1. 在棉花上的应用。前期施与不
多年来,陆晓伟热爱农民教育事业,坚持在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她情系“三农”,脚踏实地做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火炬手,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作出了贡献。  自2006年江苏省农民培训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如东县农广校先后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389班次,培训农民75万人次;举办农民创业及职业农民培训班87班次,培训11410人;举办“致福工程”电脑培训班77班次,培训2472人。作为农
陕西省周至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从2013年开展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结合当地产业特色,针对培育对象的不同层次,扎实做好每一个环节。通过三年的工作探索和总结,学员论坛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培育工作的整体效果。论坛交流,即让学员将其在学习中、生产经营中的创意创新、思想感触,进行总结提炼,以论坛为平台,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电弧焊接时,火灾和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其原因:一是电弧的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焊接时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与熔渣的颗粒,燃着焊接处附近的易燃物(如油品、木材、棉纱等)及可燃气体而产生火灾和爆炸;二是电焊机的电缆或电焊机本身的绝缘破坏而发生短路,电焊机与电缆连接处接触不良,特别是焊机二次回路通过易燃物质时,由于自身发热,短路或接触不良产生火花而引发火灾和爆炸;三是焊接未清洗过的油罐,油桶、带有气压的锅炉储
2013年底,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宣读了首批评选资助的100名新型职业农民名单,吴科委就是其中之一。  1983年5月出生的吴科委是夏邑县刘店集乡吴楼村人。2000年,初中毕业的他选择了外出打工。他做过电子工,当过服装工人。但由于没有技术,几年下来没什么积蓄,还是原地踏步,他开始对前途担忧。经过深思熟虑,吴科委最终决定,回家在养育自己的土
黑龙江垦区农广校不断强化教学管理,实行教学管理“五统一”,根据中央农广校的教学要求,垦区农广校体系统一招生录取、统一编写教学计划、统一订购教材、统一命题考试、统一教学管理。  统一招生录取。 年初召开管理局农广校校长工作会,逐级下达招生任务,总局农广校组织各级农广校统一招生录取、注册省网和国网,2014年垦区农广校中专招生计划3000人,目前,各农场分校正按照招生要求,采取多种办法,积极努力完成各
2016年全国兽医“四个一行动”举行颁奖活动,内蒙古自治区、青海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等荣获十佳基层兽医服务团队称号。  随着近年来我国兽医事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社会各界对兽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也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国兽医系统广大职工要全面加强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管理,为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
南京科技职院出台“杰出人才培养实施办法”,杰出人才培养对象为大一、大二在校学生,培养期限为一至两年。由院(系)确定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两人,学生学习注重培养在学业、科研、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期间,学校为入选学生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目前学生和导师的选拔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农广校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中,以争先创优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当地农民的赞誉和地方政府的认可。  培养模式四项创新  创新培训内容。以符合农民需求和生产需要为原则,在征求往期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学员意见和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培训内容,保留对农民学员经营管理影响较大的创业技能、经营管理等内容,加大专业技能
一、国内鲜活农产品  2012年第49周(2012年12月3日—2012年12月9日)“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90.36(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3.16个点。“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88.81(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3.75个点。重点监测的50家批发市场60个品种上周交易总量为57.19万吨,比前一周增加0.4%。  (一)牛羊肉和鸡蛋价格持续上涨。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