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2月28日,陕西一号重点工程—一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陕汽商用车产业园重卡公司一期工程投产仪式隆重举行。
产业园生产区占地2700亩,包括投资5000万美元的康明斯发动机合资项目和总投资19.8亿元的重卡公司。车桥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管理中心及公用配套设施。其中一期工程包括重卡公司的冲压.装焊。涂装。汽车总装配四个工艺单元.完成生产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安装各类设备900多台(套),具有双班年产重型车3万辆的能力。
先进装备具世界水平
一期工程本着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原则,精心打造高品质重卡制造平台,先进程度完全可与世界一流卡车公司相媲美。四千工艺单元采用机械化传输链输送部件,完全避免了装卸搬运。
四大工艺单元及配套设施,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关键部位采用国外先进的装备和机器人,如从日本进口的1600吨双动液压机组成的冲压加工流水生产线、瑞典ABB点焊机器人和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焊机群控系统。中央监控系统、德国玛哈公司提供的全套整车调试检测线。特别是从德国全套引进的世界上最先进的集中焚烧处理系统。由欧美日进口的定值扭矩系列化器材、各类标准工具、抽真空注油设备等先进器具装备起来的475米现代化汽车总装配线和德国AFT公司承制的驾驶室内饰装配滑板全自动流水线,在国内卡车行业尚属首次应用。
国企跨越式发展模式的典型
陕汽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始建于1 968年、设计纲领为年产1000辆重型军用越野车、先天不足的三线工厂,曾经多年徘徊在严重亏损的边缘,1990年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1995年也仅有5亿元。“十五”期间,以张玉浦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与多家优势企业资产重组,全面加快技术改造,年销售收入由5亿元发展到50多亿元,5年增长10倍,综合实力在“2005年中国机械500强”中排名第39位,居陕西之首,成为“最具活力”、“最受关注”的中国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集团,创造了典型的国企跨越式发展模式。
发展得益于“战略运营”
面对骄人业绩,专家和媒体记者纷纷探询陕汽快速发展的奥秘。张玉浦董事长说,陕汽的发展得益于“战略运营”——用前瞻性思维观察形势,把握形势的变化,及时发现在他人看来是不可能的机遇并果敢地付诸行动。因此,当上世纪90年代末原重汽集团处于严重亏损的半停产状态时,陕汽不等不靠,及时提出“抓住机遇、发展陕汽”的工作方针,开始构建自己的营销队伍和网络;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吸纳社会资本加快技术改造,建成国内先进的重型车桥生产基地;与德国曼全面技术合作,自主开发出我国换代重卡。
带动西部和陕西经济
有关专家特别指出,陕汽在远离都市中心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工业园,建设新兴产业基地.并在其周边陆续建设动力总咸和零部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构建起我国西部最大的商用车产业园区,成为带动西部和陕西经济的制造业新基地,是最理想、最符合现代城市发展布局的产业发展模式。
二期工程2008年竣工
按照规划,陕汽商用车产业园二期工程计划2008年竣工.将形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双班年产重型汽车6万辆。11升康明斯ISM型发动机5万台及各类重型车桥18万根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宝鸡中卡新基地和欧舒特客车新基地都将建成投产,构建起以八百里秦川为链条的“三地四块”产业带。集团公司决心在2010年形成年产销各类汽车1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的能力。战略目标是把陕汽廷成在国际上有极强竞争力的特大型商用车企业集团。
产业园生产区占地2700亩,包括投资5000万美元的康明斯发动机合资项目和总投资19.8亿元的重卡公司。车桥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管理中心及公用配套设施。其中一期工程包括重卡公司的冲压.装焊。涂装。汽车总装配四个工艺单元.完成生产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安装各类设备900多台(套),具有双班年产重型车3万辆的能力。
先进装备具世界水平
一期工程本着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原则,精心打造高品质重卡制造平台,先进程度完全可与世界一流卡车公司相媲美。四千工艺单元采用机械化传输链输送部件,完全避免了装卸搬运。
四大工艺单元及配套设施,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关键部位采用国外先进的装备和机器人,如从日本进口的1600吨双动液压机组成的冲压加工流水生产线、瑞典ABB点焊机器人和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焊机群控系统。中央监控系统、德国玛哈公司提供的全套整车调试检测线。特别是从德国全套引进的世界上最先进的集中焚烧处理系统。由欧美日进口的定值扭矩系列化器材、各类标准工具、抽真空注油设备等先进器具装备起来的475米现代化汽车总装配线和德国AFT公司承制的驾驶室内饰装配滑板全自动流水线,在国内卡车行业尚属首次应用。
国企跨越式发展模式的典型
陕汽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始建于1 968年、设计纲领为年产1000辆重型军用越野车、先天不足的三线工厂,曾经多年徘徊在严重亏损的边缘,1990年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1995年也仅有5亿元。“十五”期间,以张玉浦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与多家优势企业资产重组,全面加快技术改造,年销售收入由5亿元发展到50多亿元,5年增长10倍,综合实力在“2005年中国机械500强”中排名第39位,居陕西之首,成为“最具活力”、“最受关注”的中国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集团,创造了典型的国企跨越式发展模式。
发展得益于“战略运营”
面对骄人业绩,专家和媒体记者纷纷探询陕汽快速发展的奥秘。张玉浦董事长说,陕汽的发展得益于“战略运营”——用前瞻性思维观察形势,把握形势的变化,及时发现在他人看来是不可能的机遇并果敢地付诸行动。因此,当上世纪90年代末原重汽集团处于严重亏损的半停产状态时,陕汽不等不靠,及时提出“抓住机遇、发展陕汽”的工作方针,开始构建自己的营销队伍和网络;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吸纳社会资本加快技术改造,建成国内先进的重型车桥生产基地;与德国曼全面技术合作,自主开发出我国换代重卡。
带动西部和陕西经济
有关专家特别指出,陕汽在远离都市中心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工业园,建设新兴产业基地.并在其周边陆续建设动力总咸和零部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构建起我国西部最大的商用车产业园区,成为带动西部和陕西经济的制造业新基地,是最理想、最符合现代城市发展布局的产业发展模式。
二期工程2008年竣工
按照规划,陕汽商用车产业园二期工程计划2008年竣工.将形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双班年产重型汽车6万辆。11升康明斯ISM型发动机5万台及各类重型车桥18万根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宝鸡中卡新基地和欧舒特客车新基地都将建成投产,构建起以八百里秦川为链条的“三地四块”产业带。集团公司决心在2010年形成年产销各类汽车1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的能力。战略目标是把陕汽廷成在国际上有极强竞争力的特大型商用车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