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ju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然而新教改的推行,使这个过程在慢慢缩短。
  兴趣是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了,他们才会主动地去理解、去思考、去用心感受,才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会去做课堂的主人。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究竟怎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呢?
  一、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从中得到乐趣
  营造轻松愉快的场景,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个性,展现自我,这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把原来的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交流从追求热闹走向学会聆听。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是十分必要的。聆听能使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促使学生萌发灵感,举一反三,也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如果教师沉浸在“活跃”的情景中,而忘记引领学生聆听别人的意见,那么课堂的“高效”就无从谈起。只有学会了细心聆听他人的发言,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解读感悟多元化,富有个性。
  二、精心设计课前的导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应用精心设计的独特新颖创意导入新课,在不拘一格、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的开头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段充满哲理诗意的导语,可以是一个寓意深长的笑话或小故事,可以用一件特定的实物,也可以用一处特定的情景,还可以几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但无论选取哪种开头方式,首先要切合课文内容,其次要符合文体的特点和文章风格,最后要简短、精彩、创意独特,蕴含哲理,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要做到这几个方面,教师需要在实践中苦下功夫,精心设计。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才会被你抓住,学生才会跟着你的思路走,才能引起阅读的极大兴趣。
  三、多读精讲,读出感情
  多读是培养对语文兴趣的关键,读分很多种,如通读、精读等。学生应多读别人的文章,但读的时候要择优读,不要随便滥读一通,读时口、眼、心并用,大脑要跟着思考记忆,读懂别人的文章,看好在哪里,并借鉴好处,遇到好的语句抄下来。经过大量的阅读后,学生的文学素养在不自觉中会提升很多,自然而然就会渐渐地喜欢上语文。
  学生最讨厌满堂灌,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学生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充分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品出书中的乐趣,悟出人生的真谛。自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遇到较难的问题让学生互议,然后我作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搭建民主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中享受
  在教学中,我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首先检查预习,展示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起完成课后练习。在这个环节上,我只是在他们表述不清时加以示范,在他们思维受阻时加以开导,在他们碰到疑难时加以帮助。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我都让他们一样享受成功的欣喜、收获的喜悦。
  五、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不顾学生的感受,长此以往,不但会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会让“乐之者”产生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特别在新课改时期更应该懂得学生是“上帝”的道理。
  六、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师生交流,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要实现师生互动,首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真诚、信任的互动氛围。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影响着教师的教。因此,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创造性劳动。教学民主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七、科学评价,鼓励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取得进步和有过失时,教师要科学评价,或给予表扬,或给予批评。奖惩运用得当会变成动力,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起推动作用;反之就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好强、上进和要求被奖励的心理,因此,教师对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并且真诚、准确、适时适度,讲究奖惩艺术。很多学生,尤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希望有及格的机会,既然这样,教师就应该在命题上多下工夫,让学生普遍能做到考后满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科的学习也如此,只有学生走进语文,接受感染,才能悟出人生的哲理和真谛。这正和许多教师公认的“语文成绩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观点一致。托尔斯泰也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
  要让学生享受语文,教师就应为他们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他们的情感欲望,点燃他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他们成长的心灵鸡汤,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着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事,但只要教师能正视学生实际,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就定能成功。
其他文献
The sensor network localization problem has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many important applications resort to node position information.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和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也是承载和寄托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巩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基层群众改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虫媒病毒,以三带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单克隆抗体因其只针对特定的抗原
从神话时代开始,沙土便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想象力,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本性——对根的渴求和探寻。这种渴求和探寻自远古以降,便薪火相传,不绝如缕。生于斯,育于斯,繁衍于斯,很容易形成一种图腾般的膜拜。从这里可以看出,沙土是人类对生命本源思考的一种介质。也许正是人类对生命周而复始的一种认识:生命源于沙土,而人生百年之后,入土为安,又重归于沙土,瓦解为沙土,从远古洪荒中走来的沙土,于是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
氰化浸出的矿石中存在有害杂质铜时,则浸出效率低,氰化物消耗多,成本高。氰化之前,一般可预先选出部分铜,浮选尾矿用氰化法回收黄金。本文论述了采用二段浸出和脱除部分可溶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和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 hemorrhagic fever,MHF)分别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引起的
摘 要: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师习惯性思维的影响,语文世界已慢慢地丧失了其固有的灵性,语文阅读教学已变得此时有声已无意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主动性失去了,课堂阅读灵性丧失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朗读 语文 灵性    一  曾几何时,人们提到学校,耳畔就仿佛响起了琅琅书声,然而现在,琅琅书声正被如蜜蜂般的“嗡嗡”声所取代。因为我们的校园之声语文世界正在失去它的
当前,大直径钻井法在英国不仅用于盲井钻进,而且还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进行巷道掘进,现介绍如下.一、钻井法施工中的几项新技术到目前为止,在钻井法施工中,已经使用了几种洗井
本文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到六年级共十二册教科书选文的内容分析,归纳出影响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因素,即选文的思想性、优
犬布鲁氏菌首次由美国学者Carmichael在1966年从200例流产的比格犬中分离得到的,此后日本、德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美国、捷克和中国也相继报道了犬布鲁氏菌感染和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