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开展物理有效合作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要想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性”和“主体性”地位.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本教育体现了这种理念。本文围绕物理新授课有效合作教学这个主题,依次从课堂探究问题的选取、创造小组讨论的时机营造探究氛围、教师评价四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 有效合作学习 生本教育理念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可见.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实践是多么重要。生本课堂强调充分地相信学生,将学习任务地交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探究形式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生本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开展物理新授课的有效合作教学呢,在此我将结合我们日常教学的几个课例加以论述。
  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选取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要考虑到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必须发挥小组集体成员通过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例如:在讲《平抛运动》这一节时,如果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平抛运动的性质。由于难度过大,而导致学生丧失动力,课堂不会有大的收获。但如果我们将难点分散,内容层层递进用。通过观看飞机扔炸弹和小松鼠能否逃生两个实验,通过现象总结出结论,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合作学习时机的选择
  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问的优势互补,通过对别人的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觉得教师可在以下教学环节选择合作学习。
  1.攻克重点、难点时
  新授课教学重点往往也是难点问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就很容易地把问题解决。例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这一节时,我将直径为0.1~1.0mm的漆包线沿边长约为30cm左右正方形线框绕几十匝,它的两端引出线接上检流计,将检流计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一名学生将强磁铁绑在手臂上(以会气功的名义向线框发功)快速接近接近线框,检流计指针就会发生偏转。那么这名同学是否真的会气功呢?还是其它的原因让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这样就在课堂中突出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将实验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总结,物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以及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突出学法指导,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之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让物理课堂成为训练学生手脑并用的场所。
  2.在学生提出质疑时
  班级中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存在差异,他们看待同一个问题必然会存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难免会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质疑,这个时候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通过讨论、争辩不仅会使问题越辩越明,而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及时营造氛围,创造有效合作的时机
  良好的讨论氛围是唤醒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必须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们都知道学习游泳时,如果只听教练讲游泳的知识,看教练示范游泳动作而不去下水练习是学不会游泳的!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去讲,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为合作探究创造独立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各小组的合作情况,适时转换自己的角色,给学生以空间要善于以欣赏者的身份当好观众。
  2.为合作探究创造充分的时间
  在小组合作探究时,要留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思考后再进行讨论。因为小组探究学习是独立的思想相互交流与碰撞的过程。
  四、科学评价,引领合作学习
  为了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给与及时的评价。教师要做到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不管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都要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合作学习不断进步。当然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物理课堂应该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结束语
  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长时间的坚持下去。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想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最佳时机.创设更多的合作时机,加强组内学生、组间学生,学生和教师间的讨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物理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新课标教学体制改革,现代教育教学对各年级阶段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初中地理而言,由于初中地理知识内容涵盖范围较广,不仅包含我国各地区地理知识,还包含了东半球一些国家以及西半球一些国家的地理知识,既有城市气候、地貌特征等理论知识,还有海洋陆地等图形知识,因此,要想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内容,授课教师务必要积极创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就
【内容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演示实验作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质》的演示实验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体现了化学实验的探究性、绿色化的一些理念,增强实验对学生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 酚醛树脂 实验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最直观、最有效的化学教学手段之一。
【内容摘要】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典故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彰显出的典故文化入思,探寻典故教学具有的重要意义。典故教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承继,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健全,有利于美育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高中语文 典故教学 重要意义 美育  一、忠孝文化  忠与孝是两个极具文化分量的汉字,忠孝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代表。中国的许多历史典故、文化掌故等都与忠孝相关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也走进了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整体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而微课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标,突破各种学习条件限制,高效地完成实验任务。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微课的应用途径,最大程度地发挥微课的辅助优势,引导学生牢固地打好物理基础。本文初步探讨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部分呈现出一种生动直观的状态,也是地理学科独具的一种表达方式。其通过形状、线条、标注以及色彩等强调文字知识,中间储存着大量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简明的方式让学生快速理解,这个环节连接着从学习到记忆的过程。教师在初中地理的课堂中要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图文结合起来学习地理知识。  一、循序渐进地引导,打下读图基础  初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时要避免急于求成,初中生
【内容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知识比较深奥和枯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把教材上的文字在脑海里转化成立体图形,这样才能让他们理解相关的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微课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议题,很多学校纷纷引进微课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高正生物教学中,微课应用的范围很广,在学生的课前预习、导课、授课等环节中都有巨大的作
【内容摘要】数学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逻辑情境下学习数学知识,进而促使学生有效运用数学知识。笔者从初中数学教学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需求等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创设情境,激活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措施,希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于学生发展。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活 數学课堂  前言  数学知识具有实践性特点,其教学可以从实践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情境,并
【内容摘要】词汇对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有的综合运用,所有学科素养的生成都得从词汇开始。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在学生记不住,即使记住了,又不会用。要让学生能自由地运用起来,就不能让他们孤立的记词汇。让词汇组块,让词汇组句,让词汇组篇,让词汇“抱团取暖”,这样之后,词汇就有了新的结构与框架,学生可以整体支取,灵活套用。  一、让词汇组块  词汇组块就是以整体的形式储存于大脑的
【内容摘要】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常常感觉其枯燥难懂,逐渐导致学生不积极探究、分析知识点,对此,教师在实际进行化学教学时,要注重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教师结合知识提问,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逐渐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 化学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  前言  教学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
【内容摘要】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地图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不仅是高中阶段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学生地理学习的一项重要标尺,需要学生能够进行图文转换,从地图中获取更多深层次的信息,还要能够对地图进行分析与绘制,借助地图灵活开展地理学习。正因为读图能力有着如此突出的重要性,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读图习惯,提升读图技巧。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