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感之我见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数技能、数的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模式、数的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建立学生良好的数感可以理解为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若教师单纯地让学生从课本上学、背、算,是很难使学生具体、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数概念的建立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学生对理解和掌握数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逐步建立起数感。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有着数量化的意味。《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内容明确提了出来,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自主体验数感
  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数的概念、数的运算、解决问题等)持之以恒地加以培养。随着年级的增高,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日渐丰富,学生的数感发展水平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但个体之间、年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默会过程,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与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数进行交流,促使学生加深对数感的体验。
  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培养数感。高文说过“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表现。”事实证明,学生在动手实践时若是能够做到“四动”即眼动、手动、口动、心动,并在此过程中自主探索、交流的话,往往能更好更深刻地体验到数感的存在和奇妙。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这让师生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抑制学生好动的天性的情况,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体会到十几个物体的多少。实际上学生“动”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得到的成果更形象更深刻,而且还能在尝试中体验数学的乐趣。这也有力地正明了“智慧出在指尖上”这句话。
  二、认识和理解数感
  数学课程改革第一次明确地把培养学生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讲,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数感对数学教学和数学的运算运用起着重要作用。数感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数的概念、数的运算、解决问题等)有意识的设计数感培养的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材料,开展有利于发展学生数感的活动,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水平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关,很多学生凭经验在做题,并没有很好地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封闭的教学内容,机械的解题习惯与思维定势会制约数感的发展。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基本上要借助于直观手段和实际操作活动,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所决定的。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
  三、培养和发展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培养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身边的素材、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观察、估计、操作、比较、交流、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中,主动地去感知、体验而建立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越深,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也越强。他们所举出的例子也越多。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学生的估算策略更趋多样灵活,方法也更简单。但总体上,学生的问题解决与估算能力有待提高。加强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从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增强估算意识,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数感所描述的内涵之一。让学生在交流与探索中,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从而加深对数的感知,丰富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几倍的认识,使数感进一步得到发展。猜测与验证是一项重要的思考策略。让学生在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加深对数意义的理解,根据条件全方位地思考,逐步缩小范围,得出正确结果,增强数的敏感性,优化解题策略,发展数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离不开适当的练习,数感的巩固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练习。
  总之,身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努力钻研教材,要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由于学生数感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恰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和情境,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它作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过去我们谈得较多的是数的概念教学,如今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数感培养,这之间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1血液采集要求(1)空腹采血;(2)采血后,将采样编号用标签纸/胶布标注于相应的采血管上,及时将血液(置于采血管中或小试管中)45度角斜放,静置处理30min~1h,然后再迅速送实验室检测;(3)溶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他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一般由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的教师担任。  【关键词】班主任 教学工作 德育教育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他必须把全班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并结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发展,西藏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对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的突破,是对传统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管理者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行为是影响教师积极性,也是一种影响力和能力。进而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达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 藏区小学生 有效管理 方法  学校、学生管理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教导学生要讲究方法
交通事故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6例分析广西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覃学流彭京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机动车辆急剧增多,交通事故所致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常有发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使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然而学好英语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大部分学生所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因此,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要充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认真备课,在教学环节增加趣味性,让英语课堂教学更具多样化。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创新的教学方法,我个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拙见:  一
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建设科技展暨建设行业高新技术及产品展览会5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中国建筑文化中心隆重举办。这是我国建设领域一次大型的行业展会,展示我国
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根据发病日龄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猪大肠杆菌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