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急诊护理临床带教模式的效果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急诊护理临床带教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进行实习的护理实习人员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给予护理临床带教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学员总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护理实习学员总优良率为88.00%,p<0.05。结论:急诊护理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效果更佳明显,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诊;临床护理;带教
  临床护理带教是一种新型的带教模式,此种带教模式能够很大程度的让学护理专业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并且能够让其对所学的知识快速的掌握。此种方法不是以课本学习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导,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为了能够跟上实训改革的步伐,因此本次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急诊护理临床带教模式的效果,为将来应用此教学方法提供宝贵的依据[1]。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理实习人员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理实习人员100例,作文本次研究对象,年龄18~24岁,平均22.13岁,本次研究均通过护理实习人员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参加。本次将所有实习人员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临床护理带教时间为28天,由我院资深护师进行带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给予护理临床带教模式。
  本次带教时间为28天,一共4周,第一周,带教教师首先带领实习人员对医院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医疗设备、急诊科的主要特点等进行讲解,以方便能都在第一时间对急诊科接收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带教教师还应当向其详细讲述急诊科室患者平时常用的药物以及药物用法用量和其他护理等。
  第二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带教教师应当向护理实习学员讲述相关的操作技能,具体操作的步骤以及操作方法和如何对各类不同医疗器械进行操作,操作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同时带教教师可以让护理实习学员进行实际演练和操作,进一步提升其技能,还可以对其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并结合其不同的学习情况,组织其参加各类疾病的临床护理和急救[2]。如带教教师对其进行专科方面的技能训练,如呼吸机、洗胃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机等的使用。
  第三周,带教教师可以带领护理实习学生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以及整体护理服务。
  第四周:带教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培养其法律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由于急诊室的患者均病情急骤,人流量大,环境吵闹,因此急诊室属于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故带教教师应当告知学生一些案例,主要可能发生的纠纷,如何避免与解决,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对于其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耐心的回答。同时进一步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1.3评判标准
  优:带教中能够熟悉掌握理论知识,并且操作比较熟练,对我院的规章制度了解;良:带教中基本能够账务理论知识,操作良好,对我院的规章制度了解程度良好;中:带教中熟悉理论知识程度一般,操作较为生疏,对我院规章制度基本了解。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选择X2 检验组间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实习学员学习情况对比情况,其中实验组护理实习学员总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护理实习学员总优良率为88.00%,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实习学员学习情况对比情况表[(n),%]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同样也是培养护生急救技能以及应急能力的重要场所,有效的临床带教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急诊护理临床带教教学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实施,此种方法让实训和实践相结合,满足了护理实习学员对实训的需求,促进其发展,既添加实训生趣,又準确、迅速地传输知识,从而实现实训过程中的整体优化[2]。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知道,本次对照组护理实习学员的学习优良率要明显低于实验组,说明传统的带教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同时传统的带教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实习学员对知识吸收的有效率,研究数据表示,两组护理实习学员学习情况对比,两组护理实习学员学习情况对比情况,其中实验组护理实习学员总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护理实习学员总优良率为88.00%,p<0.05,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急诊护理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效果更佳明显,不但能够有效促进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够提升对操作熟练程度,从而促进护患关系,减少医院的医疗纠纷,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莉,何香华,仇秋菊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急诊护理带教模式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1(3):157-158,159.
  [2]李广艳.急诊护理实习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51-15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的护理维护。方法: 海南省人民医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共完成3例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体的无偿器官捐献工作。供体均确诊为脑死亡,应用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他相关药物维持生命体征和捐献器官功能,监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气分析、尿量、电解质、体温、血细胞比容等,维持供体器官灌注。结果: 3 例DBD供体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捐献的器官功能稳定正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痊愈率为73.3%,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分别为100.0%与3.3%,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病情观察以及环境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采用综合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两组,各为7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12.9%,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为(7.4±1.7)d,对照组为(12.6±3.2)d,对比差异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实施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其康复结果的优良率为96.7%,高于对照组患者(8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护理;方法:从我科近2年来收治的垂体瘤患者中选取12例,12例均采用经单鼻孔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給予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结果:12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疾病后遗症,均能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切除肿瘤是垂体瘤治疗的首选方法。经鼻蝶窦肿瘤切除入路以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不留术后皮肤疤痕等优点,加上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使经鼻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160例外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80例患者根据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所选患者存在的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护理风险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做好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管理。方法:用统计学的方法对2013年--2014在我院妇产科剖宫产500例产妇及新生儿喂养率的比较。结果:通过对本院500例产妇新生儿的调研,了解到专项病房的母乳喂养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均高于普通病房,其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和产妇乳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病房。结论:提供专项病房,能够降低产妇的乳腺炎发生率,增强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母婴同室
期刊
摘要:收集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資料,排除合并症,如心率失常、心衰等。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心理护理贯穿康复全过程。根据入院第21天的运动实验,平均步行速度,平均住院天数,分析康复护理的效果,运动时间迁长(P<0.0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1)。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护理;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心血管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并成为威胁人类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了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55例胸腰椎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手术配合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55例患者中手术都非常成功,均未出现比较明显的并发症,术后治愈率达到了100%,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治疗,同时加强其手术配合和护理服务
期刊
摘要:目的 :对脊柱手术俯卧位的护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俯卧位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