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实施护理效果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实施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其康复结果的优良率为96.7%,高于对照组患者(83.3%)。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为93.3%,也高于对照组患者(66.75%)。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四肢骨折;关节僵硬;优质护理;康复效果
  当患者四肢遭受骨折以后,其最常见的一种远期性的并发症为骨折后关节部分僵硬,四肢骨折后之所以出現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关节处发生了纤维性的粘连活动,从而导致患者的关节囊部分和周围的肌肉发生痉挛现象,进而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增加患者身体上的痛苦[1]。一旦出现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情况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才能快速康复。本文将对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效果的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男性有35例,女性有25例,年龄范围在20岁~65岁,平均年龄为43岁。骨折类型分为:35例肩关节骨折、15例膝关节骨折、4例肘关节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对护理干预效果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介入优质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医嘱等对患者进行护理。
  1.2.1基础护理
  随时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患侧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的变化,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绷带或者夹板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其保持在良好的固定效果内。同时,还要对患者的体征状态进行认真观察,及时给予患者抗生素防止伤口受到感染,随时注意手术切口的敷料情况,定期进行及时地更换,保持敷料的干燥和清洁,以免发生切口感染。
  1.2.2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起友好、亲切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心态,并引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往乐观积极的方向延伸,讲解有关的病理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该病的具体情况,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选择积极配合护理治疗。
  1.2.3饮食护理
  多次叮嘱患者要饮食清淡,切忌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果蔬类以及高热量、高维生素、蛋白含量高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督促患者每天花1个小时到2个小时的时间去晒太阳,促进患者体内的钙质吸收。
  1.2.4康复训练
  护理人员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安排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提高患者的每日训练力度,对患者每日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确切有效的评估。同时,患者出院后还要进行出院的健康教育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在出院后依旧坚持每日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1.3疗效评定
  优:患者骨折痊愈后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效果达90%以上;良:患者骨折痊愈后关节僵硬状况有明显的改善,恢复效果达60%~89%;差:患者骨折痊愈后关节僵硬情况没有改善,其恢复效果小于6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若差异比较(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后,康复效果为优的有25例,良的有4例,差的有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干预后,康复效果为优的有18例,良的有7例,差的有5例,总有效率为83.3%。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为26例,良为2例,差为2例,总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为15例,良为5例,差为10例,总满意率为66.7%。
  3.讨论
  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原因有很多种,从本质上看,是因为患肢部分的静脉和淋巴发生瘀滞,使得血液循环缓慢,出现组织水肿,加上肌肉发生粘连作用等从而使得关节发生痉挛导致关节僵硬。事实上,没有得到及时的护理也是引起患者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发生的原因之一,如果只是实施治疗而没有后期的护理,无法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患者发生骨折后,骨折部位所发生的疼痛感会导致患者惧怕对患处的再次活动,错过了护理干预,就会加重关节的僵硬情况[2]。因此,采用护理干预对于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可看出,对照组患者采用了护理干预以后。其康复效果达到了83.3%,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其康复效果达到了96.7%,这说明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恢复的有着巨大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来预防和治疗可以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因此,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实施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宝梅.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4,35(29):6608.
  [2]郭献淑.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224-2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除使用正常护理方式外,还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PaO2、PaCO2和心率水平均优于干预前,仅观察组的呼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疼痛不适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20例)和对照组(n=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急诊输液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针对急诊输液室的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 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及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保证了护理安全 结论:使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增加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医院声誉,提升了医院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急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A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7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药物服用的依从率为79.1%,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药物服用的依从率为45.5%,护理满意度为84.85%,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应用于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急救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胜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预后质量评分和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
期刊
摘要:本文是一例某医院护士由于工作过程中护理操作失败后造成的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求助者是一位刚工作不久的护士,因为进行护理操作失败被患者数落后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工作效率下降而前来咨询。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交谈,一起制定咨询目标和方案,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缓解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1.一般资料  求助者谢某,女性,2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的护理维护。方法: 海南省人民医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共完成3例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体的无偿器官捐献工作。供体均确诊为脑死亡,应用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他相关药物维持生命体征和捐献器官功能,监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气分析、尿量、电解质、体温、血细胞比容等,维持供体器官灌注。结果: 3 例DBD供体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捐献的器官功能稳定正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痊愈率为73.3%,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分别为100.0%与3.3%,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病情观察以及环境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采用综合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划分为两组,各为7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为12.9%,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为(7.4±1.7)d,对照组为(12.6±3.2)d,对比差异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