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巡航钓鱼岛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中日双方船只对峙时,附近海域正好有一条中国商船经过。通过高频收听现场直播的中国商船立即声援中国海监船,在高频里斥责日本,让日本人归还钓鱼岛。朱志清一直念念不忘,觉得“非常给力”。
  9月11日,中国海监46、中国海监49、中国海监51、中国海监66船驶向钓鱼岛外围海域,宣示主权。
  3年多前的2008年12月8日,这4艘海监船中的46号和51号船,曾经有过一次贴近钓鱼岛的特殊航行,那是中国公务船首次进入钓鱼岛周边12海里区域。此次巡航开启了中国公务船巡航钓鱼岛的先河,此后至今,中国海监船、中国渔政船数十次前往钓鱼岛海域巡航。
  《瞭望东方周刊》独家采访了“12·8”巡航钓鱼岛的多位亲历者。
  2008年12月7日,东海之上,寒潮过境,船舶稀少,气氛萧瑟。
  早晨7点,中国海监51、46船从舟山锚地驶出,向东海进发。大多数船只还在港湾避风时,两船像平时例行巡航一样,以12节的经济航速悠然前行。
  两海监船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机出海,是希望靠天气避开视线。它们正在执行一项筹划已久的任务:计划在一天之后进入钓鱼岛海域巡航。
  如果成功,两船将创造历史,因为此前还从来没有中国政府公务船进入钓鱼岛周边12海里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之水域即该国领海。
  8日凌晨4点,连续21小时的航行后,中国海监编队抵达预定的A点。由此地再行驶两个多小时,就能抵达钓鱼岛。
  但对于两艘海监船来说,接下来短短20多海里的航程,将是完全未知的领域。自上世纪70年代初起,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周边海域进行了实际控制。中国海监船如何能突破日方封锁?
  这不是心血来潮
  海监上述行动6天前,驰援南海的51船经过长期航行刚刚回到上海的港口,便被告知有新的出海任务。
  12月5日,海监51船政委蒋法良收了船员们的手机,防止他们在和家人通信时无意泄密。船员们知道,这次要有大动作了。但当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张惠荣召开动员大会,船员们得知目的地是钓鱼岛时,还是有些吃惊。
  在此之前几年,海洋局东海分局就开始筹划此事。此次行动的海上总指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副局长、时任中国海监队东海总队总队长刘振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自从2006年中国海监队开始定期巡航之后,东海分局就开始考虑此事。到2008年,东海分局的报告被批准。
  “这不是心血来潮。首先是内部要制定一个详细计划,到底怎么巡航,会碰到什么情况,怎么应对,考虑具体细节的方案。”
  船长亲自驾驶
  大行动前的气氛让人亢奋。8日凌晨,时任51船船长、现中国海监东海总队指挥处副处长何旭明睡了两三小时就醒了,在到达A点之前,他提前进入工作岗位。船长,此刻亲自担任驾驶员。
  4点,突破A点之后,众人神经逐渐紧绷。随着钓鱼岛越来越近,日本船只随时可能“杀出”。
  这种氛围在5点50分打破。何旭明向刘振东报告:编队已经进入钓鱼岛12海里!
  接下来的近1个半小时内,日本船只没有出现,编队开始绕道巡航勘探。
  此时东方渐亮。太阳在2008年12月8日,首次在钓鱼岛和中国公务船相会。
  随着编队离岛越来越近,视野之中的岛屿逐渐清晰放大。12海里处的一个小圆点逐渐变为印象中钓鱼岛的轮廓。蒋法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侧面看去,钓鱼岛就像一只笔架。
  船员们像发现了新大陆,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很少在海上照相的何旭明对蒋法良说,“我要以钓鱼岛为背景拍张照”。这个主意迅速得到大家呼应,众人纷纷走上甲板,手举五星红旗,背靠钓鱼岛,激动地摆好造型。
  时间宝贵。进入12海里,即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内容。此行钓鱼岛,海监船还有更多目标,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收集钓鱼岛周边信息。
  何旭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由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长期由日方控制,中国所掌握的关于钓鱼岛周边的水深、地质、地貌等资料极少,甚至无法支持海监船抵近钓鱼岛巡航之用。
  因此,在巡航过程中,驾驶员只能凭借经验,通过观察岛礁附近海水颜色的变化、海流流向的改变来驾驶船只。“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经验丰富的何旭明说。
  航行之暇,何旭明抽空测试了钓鱼岛周边的海水深度。结果发现,钓鱼岛周边的海底地势陡峭,水深变化幅度很快,不能按照常规性推断,常伴有跳跃式变化。
  对驾驶员来说,最大的危险是不知水深。尽管此时日本船尚未出现,但如果船员一不留心,初来此地的海监船也有可能搁浅在这块熟悉而又陌生的水域。
  初次交锋斗技
  7时10分之后,当编队巡航至钓鱼岛南侧时,51船左前方出现了桅杆的影子,日方船p1126“国头”现身。
  又一次出乎意料的是,“国头”竟然没有发现中国海监船,依然保持原航向航行。直到20分钟后,发现“异样”的日本船才改变航向,加速向编队扑来。
  眼看要接头时,“国头”突然以一个180度的转向(这是非常规操作动作),从51船左舷插入编队与钓鱼岛之间,试图用船身阻挡中国海监船,不让其接近钓鱼岛。
  此时的中国海监船以二敌一。海监46船辅助51船,但“国头”显然看出51船是指挥船,因此不离不弃,始终严卡内线。
  尽管数量上处于劣势,但因为更熟悉钓鱼岛周边的地形,因此在对抗航行之中,日本船占据优势。
  为了接近钓鱼岛继续取证调查,51船开始和“国头”斗技。通过不停地变换速度打速度差,结合变向卡位,双方不停地试图让自己插入对方与钓鱼岛之间。
  何旭明回忆道,双方展开争抢的回合很多。在此过程中,中国与日本船最近距离不足百米,对方船上的人脸都清晰可见。正常情况下,0.5海里(1海里=1852米)是两船的安全距离,百米远远小于这个数字。
  钓鱼岛周边水域原本就凶险,加上与日本船只的对峙,驾驶员和水手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此时51船的驾驶室里,聚齐了海上指挥小组的6名成员,包括时任中国海监东海总队总队长刘振东、时任中国海监东海总队副总队长郁志荣、时任第五支队支队长罗家诚、维权支队的副支队长董奚戟、何旭明和蒋法良。同时,驾驶室里的驾驶员由平时的1人增加为3人,来回望,防止死角。尽管如此,船上的人手一时还是不够用。   郑重宣示主权
  双方对峙之中,头顶突现飞机轰鸣。日本的“比奇”固定翼飞机到达现场,在头顶盘旋10分钟后飞离。
  这时,坐镇上海的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张惠荣指挥道:51、51,主动喊话!主动喊话!
  “喊话”是海监船巡航执法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执法过程中喊话异常讲究,针对不同情况,海监总队制定了不同的喊话规定,每一句话都做了详细预案,具体到每一个词。尽管必须在关键点上“照本宣科”,但对于执法队员,喊话却丝毫不能大意。
  刘振东说,维权执法工作难度高,因为这代表的不是个人,不是船只,也不是单位,而是国家!
  执法队老队员曾经拿日本的反面案例警示新人。2002年,日本在东海中国海域打捞沉船,中国海监船前往现场执法。当海监船与日本巡视船通话时,日船信口开河称他们的行动是经过中国政府批准的。但事后查询得知并无此事。据此,中国外交部向日方交涉,日本外务省后来不得不为日本巡视船的失言而向中国外交部道歉。
  51船接令,先用英文喊道:这里是中国海监51,请告知你船目前船位、船向和船速。未收到回复后,又用中文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海监51船与中国海监46船正在中国管辖海域执行例行性巡航任务,你船行为已经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请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离开此地!
  这时收到日方回应:听不懂。
  中国海监船一般只用英文或中文喊话,在此次行动中,专门在执法队增加了一名日语喊话队员。于是中方第三次用日语喊话。喊话后,日本船只默不作声。
  8时50分,日本海上保安厅巡视船p103“久高”驰援现场。获得增援的日本船遂展开一对一架势,“久高”拦截46船,“国头”拦截51船,阻挡编队靠近钓鱼岛。
  这时,空中再次出现飞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绕行三周,15分钟后离去。
  一段沉默后,“久高”要求通话。
  日方称中方海监船为海洋调查船,以禁止海洋调查的名义要求我编队离开所谓的“日本领海”,同时在船舶的液晶显示屏上打出“在日本领海内不得作业,下锚,漂泊,徘徊”。
  此时中国海监船编队已经绕钓鱼岛一周,信息收集完毕,主要任务都已完成。
  听到日方喊话,陆上指挥局长张惠荣紧急请示北京总指挥部,要求继续绕道航行,同时,要求51船继续对日方喊话,严正表明立场:你船要立即停止干扰我船行动,立即离开我国管辖海域,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你方承担!
  中国商船声援
  与喊话一样,拍摄取证是海监船巡航执法的另一个主要工作内容。风浪咆哮,海上颠簸使得拍摄取证工作异常艰难。当时在船上负责此项工作的东海维权执法支队执法队员胡超峰为取得最佳拍摄效果,在脖子上挂了两台相机,其中单是一个600mm定焦镜头,就超过5公斤重。
  根据工作经验,胡超峰总结技术要点如下:立足要稳,身体要定;在此基础上,船体上升时,扛着机器的手臂收缩,船体下降时,扛着机器的手臂抬升,“负负得正”抵消船体颠簸的影响。
  “拍摄后的素材不能加修饰,拍下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要原始信息,这样才有法律效力。”胡超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由于已经收集完毕数据,此时中国海监船转移重点,不再尝试挤占内线,而是不断通过喊话宣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此前,中方船只距离钓鱼岛最近时,46船为0.96海里,51船为1.2海里。蒋法良说,“钓鱼岛上的树木,肉眼都能看得非常清楚”。
  海监51船二副朱志清告诉本刊记者一件趣事,正在中日双方船只对峙时,附近海域正好有一条中国商船经过。通过高频电台收听到“现场直播”的中国商船立即“冲进来”声援中国海监,在高频里痛斥日本,要求日本归还钓鱼岛。朱志清对此一直念念不忘,觉得“非常给力”。
  下午1时刚过,局面僵持之际,51船前方又出现一艘日巡视船p161“波照间”,航速之快足足超过30节(1节=1海里/小时。中国海监51船全速不到20节)。此船前甲板有未穿炮衣的火炮和固定的高压水枪,四周安装了防碰撞的设施,一看便是对付保钓船只的专用船。它来势汹汹,一到现场便对51船拍照录像。
  随着日本船增多,中国海监开始将航线从钓鱼岛转向其附属的赤尾屿、黄尾屿等岛屿,并继续与之周旋。
  在编队对钓鱼岛巡航9小时58分钟后,日本海上保安厅pc219“八重月”到达现场。此船吨位小、速度快,显然是防止中方登岛而来。事实上,中国海监船此次并没有登岛计划。否则,在日本船只尚未出现时便可轻易实现。
  在“八重月”到达现场8分钟后,编队收到指挥部返航的命令,随即收兵,掉头西北。
  面对离去的中国海监编队,日本p161船在编队左侧,贝尔直升机在编队右侧伴航。到18时15分,当我编队距钓鱼岛约26海里处时,日巡视船返航。
  中断了日方所谓“时效取得”阴谋
  一天后的12月9日,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12·8”钓鱼岛巡航成为焦点。
  有记者要求当时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证实此事,刘建超回答,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有关船只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是无可非议的。
  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的消息一经传播,迅速掀起巨大影响。有网友以《伟大时刻!中国“海监双雄”抵达钓鱼岛海域》在网络上传播转述海监船的行动。
  海监船的行动也在港台地区和海外华人中引起巨大反响。
  就在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半年前,台湾渔船“联合号”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相撞,“联合号”在钓鱼岛南方约9公里处沉没。随后,外交部对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到钓鱼岛附近海域活动并导致中国台湾渔船沉没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转述此事时一直将中国海监船表述为“中国调查船”,试图以此逃避日本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受到的质疑。
  刘振东说:“让钓鱼岛问题冷下来对中国不利,一定要搅动。再不有所行动,按照国际惯例,过50年后就可能是他们的了。”
  “12·8”巡航,搅动了钓鱼岛的一池水。
  张惠荣说,此次巡航以实际行动中断了日方所谓“时效取得”的阴谋,有助打破其长期以来实际控制的局面,扭转对我不利形势的继续发展。面对严峻现实,此次行动的目的就在于“显示存在,体现管辖,宣示主权”。
  在上述外交部的记者会上,当有人追问中方未来是否会再次派出船只进入钓鱼岛时,刘表示,中国船只是在中方拥有主权的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至于何时再派出船只,这是中方的事情。
其他文献
10年前,四姨还是个穷人。那时候,她刚刚从安徽合肥的一家药厂退休,一家人住在单位20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里。作为上海知青,她十几岁就下放到了安徽合肥,直到她退休,女儿也回到上海读书,她才再次回到上海生活。不过,那时候的日子是艰难的,四姨一家连住的地方也没有。  家里的亲戚东拼西凑才帮四姨在上海重新买了套面积比原来更小的一室户。就这样凑合了两年,外公家的房子遇到拆迁,四姨才终于分到了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
宁波市民吴文蔚向宁波市国税局举报红光控股集团董事长王红光虚开增值税发票42.46亿元。宁波银监局在回函中说,曾排查该批增值税发票是否在银行票据业务中的使用情况,并确认,已有一家银行存在部分已结清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有先开增值税发票后作废方式向银行融资的情况。  在经历一个月的举报后,8月22日,宁波市民吴文蔚终于收到了宁波市国税局的回复。  从今年7月起,吴文蔚向宁波市国税局举报红光控股集团(以下
更多的年轻人,已经把志愿服务当作自己生活的另一个选择,一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志愿服务,应该追溯到中小学时代的“学雷锋”日。彼时,学校里会组织诸如慰问孤寡老人、清扫城市街道等活动;彼时,“志愿服务”的概念还没有进入大家的生活。那时候,我们更多地称之为“义务劳动”,而这种义务劳动,多半是被强制参加的组织行为。  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和2
每年暑期总是旅行旺季。有些人趁着各大旅行网站打价格战,给自己定下一个便宜的旅行团;厌倦了团餐和购物行程的人们选择自由行,让时间和脚步更符合自己的规划;还有一些人,把自己从循规蹈矩的生活里抽离出来,踏上了“间隔年”旅程。  “间隔年”(GapYear)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通常是指年轻人在从学校毕业之后、正式踏入社会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以体验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时间通常为一年左右。英国皇室的威
马师傅开茶馆明码实价,最便宜的茶3元,自备茶叶喝一天只收2元开水钱    看上个世纪初,沈阳北市场与北京天桥、上海城隍庙、天津三不管齐名,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四大“杂八地”之一。  弹指间百年过去,沈阳北市场已由旧时代的繁华商业区,蜕变成破旧建筑与狭窄街道的代名词,老宅要么变成仓库,要么出租成了各种冷清的小店铺。  然而,在北市场老街区的一栋红砖老楼下,却有—个别有洞天的热闹场所,那就是马师傅的小茶馆
2012年9月11日是美国“9·11”恐怖袭击11周年纪念日。尽管奥巴马当天安慰道“世界更安全”,但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在内的4名美国外交人员在利比亚身亡的消息,却给美国与伊斯兰世界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  由以色列裔美国导演萨姆·巴奇莱执导的电影《穆斯林的无知》,因诋毁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引起埃及、利比亚、也门、突尼斯、伊朗等国穆斯林在当地美使领馆前举行大规模的反美示威。  从11日开始,
超级风暴“桑迪”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29日晚8点左右强势登陆美国,对新泽西、纽约、康涅狄格州造成严重损失,西弗吉尼亚等地则降下大雪。截至11月1日,风暴已在美国造成至少72人死亡,数百万人断电断水。受飓风影响,联合国总部大楼连续关闭三天,纽约证券交易所也休市两天。    纽约刘剑霞:  这是到美国4年多第二次经历飓风,现在感觉是越来越恐怖啊。现在也知道储备粮食的重要性,买了好些水,大锅也接上了水,
日本人的管理,严苛得近乎无理。进车问需要换鞋,不能抽姻。“刚开始,来参观的领导不知道,搞得日本人很痛苦”。    周建琴走出县城的车站时,路面上机动车、人力三轮车追逐着出站的人群,车轮卷起飞扬的尘土;路边几家煎饼摊,熟悉的吆喝声。嘈杂而亲切的喧闹,未曾改变。周建琴告诉自己:“终于回家了!”  2000年的夏天,在日本做了3年研修生的周建琴,再次回到老家浙江长兴县白岘村。她笑称自己是只土鳖,却因偶然
在1986年4月26日以前,切尔诺贝利是前苏联乌克兰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那一天之后,切尔诺贝利成了核灾难的代名词。  20年前的4月26日,当20多岁的乌克兰科学院生物学研究生安娜·卡尔玛多诺娃正在离切尔诺贝利小镇不远的一个城市参加一个名为“核辐射及其对生物的危害”的研讨会时,她做梦也没想到那一天会发生什么。  “有人告诉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泄漏,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然而,灾难真的就这样发生
非侦探小说迷可能不大听说过勒卡雷。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不同,勒卡雷更多描绘的是“冷战”时期的政治间谍战。  近期爆出的美俄“间谍门”内幕让西方媒体惊呼,勒卡雷小说中的情景重同现实世界。不过,两个当事方的反应却表明,他们只把这出热闹的谍战剧当作两国关系中的插曲,真正的利益角力则别有战场。    “非法者”都有“传奇”    6月28日,美国司法部宣布破获了俄罗斯间谍网。抓捕行动27日在纽约、新泽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