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长得对不起读者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3年春,郁达夫和王映霞移居杭州。一次,郁达夫应邀在浙江省图书馆演讲,他还没到,台下已挤满听众。郁达夫走上讲台,看了看听众,说: “今天诸位恐怕大多是来‘瞻仰’我的‘丰采’的,可你们见了我这副‘尊容’,失望了吧。”随即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
  郁达夫对自己的“丰采”相当不满。1924年1月,他在给郭沫若和成仿吾的信中说:“我偶尔把头抬起,向桌上一面蛋形镜子一照,只见镜子里映出一张瘦黄奇丑的脸,和倒覆在额上的许多三寸余长乱蓬蓬的黑发来。”他惊讶得把镜子摔碎了。
  几乎没人不为郁达夫的“尊容”与想象中的反差而吃惊、失望甚至伤心。1926年10月,郁达夫途经汕头,和朋友一起登岸拜访留日同学,旁边一个年轻人看到他“身穿长衫,瘦白脸,好像一个商人。初次见面,显得拘谨”,不由叹道:“想象中,一位作者一定十分浪漫、率真、无半点俗气。现在接触实人,初得印象,好像名实不符。”
  郁达夫文采风流,但的确貌不出众。他身材瘦弱,脸颊小,眼睛小,鼻子大,颧骨突出,招风耳,相貌介乎中人或在中人之下。以外貌而言,他和风流才子的形象似乎不沾边,也和他早期清新的文字不符。
  形貌平凡是郁达夫长期以来自卑的一个原因,所以,风姿绰约的王映霞嫁给他确实是典型的男才女貌。而郁达夫基于相貌的不自信乃至焦虑和狐疑,在后来从杭州流亡到湖南的途中直接爆发出来。
  郁达夫如何描绘自己的相貌呢?
  郁达夫早期许多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他的影子,而且主人公的外貌往往就是他本人的投射,从中可以管窥郁达夫的“尊容”,并体会他的自卑和敏感。
  比如《银灰色的死》中的主人公在雪夜冻死了,日本警厅发布的公告记载:死者约二十四五岁,身长五尺五寸,貌瘦,色枯黄,颧骨颇高,发长数寸,乱披额上。清瘦、高颧骨、身材五尺五寸,正是郁达夫的写照;而面色枯黄则因他自小受肺病、黄疸病等病痛的折磨。难怪郁达夫小说中的许多主人公都是面色苍白,“瘦骨棱棱”,“没有血色”。
  小说《胃病》中的主人公形象则取材于住院的郁达夫,“洗面的时候,向镜台一照,我觉得我的血肉都消失尽了。眼窝上又加了一层黑圈,两边的颧骨愈加高了起来,颧骨的底下,新生了两个黑孔出来”,他不由自叹:“瘦极了!瘦极了!”
  那么,王映霞眼中的郁达夫呢?她对郁达夫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他前额开阔,配上一副细小眼睛,颧骨以下,显得格外瘦削。”郁达夫则对王映霞一见钟情,但他在溢彩流光的王映霞面前更加自卑。在和王映霞认识一两个月后,他在信中彻底坦白了这种矛盾,甚至想结束这段感情,“我自己的丰采不扬—这是我平生最大的恨事—不能引起你内部的燃烧。”
  郁达夫和王映霞确定关系后,在上海过了一段幸福的家庭生活,常常出入成雙。人们常在街头看到一位服装华丽、风姿绰约的少妇,身边跟着蓝布长衫、弱不禁风的男子。朋友们笑话他:是哪个公馆的太太带着听差上街来了。
其他文献
金庸小说《飞狐外传》中,洞庭湖畔风光旖旎,白马寺镇危机四伏。胡斐与钟二爷纵马而来,寻找“毒手药王”的踪迹,只为替金面佛苗人凤医治“断肠草”之毒。两人在白马寺镇内几番寻觅,终是不得其果,焦头烂额之际误闯入一个大花圃,只见一位身穿青布衣衫的女子正在整理花草。  关于这位女子的容貌,金庸写道:她除了一双眼睛外,容貌却是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似乎终年吃不饱饭似的,头发也是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
辛亥革命领袖人物中,宋教仁最具政治家操守和人格魅力。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始终坚守政治立场,不为权位动摇。  拒受四品京堂  1908年,日本蓄意挑起“间岛”(实指我国延吉四县,日本人称为间岛,以韩民越界垦殖为由,谓此地当属韩,并以保护韩民为借口,派陆军占领该地区,设间岛派出所,实欲据而有之)领土争端,宋教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編著了《间岛问题》一书,从各个角度无可辩驳地论证了所谓“间岛”历来都是中国
据《夷坚丁志》记载,北宋宣和年间,首都开封的天汉桥上,有个官员忽然摘掉帽子,用头猛撞桥上的石栏,直撞得血肉模糊倒地不起。到了傍晚,这位官员苏醒过来,对城管说自己姓张,住在某处。城管这才把他送回家。  这位姓張的官员回家后,精神恍惚,头上溃烂久治不愈,这么折腾了一年,变得形销骨立、奄奄一息。全家正在焦虑之时,有人想起都水监杜令史能够医治疑难杂症,于是带着病人去求杜令史。杜令史见了病人,让其他人回避,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甘肃人孙诏成高中进士,由于成绩优异被康熙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孙诏成在翰林院一待就是十年,在雍正元年(1723年)被外放到了直隶一个县去做知县。  孙诏成在当地做知县不久,就碰上了一件大事——雍正要到盛京(今沈阳)去祭祖,车驾正好路过孙诏成所在的县境,就在当地的行宫驻扎下来休息。  御驾来临,孙诏成自然不敢怠慢,非常殷勤地忙前忙后。那天正好下了大雪,雍正所居住的行宫外面的雪
以母亲为线索去观察许多女作家,会发现一条有意思的隐秘路径,这条路径佐证了她的人生、爱情,并在创作过程中投下阴影,甚至形成某种驱动。  一  与母亲的关系,折磨了张爱玲一辈子。  母亲临终时从欧洲写信来说:“现在只想再见你一面。”张爱玲没去,只寄去了一直想还的钱。  为什么会这样?  本来她有个大家都羡慕的母亲——黄逸梵十分貌美,出身名门,深受五四新潮影响的她出国留洋,跟徐悲鸿、蒋碧微等都熟识。  
曹操割发代首,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曹瞒传》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有记载或渲染,这说明历史上确有其事,只是立场上《曹瞒传》很客观,《三国演义》明显贬抑而已。  按《三国演义》来说,建安三年(198年)夏天,曹操亲率大军讨伐张绣。此时麦子已熟,但百姓恐于兵乱,不敢去田里收割,于是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有了最高命令,谁也不敢拿脑袋开玩笑,官军都下马以手扶麦,小心
对高考生来说,挑大学、选专业是逆转命运的关键一环,一旦失手就会误入“尼姑专业”“和尚系”,成为有学历认证的母胎单身王者。那么,究竟哪些专业是“脱单新寵”?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绝对是当今上海行情最好的金龟婿、旺家媳  大家都被逼成精神分裂  时刻怀疑连垃圾都分不清楚的自己到底该算哪种垃圾  这个对口的恋爱对象不仅能规避罚钱的风险还能让准婆婆、准丈母娘在扔垃圾时昂首挺胸迅速占领小区C位垃
自古文人相轻,到了民国才女这里,直接形成一条鄙视链——冰心看不上林徽因,张爱玲看不上冰心,杨绛看不上张爱玲……  林徽因与冰心  林徽因才貌双全、心直口快又要强,很难和同性交朋友。雖然她家的客厅很有名,但来往的大多是男人。  1933年9月,冰心发表了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小说中的太太是个花里胡哨的社交名媛,被怀疑是在影射林徽因;先生啥事都听太太的话,他们有个五岁的女儿叫“彬彬”——林徽因五岁的
陆贾是楚人,知识分子出身,早年跟着刘邦起义。他有两大本领。第一是辩才,他“常使诸侯”,往来穿梭,为刘邦做些统战与联络工作。这也让他对各个山头的情况比较熟悉,进城后,这些就都算人脉了。第二就是他很会聊天,这一点特别重要。  刘邦不爱读书,但喜欢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同老粗聊,有同老粗聊的乐趣,同文化人聊,则有同文化人聊的好处,都有利于自己带队伍。刘邦是很懂这个的。陆贾因为会聊,常被刘邦留在左右。所以,
为使人人勤劳上进,朱元璋搞了“知丁法”,勒令百姓只能从事士、农、工、商四种职业,否则就是要被铲除的“逸民”。为消灭逸民,他要求邻居之间必须相互监视,如果发现逸民而不抓,一旦逸民犯了事被处死,他们都要连坐,被流放到不毛之地。  朱元璋说到做到,《大诰续编》里,他一次性干掉松江府1350名逸民,又一次性干掉苏州府1521名逸民;《大诰三编》里,因为“坐视纵容”了18名逸民,镇江坊甲邻里全被发配去搬石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