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作实践纪念“延安讲话”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时我还只有十五六岁,是延安鲁艺最小的一名学生,当然没资格出席那次会议。但是尽管我没有参加会议,经过各种方式的传达报告,还是让我感到‘文艺为谁服务’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方向问题。”86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黄准深情地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毛泽东的讲话就像一股不竭的动力,推动着我要到工农兵中间去。在创作时只要有可能我都会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收集民间音乐资料。”
  这是日前黄准在上海文艺界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上讲的一段话。来自本市文学、戏剧、影视、音舞、美术、群文等各文艺领域的作家、艺术家代表,创作生产单位和经营管理部门的代表,本市宣传文化系统的有关领导,以及各区县宣传部和文化局的负责人约300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在会上指出,70年来,《讲话》精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指导和推动了党领导的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上海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座谈会上,黄准、奚美娟、宗福先、俞志清、杨扬等11位老中青文艺工作者代表结合各自创作实践,畅谈了自己的理解与体悟。
  “今天重温《讲话》精神,联系当前实际,我认为一切的理论指导都应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这样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会重燃生命之火。”回顾自身的艺术实践,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影协副主席奚美娟表示《讲话》中的那些精神,一直在引领、提醒着她。“前一阶段我参与演出《儿女情更长》,若不是演员们长期深入百姓生活,又在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作认真负责的艰苦付出,是绝对不可能受到普遍好评的。在生活这条长路面前,我们文艺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也回忆起了当年“下生活”的情景:“九十年代,沪剧院创排《今日梦圆》,这是一出反映上海地铁建设者奉献精神的现代戏,为了‘接地气’,我们走进二十多米以下的隧道工地,与日夜奋战的工人们打成一片。经过许多这样的体验,演出时我才信心饱满,真情流露。是啊,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如何让观众信服呢?”
  “努力了解并尽力表达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是我们作家的重要职责。”著名编剧宗福先严肃地说道。事实上,从30多年前创作话剧《于无声处》至今,宗福先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努力表达人民的愿望。对此,知名编剧王丽萍也很有同感,“对我们编剧来讲,重读70年前的讲话,时代意义非常大。我们深入生活不光光是下到基层去采访几天,而是长期地跟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地同呼吸。因为只有心里装着观众才能写好剧本,才可以表现这个社会的美好幸福生活。”
  坚持不懈地为大众服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收获的果实也是丰硕的。“这几年来,我们赴工厂、农村、军营、学校等,每到一处,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我们和人民群众共同生活,体验甘苦,汲取了大量鲜活的创作素材。曲艺家们表示,这些深入生活的活动切实有效,他们尝到了甜头。”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微笑着谈道。
  无论是在舞台上、镜头前实践,还是在书房、画室中创作,“下生活”“表达人民的愿望”是众多文艺前辈们成功之路上屡试不爽的“法宝”,然而如今在浮躁的时代,不少文艺工作者为争名逐利丢弃了前辈们的“法宝”,拘泥于个人的狭小空间。中国美协副主席、上海美协主席施大畏有些忧虑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家创作观念多元化,艺术创作方式百花齐放,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那就是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是缺失。所以今天,我们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对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理解和判断,具有特殊意义。”
其他文献
这一次去采访程乃珊,是约在她富民路上的家里见面。富民路闹中取静,靠近静安寺的中心地带,却是窄窄的一条马路,两旁植物繁盛,光影斑驳,在正午时分特别浓烈的大太阳底下,很有点时光交错的意思。但这些只是序曲,当我坐在程乃珊家的客厅里时,才真正有了时光倒流的感觉,因为在这间客厅里,无论是那张殷实饱满的橡木餐桌,还是那架朴实低调的褐色钢琴,甚至是钢琴上那座所有的指针都停了脚步的老式座钟……它们,都实实在在是“
开栏语:《立此存照》栏目本期开张,欢迎读者踊跃投稿。此栏目重在其“照”——凡是有关文艺名家或文艺事件的精彩瞬间,哪怕是久远的旧照,本刊也热烈欢迎。镜中主角或其亲友配
追求艺术,并非艺术家的专利。艺术可以是所有人的梦想。我在生活中就曾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并非“圈内人”,却钟情艺术,执着追求,在艺术天地中享受着快乐。  王良虎本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却钟情于书法艺术。多年来,在科技领域辛勤工作的同时,他拜师临帖,勤学苦练,书艺渐进,终获认可。对他来说,值得终身铭记的最重要的时刻,是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就从这一刻起,他的书法作品随我国航天飞船“神舟八号”发射升
该文着重阐述了数控加工技术在雷达产品馈线生产中的应用,结合现代雷达对元器件的结构、材料要求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论述数控加工技术的先进性和重要性以及发展方向。
5月31日早晨9点不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二楼的会议厅就已经坐满了人,却不是平日里在此处召开会议时常见的那些领导,而是一张张陌生且年轻的面孔。原来这里正在举行全市文艺评论骨干培训班的开班动员大会,与会的学员都是从本市文联、作协及主要媒体的文艺条线挑选来的70后、80后的年轻人,他们中年纪最小的才28岁。台下的人资历尚浅,台上的人动静却不小: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和副部长陈东为首的宣传部领导和
创刊一周年的《文学报·新批评》日前邀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南京、上海等地的作家、评论家举行座谈会,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专程来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聚焦“提升文艺批评公众影响力”,与会者认为,文艺批评要“争”起来,“鸣”起来,就应该走到公众中去,提高大众的阅读、欣赏水平,影响和引导大众的阅读趋向和欣赏趣味。而当下文艺批评中存在的各种切实问题也成为与会专家、学者
选人用人是风向标。选好用好改革者,目的就在于表明和昭示我们是在真心实意地继续大力推进改革,营造和形成一种支持改革、崇尚改革、褒奖改革和推进改革的风气。  选好用好改革者,就是要对他们高看一眼、宽容一分、重用一把。改革者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领风气之先,是改革的“马前卒”、急先锋,对他们高看一眼,是选好用好改革者的前提和条件;改革者常常敢想敢为、敢说敢干、个性鲜明,有的甚至特立独行、风格独异,这就需要对
A new receiver is proposed, which uses the fiber 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FOPA) in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CDMA) over free space optic(FSO) c
为引进当代金属旋压成形工艺技术和新型旋压设备,并推广在电子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自行研制了具有当代数控录返技术的XK20-1型普旋旋压机床。该机床具有技术先进,操作方便,多种使用功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