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课堂焕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er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父母的疼爱》是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的第二课,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激父母。与之相关的课程标准是: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把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以其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
  胡静老师和顾建英老师的两堂名师展示课《父母的疼爱》都能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在确定活动主题时,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留心三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不清楚父母究竟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习惯了父母的疼爱,不知道珍惜与感激,由此确定主题。组织活动内容时,通过启发学生谈论父母关怀自己的真实事例,表演真实事例,来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由此产生珍惜与感激之情。
  听完两堂课,触动很大,收获颇多,接下来从以下四方面谈谈自己的听课感受:
  一、教师真性情投入,以真情唤醒、打动学生
  《父母的疼爱》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如果教师本人无动于衷的话,要唤醒、打动学生那根本就是一句空话。
  两位上课老师自己就是母亲的身份,对父母的疼爱有着切身的体会。课堂上,她们充分运用了这一课程资源,巧妙地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与学生真情交融。
  顾建英老师课前让家长完成了一份《亲情父母小档案》,以书信方式让孩子们知道父母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最操心的事是什么?最大的愿望又是什么?对孩子最想说的心里话是什么?我想当孩子们读到父母发自肺腑的话语时,那份爱一定会浓浓地融入到他们的心底。
  胡静老师在带领孩子们体会父母为什么要批评责备自己时说:孩子们,你们说的这些,胡老师都能理解。因为胡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也曾对自己的孩子吼过,甚至曾动手打过,可是过后,那种后悔的心痛,无法言表。孩子,我想以一位母亲的身份告诉你,我为什么打你!那一刻,教室里的安静告诉我们,孩子们懂了,打从心底里接受了我们当家长的不理智、不科学、不妥当的,甚至是有点委屈了他们的爱!
  因为教师的真性情投入,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关心,也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效果。
  二、以慧眼、慧心发现和引领学生过好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
  父母的疼爱一定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在一般的、普通的家庭中,他们的疼爱不光体现在生活上为孩子做什么事情,照顾得周到细致,还有另一个层面的“隐形的爱”,那就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对孩子看起来冷酷相待等等。
  两位老师对“父母的疼爱”文本解读相当到位。结合文本,她们都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了拓展。如“二胎弟弟或妹妹分享父母爱”的担心在两堂课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思考、交流和回味、理解。此外,两堂课都以“爱在平凡中”“爱在严厉中”两个板块支撑起“父母的疼爱”这个主题。
  顾建英老师通过“亲情故事会”“亲情帮帮团”带着孩子们分享、体会父母对他们的疼爱就藏在一些平凡的生活小事中:生病的时候,父母寸步不离的守候,这是温馨的爱;考试不理想的时候,父母责备批评,这是望子成龙的爱;外出旅游的时候,父母放下工作陪伴,这是包含深情的爱……因为材料真实,对学生就有震撼力和说服力,能让他们比较自然的体会到平时生活中爸爸妈妈有时会对我不满意,批评我、惩罚我,甚至在气头上打我,那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优秀,希望自己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这是父母疼爱自己的另一种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对“父母的疼爱”的内涵有了更为丰富的把握。
  胡静老师分别从四个方面来唤醒学生对父母疼爱的体验——(1)爱是关心爱护;(2)爱是严格要求;(3)爱是批评责备;(4)爱是无私奉献。活动的设计细腻且充满柔情,她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由回忆往事、拨动心弦,到观看视频、感受疼爱,由欣赏美文、体验疼爱,到现场采访、理解疼爱,感情逐步加深,最后升华,达到高潮。从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是多么疼爱自己,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由此满怀感激之情。
  三、找準切入点,唤醒孩子对父母的疼爱
  都说现在的孩子对父母、长辈的疼爱比较麻木,他们只是爱的“接收器”,爱的“释放功能”比较差。因为接受得多了,他们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会觉得爸爸妈妈为自己付出了很多而感动。所以,找准一个感情的切入点非常重要。
  欣喜的是:两位老师不仅注意到了这点,还采取了妥当的解决方法。
  顾建英老师让孩子们读父母的心里话,触动他们内心的柔情,马上让他们将迸发的心里话写到“心语卡”上,那情当然自然流露,然后,再引着他们以做好平凡的事去回报父母的疼爱,在双向的爱中完美一个充满爱的家。
  胡静老师则从一个小测试,引起学生对父母的内疚感,跟之前父母那么多的疼爱比,孩子们一下觉得自己需要改变和弥补,应该学着去关心、孝顺父母。也为后面的写“亲情卡”做了很好的铺垫。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对于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学习和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重视、关注、观察、感受、体验、反思、提高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不应该让孩子们成为别人生活的旁观者、评论者、模仿者,而应该引导学生“过他自己的生活”,成为他自己生活的实践者、观察者、反思者、体验者和创造者。两位老师的课堂真实地尊重了“孩子们是生活的主人”这一观点。
其他文献
丰富的课外阅读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小学生的阅读面较窄,作文素材的积累也有限,这些问题成为学生作文训练时的障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接触更多优质的课外读物,这对于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很有帮助。这个过程不仅会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也会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会更深入。有了这些综合积累后,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作文,作文的质量才会得到明显提升。  一、科学指
期刊
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深化,然而大部分小学生的写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写作内容往往较为格式化,缺乏创新性,所以其作文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绘本作为一种知识丰富、样式新颖的阅读内容,将其运用在作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写作基础的奠定  绘本是一种通过图画来传递信息的方式,并具有形象化、叙事性强的特点。而且由于绘本不同于传统的
期刊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写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要想使小学写作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素养,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浓厚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作文的世界,展开写作练习。所以,在组织学生开展写作练习时,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外,也应当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从而让学生爱上写作。  一、借助故事,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更加注重采用多样化手段授课。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初中作文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详细解读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促进初中作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可行性对策。  一、对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探究  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段将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后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对授课内容做出合理的调
期刊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环境早已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而网络语言也影响着学生。对写作而言,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利用网络语言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也可以使作文变得更加精彩。本文围绕网络语言资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  一、积极使用网络语言资源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富有趣味的语言在网络世界中诞生,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网络语言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
期刊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微课,把它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水平。本文主要论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开发并利用微课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在写作时由于语言匮乏、素材不足等,常常会导致作文总是词不达意、主次不分。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通过
期刊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针对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很多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围绕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展开了相关分析和研究。  一、将写作教学内容分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检验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写作不仅要求格式正确,还要求学生必须
期刊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农村写作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学生既不会写也不愿意写,仅仅是为了应付教师、追求高分而照搬照抄写作模板,作文能力难以得到真正提升。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与主观能动性。大部分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知识面比较狭
期刊
在开展小学起步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情况,运用适合这个时期学生的教学方法。起步阶段的作文训练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上,并且要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明确基本的写作要点,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此外,教师应当让学生体验到更多写作的乐趣,可以设计各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调动写作的积极性,这是这个时期的作文教学要达到的综合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中设立写作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中的作文题材涉及面比较广泛,同时篇幅也相对初中小学阶段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是提升写作技巧的关键手段之一。而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高中生的学习比较紧张,往往很难分心再去专门收集整理写作素材。因此就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造积累写作素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