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语:
信息技术是需要普及的技术;信息技术教学是教学活动中平凡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是责任重大的教师。愿你e路学习、e路探索、e路收获,做一名幸福的信息技术教师!
刘晓静1975年生,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199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现任山东省威海市荣成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员。曾获威海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威海市教学能手和山东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 高考志愿:缘定e路
说起我与信息技术的结缘,来自十几年前高考报志愿时的一刹那,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我,自此踏上了信息之路。四年的大学生活紧张而充实,我在课余时间参加了一些辅修班,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这里得到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在这些实践中得到提升。毕业后,我挑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了“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的含义。
● 初涉社会:e路艰辛
当时单位中只有我一个人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所以同事们在工作中遇到计算机问题都要问我,而有些问题是我从没接触过的。所以,每天的工作之余,我都在学习、研究、实践。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没在晚上12点以前休息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我终于可以轻松应对了。
● 教研路上:e路漫漫
技术上日进夜长,教学研究上更不能放松。做为教研人员,仅有实习期间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读教育专著,看精品教案……在理论上充实自己。同时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交流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学习到的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自己所率领的这支队伍的情况:信息技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并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在教学上很不规范,有时存在讲解上的错误,有时由于水平所限,很多问题不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拓展空间。所以,要想提高我市信息技术的总体教学水平,首先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首抓重点、各个击破的策略。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技术为先导。首先,我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进行了全员培训。根据教师水平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然后根据教师达标情况进行再培训。经过几次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技能上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怎样教是接下来面临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精心的准备,我又分学段进行教材培训和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分学段召开教师培训会议,引领信息技术教师疏通教材教法,对相关知识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意见。邀请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做现场交流。培训结束后,为巩固培训效果,组织了全市信息技术教师、联谊校联片教研活动。每个参与联谊的学校由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上一节公开课。上课前一周,讲课教师把教案发布到学科网站上,每位参加听课的教师写一份同课题的教案,以参加评课活动。讲课时,联谊校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这种现场互动的活动很受老师们欢迎。通过两次大规模的活动,我市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在不断提升。
2002年,我市教育城域网的开通,为我的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借助网络优势,我们开展了网上教研。首先开通了信息技术网上同步教研平台,将网上教研活动分单元进行,每个单元提供给教师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录像课及相关教学建议,然后针对单元教学内容出相应的作业,每位教师在指定时间内将作业提交到教研平台上。在学习了专家理论及名家课例之后,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每位老师把自己的教案传到教研平台,互相学习,开展讨论。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实行小组制,小组长负责点评本组成员作业,并推荐优秀作业,小组成员之间也要互相点评。通过这个教研平台,增强了信息技术教师间的业务交流,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所以我在组织网上同步教研活动的同时,开通了荣成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群。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拥有自己的博客,用来记录自己的教学叙事。在博客网站上设有专栏,用于教师在教研活动之后的交流与反思。
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教研工作,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省市优质课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多人获奖。在多次威海市学科培训会议上,多位教师参与了教学经验交流与课堂教学设计的展示,得到了好评。
● 课程整合:e路同行
在信息技术教研工作中,我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只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是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工具。所以我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积极组织和指导全市18所学校参加省电教馆《多媒体网络教学促进改革实验研究》和《新课程标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实验课题研究,并且在网站建立专栏,发布课题研究的指导信息,使实验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在山东省电教馆组织的评估检查及开展的系列评选活动中,多次取得良好的成绩,受到山东省专家组的赞誉。同时深入基层,指导学校积极开展电化教学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组织学校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在教学中得到了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4年12月,我被评为山东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
● 专业学习:e路成长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时刻提醒着我要与时俱进。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虽不能面面俱到,但我力求学有所专。因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注定了要不断地去追求与奋斗。
我从e路来,不敢说e路豪歌,但自成曲调也别有情趣,我将e路前行……
信息技术是需要普及的技术;信息技术教学是教学活动中平凡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是责任重大的教师。愿你e路学习、e路探索、e路收获,做一名幸福的信息技术教师!
刘晓静1975年生,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199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现任山东省威海市荣成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员。曾获威海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威海市教学能手和山东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 高考志愿:缘定e路
说起我与信息技术的结缘,来自十几年前高考报志愿时的一刹那,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我,自此踏上了信息之路。四年的大学生活紧张而充实,我在课余时间参加了一些辅修班,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这里得到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在这些实践中得到提升。毕业后,我挑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了“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的含义。
● 初涉社会:e路艰辛
当时单位中只有我一个人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所以同事们在工作中遇到计算机问题都要问我,而有些问题是我从没接触过的。所以,每天的工作之余,我都在学习、研究、实践。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没在晚上12点以前休息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我终于可以轻松应对了。
● 教研路上:e路漫漫
技术上日进夜长,教学研究上更不能放松。做为教研人员,仅有实习期间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读教育专著,看精品教案……在理论上充实自己。同时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交流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学习到的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自己所率领的这支队伍的情况:信息技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并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在教学上很不规范,有时存在讲解上的错误,有时由于水平所限,很多问题不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拓展空间。所以,要想提高我市信息技术的总体教学水平,首先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首抓重点、各个击破的策略。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技术为先导。首先,我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进行了全员培训。根据教师水平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然后根据教师达标情况进行再培训。经过几次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技能上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怎样教是接下来面临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精心的准备,我又分学段进行教材培训和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分学段召开教师培训会议,引领信息技术教师疏通教材教法,对相关知识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意见。邀请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做现场交流。培训结束后,为巩固培训效果,组织了全市信息技术教师、联谊校联片教研活动。每个参与联谊的学校由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上一节公开课。上课前一周,讲课教师把教案发布到学科网站上,每位参加听课的教师写一份同课题的教案,以参加评课活动。讲课时,联谊校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这种现场互动的活动很受老师们欢迎。通过两次大规模的活动,我市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在不断提升。
2002年,我市教育城域网的开通,为我的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借助网络优势,我们开展了网上教研。首先开通了信息技术网上同步教研平台,将网上教研活动分单元进行,每个单元提供给教师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录像课及相关教学建议,然后针对单元教学内容出相应的作业,每位教师在指定时间内将作业提交到教研平台上。在学习了专家理论及名家课例之后,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每位老师把自己的教案传到教研平台,互相学习,开展讨论。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实行小组制,小组长负责点评本组成员作业,并推荐优秀作业,小组成员之间也要互相点评。通过这个教研平台,增强了信息技术教师间的业务交流,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所以我在组织网上同步教研活动的同时,开通了荣成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群。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拥有自己的博客,用来记录自己的教学叙事。在博客网站上设有专栏,用于教师在教研活动之后的交流与反思。
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教研工作,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省市优质课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多人获奖。在多次威海市学科培训会议上,多位教师参与了教学经验交流与课堂教学设计的展示,得到了好评。
● 课程整合:e路同行
在信息技术教研工作中,我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只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是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工具。所以我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积极组织和指导全市18所学校参加省电教馆《多媒体网络教学促进改革实验研究》和《新课程标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实验课题研究,并且在网站建立专栏,发布课题研究的指导信息,使实验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在山东省电教馆组织的评估检查及开展的系列评选活动中,多次取得良好的成绩,受到山东省专家组的赞誉。同时深入基层,指导学校积极开展电化教学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组织学校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在教学中得到了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4年12月,我被评为山东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
● 专业学习:e路成长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时刻提醒着我要与时俱进。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虽不能面面俱到,但我力求学有所专。因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注定了要不断地去追求与奋斗。
我从e路来,不敢说e路豪歌,但自成曲调也别有情趣,我将e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