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11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NICU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情况,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院NICU 11例确诊为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新生儿资料进行临床特点及药敏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多见于早产儿,病情进展快,易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以产ESBLS菌株为主,耐药性强,对一般常用抗生素不敏感。 结论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院内感染应重视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首选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治疗,以尽早控制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6-57-03
  Clinical analysis of nosocomial neonatal septicemia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 in 11 cases
  ZHANG Guoxian GUO Shaohui PENG Li'na CHEN Haihua
  Department of Neonatal, Hongli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Changyuan 453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nosocomial neonatal septicemia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Methods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11 cases of nosocomial neonatal septicemia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 in NICU of our hospital. Results Septicemia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 which was more common in premature infants was easy to cause multiple organ damage, to mainly produce ESBLS, has strong drug resistance and was insensitive to the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Conclusion Nosocomial neonatal specially premature infants should to emphasize the septicemia which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 to treat with carbapenems such as imipenem and meropenem, to control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to reduce the fatality rate.
  [Key words] Newborn; Septicemia; Nosocomial infection; Klebsiella pneumonia
  随着围生及新生儿重症救护技术的进展,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随之而来,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发生逐渐增多[1]。由于新生儿自身免疫力低下,各种有创操作的进行,不合理抗生素的使用等,新生儿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肺炎克雷伯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病原菌,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优势革兰阴性杆菌[2]。为了进一步掌握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特点、指导临床早期诊治,现将我院NICU近年来发生的11例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NICU 2012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新生儿4600例,经血培养确诊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11例,发病率0.23%(11/4600),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统一的新生儿败血症的确定诊断标准[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占同期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21.1%,(11/52),11例中,男6例,女5例;10例为早产儿,最小胎龄27周+3,早产儿平均胎龄(30.5±1.72)周,出生体重810~3550g,其中低出生体重儿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4例,超低体重出生儿1例;早产儿平均体重(1489±364)g,10例早产儿均为生后当天入院。1例38周+6足月儿生后13d入院。
  1.2 原发病情况
  10例以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入院,NCPAP辅助呼吸,7例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4例有创呼吸支持,1例足月儿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早产儿全部静脉营养,2例中心静脉营养,出生有窒息史3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6例,各项高危因素发病率见表1。
  1.3 临床表现
  败血症发生时间为入院后3 ~ 45d,平均(20.8±12.3) d。入院2周以内4例,2周 ~ 1个月4例,
  1个月以上3例,主要表现为纳差,反应弱,皮肤发花,呼吸暂停等,4例出现发热,病情进展快,短时间会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异常5例,其中<5×109/L 3例,>15×109/L 2例,血小板<100×109/L 4例,11例C反应蛋白(CRP)均增高,最高为121mg/L,出现症状后及时做血培养,11例肺炎克雷伯菌生长,其中10例为产ESBLS菌株,均为早产儿。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药敏情况见表2,7例行脑脊液检查,1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   2 结果
  9例早产儿予以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2例舒普深治疗,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呼吸暂停或出现呼吸窘迫者予以NCPAP,有3例频繁呼吸暂停给予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予以扩容纠酸,同时予以暂禁食,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治愈10例,死亡1例早产儿,临床出现感染时舒普深治疗,病情进展迅速,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10h死亡,后血培养结果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对舒普深耐药。
  3 讨论
  新生儿院内感染是指入院后48h以后出现的感染,是目前NICU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时发现院感,积极有效地治疗,是减少死亡的关键,本组资料分析提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有早产、静脉营养、广谱抗生素使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尤其是早产儿由于自身因素,再加上需要各种有创操作多,住院时间长,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重点群体,体重越低感染率越高[5-6],本组11例院感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早产儿占10例,其中极低和超低体重儿45.4%(5/11),说明早产儿是肺炎克雷伯感染的高危人群。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败血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7],而病情又进展快,稍有疏忽病情不可逆转,如何早期识别感染尤为关键。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纳差,反应弱,皮肤发花,呼吸暂停,仅4例出现发热。纳差、反应弱是早期信号,一旦出现需高度警惕,如果有皮肤发花,应立即抗生素经验性治疗,暂禁食,血培养,快速血气,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有心率增快,指端发凉,指压毛细血管时间延长提示感染性休克,不要受血压正常干扰,快速扩容纠酸,否则进入休克失代偿期,呼吸暂停,呼吸衰竭治疗非常棘手。本组病例大都早期发现治疗,预后良好。
  随着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使革兰阴性杆菌产生各种ESBLS,而肺炎克雷伯菌属是最常见的产ESBLs菌[8],资料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NICU中主要的致病菌,且多数为产ESBLs菌[9-11],有逐年增多趋势。本组资料显示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绝大多数为产ESBLs菌,该菌不管从本组资料药敏结果还是其他报道[12]来看,对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泰能)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达100%。对一般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所以临床有感染表现,尤其有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高危因素时,初始治疗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便迅速控制病情,减少死亡率。待药敏结果后再调整目标治疗。合并化脓性脑炎首选美罗培南。
  综上所述,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3],临床病情进展快,易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且该菌耐药性强,对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泰能)及美罗培南敏感,应早期经验性治疗。
  [参考文献]
  [1] 董青艺,陈平洋,谢宗德,等.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30例回顾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6):523-526.
  [2] 麦菁芸,杨祖钦,朱敏丽,等.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与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特点及耐药性的比较[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4):245-250.
  [3] 余加林,吴仕孝.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897-89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5] 冯萍,谢金华,何军.基层医院新生儿院内感染易感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8-10.
  [6] 张欣,王月怡,王颖,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医院内感染903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5):487-490.
  [7] 董慧芳,陈丹,徐发林,等.不同病原菌所致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3):217-220.
  [8] 周清德,缪竞智,张秀珍.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10-12.
  [9] 潘英,房晓祎,陈丹霞,等.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21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0):37-38.
  [10] 林菱,郑淮武,李奕.30例医院感染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3-114.
  [11] 李志玲,石玉萍,宋丹妮,等.13例新生儿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药敏及临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0,16(4):37-39.
  [12] 顾敏贞,袁学伟.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4):648-649.
  [13] 李彩金,谢永强,邓秋连,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3):1921-1923.
  (收稿日期:2014-11-0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调查公安干警工作压力及性格特征对公安干警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1~6月惠州市一县一区管辖内的公安分局、派出所的公安干警进行调查研究。公安干警压力源、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公安干警进行工作压力及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公安干警工作压力及性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共发放550份问卷,可利用问卷为525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4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以是否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将患者分为SCVS组(16例)和非SCVS组(3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 结果 SCVS组患者与非SCVS组经多因素COX分析,年龄(RR=1.056,95%CI:1.002~1.113,P=0.042)、糖尿病(RR=5.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适用于旅店业“五常法”的卫生管理模式。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40个旅店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制定旅店业的卫生管理“五常法”实施细则,通过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评分、卫生监测项目合格率的不同评价实施效果,使用x2检验、SPSS17.0卫生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五常法”管理后的各项卫生管理指标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 结论 五常法卫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在深圳街道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4年7月开始对泌尿科输尿管结石的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路径和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疗效、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 结果 实施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及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5.5±0.
期刊
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群众对医疗服务均等化愿望十分迫切。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人满为患,要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  如何实现均等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抓手,是国家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刚性要求。  合格临床医师如何“出炉”?国际通行的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来打造。  目前我国临床医师的技术水平差距悬殊,造成大小医院“冰火两重天”。全面铺开住院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负压引流在关节镜治疗弹响髋术后应用的效果。 方法 筛选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臀肌挛缩症(弹响髋)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均在关节镜下行髂胫束松解术,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患者不采取引流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换药、更换敷料次数,并统计治疗的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计算机随机检索2010年4月~2013年4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确诊的小儿腹泻病患儿3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患者。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补液、保护肠黏膜、补充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预防烧伤患者早期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3年4月~ 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烧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检查两组患者第2、4、6天时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I)含量及血浆CKMB活性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浆cTnI含量在伤后逐渐升高在第4天时达到峰值,第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两种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组8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治疗结束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变、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动态监测早期休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入院治疗的35例早期休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临床应用超声心排出量监测仪(USCOM)技术无创监测两组新生儿的左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观察组患儿应用扩容及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左心排量变化及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左心排量变化。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左心排
期刊